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人大制度內涵,對于更好建設“四個機關”,找準人大工作定位,履行法定職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聚力“怎么解決問題,怎么做得更實,怎么做得更規范,怎么做得更有效”,麗水市青田縣人大常委會立足地方特色,在守正創新上下功夫,在發揮華僑優勢上做文章,在助力“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上出成效。
堅持目標導向
聚焦構建僑鄉人大監督話語體系
對照中央要求、法律規定、黨委決策、百姓期盼開展監督工作,突出體現“法律巡視”作用,用人大語言反映群眾呼聲,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確保做一件成一件,寓支持于監督之中,推動僑鄉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
青田縣人大常委會持續關注華僑經濟,推動華僑要素回流,堅持把“僑之所盼”作為“青田所向”,跨山問海,以“僑”為“橋”,成立縣人大華僑委員會,先后邀請40余名華僑列席縣人代會,積極推動僑鄉進口商品城“走出去”和咖啡小鎮建設,持續改善華僑回國安居創業環境,鼓勵華僑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同時,把根留在青田,讓塊莖長得更加粗壯碩大,助推華僑經濟加快發展。
近5年,僑資企業回國發展270余家,實際利用僑資130多億元人民幣,全面助推“青田人經濟”和“青田經濟”深度融合。
堅持問題導向
系統重塑僑鄉人大調研和視察工作
堅持管用實用原則,處理好大場景與小切口、大道理與小對策的關系,切實提高調研和視察工作質量,科學選題,找準切口,做到言之有物、有理、有據、有策,推動解決一批問題。
堅持問題在哪里,監督跟到哪里,先后就落實《關于促進青田華僑回鄉興業安居的若干意見》情況、華僑博物館項目建設情況、“浙江(青田)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建設情況、青咖品牌培育情況、后疫情時代促進華僑回歸興業投資情況、華僑國際學校推進情況等開展專項調研和監督。
同時,將華僑要素回流“1+3”工程(華僑要素回流工程+實施中國制造出海工程、實施專精特新引進工程、實施新僑培育培根工程)等關系華僑切身利益的課題列入2023年監督議題,縣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掛帥作戰,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深入開展“人大助力三個‘一號工程”主題活動,持續推動“地瓜經濟”在青田更好地開花結果。
堅持實效導向
切實增強僑鄉人大代表履職成效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深化拓展代表聯絡站“聯商督促智”五大功能,探索社區議事廳、鄰里議事堂等新載體,實現資源整合。
分類、分專題開展代表培訓,提高代表履職的政治能力、調研能力、協調能力、表率能力,以“走網格、走小巷、走村莊、走工地”等方式,督促代表深入選民、深入問題。
在青田的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履職盡責,在省、市、縣各級人代會上提出“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用好華僑優勢,構建新的貿易合作試點”等與“地瓜經濟”相關意見建議12條,口頭審議發言16條,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