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存?朱倩瑤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近幾年來,地處??谑醒蛏降貐^的龍泉鎮龍泉中學,加強黨建引領,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宗旨,堅持“規范+特色”辦學特色,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樂有所學、學有所成”,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逐漸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特色辦學路子,辦學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中考綜合評價名列??谑修r村學校前茅。2022年12月被評為省級規范化學校;2019年學校舞蹈隊參加龍華區文藝匯演比賽榮獲第一名;2020年學校團委被共青團海口市委員會評為“海口市五四紅旗團委”;2021年學校被??谑形姓u為“??谑形拿餍@”、市“無煙學校”,參加龍華區中學生足球賽榮獲第四名;2022年學校被??趶V播電視臺授予“2022年??趶V播電視臺少兒迎春晚會合作單位”。成績和榮譽的背后,是近幾年來龍泉中學嚴格管理、規范發展的結果,是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卓力奮發、砥礪奮進的成果。
6月21日,記者走進龍泉中學,感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新征程中,海南農村中學高質量發展的風采。
特色辦學,給孩子打開另一扇門
“熱烈祝賀我校男子足球隊在2022-2023年度??谑行@足球聯賽中獲得冠軍!”鮮紅的喜報映入記者眼簾。
“這是我校足球隊剛取得的新業績!”剛開完中考動員大會的陳健校長難掩激動的心情,身上紅色的半袖恤衫格外醒目。陳健校長個子不高,身材清瘦,言語不多,慢條斯理,他有著多年的學校管理經歷,2016年8月調任龍泉中學校長。龍泉中學所在的龍泉鎮位于海口羊山地區,人多地少,經濟不發達;學校就在環島高速公路翰香出入口處附近,交通便利,當地許多家長外出謀生,學生家庭教育欠缺,學校如何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這是6年前他到任龍泉中學校長后時時盤繞在他心頭上的急迫問題。
“必須走特色辦學路子。特色,昭示著卓越?!苯涍^反復研究、協商,“走特色辦學之路,給農村學生打開另一扇成功的大門”成了他們共識達成?!白唧w藝特色辦學的新路子,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圓夢的喜悅?!标惤⌒iL言道。
思路決定出路。學校確立了“人人發展”的理念,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知”的欲望,提供“人人實踐”的機會,給予“人人成功”的喜悅。學校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特長,充分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集中大家智慧,努力開發校本課程,豐富學校辦學特色的內涵。學校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開足開齊課程,開設特色課程,特別是藝術體育課程,注重學生體藝文化特長的培養,成立體藝社團和興趣小組,讓學生人人參與,班班有活動,人人有愛好,把素質教育融入特色文體教育活動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兩年組建的足球隊,進步很快。”分管體育教學的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吳大秀告訴記者,2021年學校足球隊參加龍華區校園足球賽榮獲第4名,被教育部定為“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保?023年更是奪得2022-2023 年度海口市校園足球聯賽冠軍;2022年足球隊有3名學生被??谑兄攸c高中錄取,2023年又有6名足球特長生被高一級學校預錄;學校發揚龍泉鎮“排球之鄉”的傳統,大力開展排球運動,2023年已有2名排球特長生被高一級學校預錄。
實踐說明,體育和藝術為主體的特色教育,讓學生把心攏在了學校,為學生成長打開了另一扇成功的大門,學生多了一條升學發展的路子。陳校長坦言,2019年舞蹈隊參加龍華區中小學藝術展演,榮獲第一名,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都被推選參加??谑袕V播電視臺春晚節目表演,2021年學校舞蹈隊8名九年級學生中有7名以舞蹈特長考上了高中。架子鼓隊連續兩年上了??谑须娨暸_春晚節目,2021年參加中央音樂學院考級評比,獲得一等獎。
農村中學要讓學生留得住,樂意學,有所成,特色辦學是有效的途徑。為此,龍泉中學開設了六大類別校本特色,組建了20多個興趣小組或隊伍,如開設誦讀類課程,組織學生進行經典誦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學習了解優秀傳統文化,鄉土文化;開設禮儀類課程教學形體禮儀知識,讓學生掌握頒獎典禮、升旗儀式、講解接待等活動的禮儀規范;組建田徑隊、排球隊、籃球隊、足球隊開展體育興趣、特長培養;組建舞蹈隊、架子鼓、中國鼓、葫蘆絲、合唱隊等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開設素描、水彩、剪紙課程加強美術教育;開設勞動技術類課程,引導學生了解本土農業種植技能,加強勞動教育、生態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的精神,增強學生的鄉土情懷。
“學習打架子鼓后,學生變得更講文明禮儀了?!眳浅缥±蠋熓且魳穼W科的,課后托管服務中他教學生打架子鼓。他告訴記者,學生學習打架子鼓后,改掉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變得更文明禮貌了,學習也更用心了。誠然,切合學校實際和學生興趣的校本課程,讓學生都有喜歡的活動,都有可以參加活動,校園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學生在自己的熱愛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方向。如此,學校實現了“留得住、有所學、學得好”。
以創建促發展,實現家門口“上好學”
2018年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學校也趁勢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為適應新形勢下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在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從2018年開始實施省級規范化學校的創建工作,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學校基礎設施和改善教學環境。
學校的辦學設施設備發生了質的變化,新建了學生宿舍、飯堂、籃球場、足球場、文化廣場等文體基礎設施,綠化美化校園環境。按照省規范化學校建設標準建設和配置了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書畫室、舞蹈室、多功能報告廳、體育器材室、地理實驗室、錄播教室、VR教室,圖書閱覽室藏書達到了38125冊。校園實現了網絡化,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學校這樣的辦學條件,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學校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在學校工作多年的教師贊嘆不已。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辦學的永恒主題。
