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邊緣的肇慶市,風景秀麗。“不到肇慶游,哪知南國秀?”這里除了有聞名遐邇的七星巖、鼎湖山外,歷史悠久的中國第一硯——端硯,更是名揚海內外,成為肇慶皇冠上一顆最璀璨的明珠。宋代著名詩人張九成有詩云,“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淋漓盡致地詮釋了端硯的秀美與靚麗!
端硯現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堪稱廣東寶玉石家族中的“極品”。
端州硯石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聞名于世。用其制作的端硯研墨不僅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耗,字跡、顏色經久不變。作為古之貢品、我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至今依然為書法家們所青睞。本世紀初,端硯石還以其珍稀名貴的品質,與恩州奇石、廣綠石、南海珍珠一道,被廣東省寶玉石協會專家,推薦為廣東省“省石候選石?!?/p>
大美端硯,不僅為華夏眾硯之首,而且是肇慶市一張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
有著千年悠悠歷史的端硯,緊跟新時代的鏗鏘腳步,發展壯大。全市的端硯廠家,從1959年恢復端硯生產時的3家,現已發展為遍布西江兩岸的近百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端硯業的蓬勃興起,既豐富了地方文化,也增加了出口創匯,為地方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4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文房四寶協會聯合授予肇慶市中國唯一的“中國硯都”榮譽稱號。
攀登永無止境,肇慶人并未沉醉在已有的“功德薄”上,而是抓住機遇,順勢而為,追夢不止。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端硯文化產業名正言順地進入了當地實施的“項目發展戰略”。2009年以來,肇慶市大力發展旅游業,以硯村、硯坑、硯島為主體的“中國硯都集聚園”,沐浴改革開放的和熙春風,脫穎而出、驚艷綻放。該園列入“廣東省新十大項目工程”,是廣東規劃和建設文化強省綱要中的重點文化項目。目前,投資4.5億元建設的中國端硯文化村,集端硯文化科普、精品展銷、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拍賣購物為一體的系列板塊,初具規模,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在中國制硯藝術大師、肇慶市端州區端硯協會會長、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端硯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梁煥明的“示范工作室”,我們有幸目睹了他用其先祖于清代所創的“陰陽雙刀”硯雕技藝制作的《江山多嬌》硯。特別是他巧妙運用硯石中的“石眼”,創作的系列“硯猴”,真是活靈活現令人嘆為觀止!
由于端硯石的名貴,引發過度開采等原因,端硯石一度陷入近似枯竭的“囧境”。令人欣喜的是,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己任的新時代廣東地質人,施展自己的“火眼金睛”,前不久,成功覓得端硯礦石資源達300萬噸。專家稱,即使是離開采最接近333級的50萬噸石礦儲量,也能滿足現有端硯廠300多年的用料需求。這無疑為端硯文化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帶來了“福音”!
作為珠江三角洲一隅的肇慶市,已納入國家“大灣區”快車道的發展戰略??梢灶A言,舉世聞名的肇慶端硯文化產業,必將開啟一個如花似錦的明天!
作者簡介:劉如春,男,江西定南人??缃缱骷?、記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地質學會科普委委員,廣東省僑界作家聯合會理事和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各類作品近千萬字,出版散文、詩歌和科普、新聞、養生等圖書20部,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