要辦家長滿意的學校,教育質量必須不斷提升。陳校長表示,好的辦學條件和環境都是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只有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了,才不負上級和人民群眾的期望。為此,學校緊緊抓住教學質量這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建章立制,落實教學常規管理,要求教師精心備課,改進教法,打造高效課堂;關注學生,做好輔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抓好考評,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估激勵機制。為了把這些舉措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對教學常規實現制度化和精細化管理。教務處牽頭制定了備課制度、上課制度、聽評課制度、作業批改制度、教科研制度,用制度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嚴把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輔導等“四關”,一是嚴把備課關,注重備課質量。把教案的編寫使用情況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教師上課人人有教案。二是嚴把上課關,實時進行教師授課水平評價。三是嚴把作業布置和批改關。要求教師嚴格執行國家“雙減”政策的作業管理,堅持“有練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懂”的十六字方針。四是嚴把輔導關,落實好“雙減”課后服務托管工作,實現培優與幫困并重,建立學困生輔導記錄,做到有記錄、有總結、有效果。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抓住了課堂就抓住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牛鼻子”。學校堅持常年開展備課組公開課、教研組示范課、校級優質課“三課”活動和堅持集體備課、推門聽課、每周有業務活動“三堅持”活動。校領導和教師不打招呼隨時推門聽課成為常態,引導老師備好課,上好課,保證每一堂課的授課質量。每一堂課都 上好,才能保證學校整體教學質量。陳校長如是道。
一路披星戴月,星光不負趕路人。
近年來,學校以省級規范化學校創建為契機,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在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全校教職員工精誠團結,眾志成城,擰成一股繩,辦學成績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近年來中考綜合評價名列??谑修r村學校前茅,每年都有學生考上海南中學,2022年王貴科同學考取846分,是??谑修r村中學中考最高分。學生在國家、省、市、區級征文、演講、學科競賽、文藝匯演、田徑等各級各類比賽中有125人次獲獎,其中王凄一的《美麗的湖泊,我的夢》、李麗南的《最美海南人》榮獲教育部關工委舉行的“美麗中國 我的中國夢”征文比賽一等獎,李美瑩榮獲海南省第七屆中學生語文讀寫能力決賽一等獎;王慧同學榮獲??谑械诹鶎们嗌倌晡幕囆g節“挑戰金話筒”主持人初中組第一名;2022年學校通過省級規范化學校評審,躍上了發展的新臺階。
教師隊伍建設,百煉成鋼
吳淑揚,2021-2022年度海口市最美鄉村教師!
從教26年,自1996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擔任班主任工作20來年,一直以滿腔熱情耕耘在農村中學的講臺上。樂于奉獻,堅持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他所帶的班級常獲學?!拔拿靼嗉墶狈Q號,成績名列年級前茅。2021年中考所帶九(1)班有2位學生考入海南中學,28位學生中考成績700分以上。他多次被評為市、區“優秀教師”“先進班主任”“先進工作者”,曾榮獲??谑兄袑W美術學科課堂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撰寫的教學設計《體育場館設計》在??谑薪虒W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其油畫作品《港北》榮獲第六屆“歡樂杯”??谑兄行W美術教師書畫作品展銀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支結構合理、精神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是學校高質量發展基礎,尤其是“雙減”政策深入實施和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的新形勢,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個人能力和從業態度都提出新的要求。吳淑揚老師的成長正是這些年來龍泉中學鍛造教師隊伍的縮影?!霸S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放在吳老師的班上,有的甚至沖著他想把孩子從海口城區的學校遷回來。”陳校長笑對記者說。對此,吳老師淡然處之:表示他只是盡到了一點本分的工作而已。為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優良作風和專業素養,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之路,以轉變教學方式為突破口,借鑒先進學校辦學經驗,積極探究課堂教學新模式;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教育名家、專家的專題報告,開展主題為“走進名校、學習名師、感悟課堂、提升自我”“請來名師 指導課堂 提高實效”的校本教研活動,邀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和??谑薪逃芯颗嘤栐?、??谑旋埲A區教研室的專家來校作學術報告、聽課、指導教學。學校先后選派教師到上海、北京、寧波、廣州、南京等地參觀學習,回來后都做了專場匯報會,開闊老師眼界。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本著骨干引領、整體提高的原則,及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落實幫扶措施,實行捆綁式管理,使骨干教師擔負起培養青年教師的重任,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千錘百煉始成鋼。經過多年的鍛造,學校一支師德高尚、教學理念先進、專業知識扎實的教師隊伍逐漸形成。近三年來,教師中有15人次在省、市級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有50人次在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有18人次參加省、市、區級教學優質課評比獲獎;有20人次榮獲各級各類競賽指導老師獎。吳秋香老師的“勾股定理”在第二十一屆海南省教育教學信息化(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課例類)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學校涌現出一批扎根基層,把愛奉獻給鄉村教育事業的老師,張岸英、吳淑揚、李幼香和王慧芳老師相繼被海口市教育局授予??谑小白蠲类l村教師”稱號。
勵精圖治,篤行致遠。走進今天的龍泉中學校園,藍天白云,萬里晴空,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書香與綠色交相輝映,處處洋溢著欣欣向榮的盎然景象。隨著辦學成效的不斷提升,學生回流逐年增多,2018年學生759人,2019年學生863人,2020年秋季學生942人,2021年秋季學生達到了1137人。越來越多的當地孩子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我們相信,在省級規范化學校的新起點上,龍泉中學一班人,會更加卓力奮發,砥礪前行,讓當地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立德成人,立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