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振興視域下貴州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2023-07-12 05:37:44張婧紅
鄉村論叢 2023年2期
關鍵詞:貴州發展

張婧紅

摘要:鄉村振興是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路徑,傳統村落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力量。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必須加大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力度,在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上做好平衡,使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同樣重要,傳統村落的保護需要發展來支撐,在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文章從侗族傳統村落發展現狀出發,明確了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闡述了鄉村振興與傳統村落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傳統村落文化發展中的不足,針對問題給出了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研究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 貴州 侗族 傳統村落 文化保護 發展

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是指在歷史長河中傳承悠久、相對固定并具有特色文化底蘊的村落。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下,與全國各地的鄉村一樣,迎來了發展的好機遇。抓住機遇加速發展對傳統村落非常重要,在發展中保護好傳統村落同樣重要。2019 年9 月1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田鋪大塆考察調研時,肯定了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好做法,同時強調:“發展鄉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必須加大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力度,在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上做好平衡,使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貴州侗族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現狀

貴州現有經國家認定的傳統村落724 個,其中有不少侗族傳統村落,尤以黔東南侗族苗族自治州居多。貴州對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十分重視,早在2005 年就成立了貴州省人民政府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領導小組,并設立專項資金。《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條例》經2017年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條例》本著“政府主導、村民自治、社會參與,保護優先,突出特色,科學規劃,傳承活態,合理利用”的原則,對傳統村落的申報與規劃、資金與項目、保護措施、發展促進等,明確了各級政府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資金來源,及具體的處罰條款和法律責任,標志著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進入了法治化軌道。《規定》出臺實施后,很好地起到了保護傳統村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貴州侗族傳統村寨最多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也于2008 年2 月制定了相應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并經貴州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于2008 年5 月30 日起施行。由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20 年4 月29 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自2021 年1 月1 日起施行。結合黔東南實際,《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將傳統村落分為三類,在保護內容上更加具體化,對保護發展傳統村落也更加有利。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貴州省各級領導進一步認識到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重要性,強調:貴州省傳統村落、民族村寨較多,要發揮獨特資源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貴州省侗族傳統村落最多的自治州,同時也是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國第一的州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更是認為:“傳統村落也是我州苗侗文化傳承的根和魂,保護傳統村落就是保護我州旅游業賴以生存的基礎。”2021 年,貴州省把高質量發展傳統村落作為開新局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制定印發《貴州省傳統村落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各州、市也相應地制定了《傳統村落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全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上了新臺階。

二、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針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這一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戰略部署,在鄉村振興這一大背景下,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必然會加速,呈現出勃勃生機。傳統村落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鄉村振興戰略是傳統村落文化發展的重要媒介。

第一,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明確了方向。鄉村振興涵蓋了農村的生態、產業、社會風氣、社會治理、農民生活,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同樣涉及這些方面。“侗族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參天的古樹,環繞的溪水,鼓樓、花橋、“干欄式”樓房,祭祀的人們,行歌坐夜的青年男女,鼓樓里擺古閑聊的老人,禾晾上滿滿的金黃禾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所以這些都是侗族特有的文化”,都是侗族傳統村落文化需要保護、發展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這一總要求指向明確、振奮人心,也為保護和發展侗族傳統村落文化指明了方向,總要求助力農村發展,是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創新性的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都是黨中央推動“三農”發展的系列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離不開產業的興旺。侗族傳統村落的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也包括其他產業,作為侗族傳統村落的文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文化,已經開始與產業掛起鉤來。鄉村振興戰略確定以后,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國家相關部委都出臺了許多舉措扶持農村產業發展政策,貴州省委、省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強調“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充分發揮農業產品供給、就業增收、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 探索富有貴州特點的鄉村振興道路。”明確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依托鄉村生態、民族文化、農業特色產業等優勢資源,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 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貴州廣大農村農產品加工業、文化旅游產業、手工印染紡織業等也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走在侗族傳統村落也能深深感受到這種蓬勃發展的勢頭。在生態宜居上,作為侗族傳統村落,理所當然的要進一步發揮祖先流傳下來的自覺保護生態的優良傳統,加倍珍惜和保護生態環境,使家鄉更加優美宜人。

第二,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貴州已經開始實施的傳統村落示范村建設,有不少侗族傳統村落名列其中,在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鄉村旅游與傳統村落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發展示范點上也有侗族傳統村落,貴州的群團組織、社會組織、民營企業也根據自己的實際,從不同的角度關注、支持鄉村振興,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國家和社會各個層面的關注支持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助力,為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發展契機。侗族傳統村落基本集中在我國西部地區。由于歷史的原因,貴州侗族傳統村落大多數是當年脫貧攻堅幫扶的重點村。鄉村振興中,國家明確要加大對脫貧地區的支持力度,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顯然,國家在政策、資金、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會給予傾斜,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發展必然會因此而受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國家對侗族傳統村寨的扶持政策一一得到體現。在鄉村振興中開展的保護特色民族村寨,實施“拯救老屋行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加強農耕文化傳承保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都會對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貴州省支持侗族傳統村落最多的黎平縣、從江縣、榕江縣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對于貴州的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來說,更是難得的歷史機遇。抓住這一機遇,貴州的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必將上一個可喜的大臺階。

第四,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讓侗族老百姓看到了黨和國家對農民的深切關懷。特別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兩年來,一些項目相繼在侗族傳統村落實施,村容村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村民不僅在變化中受益,更從變化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激發了建設宜居宜業美好家鄉的熱情,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第五,鄉村振興為侗族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奠定了文化價值。從村落文化的價值來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來源于農耕文明的村落并不是都市。村落文化相較于都市文化產生,來源于以農為本的中華大地,是人們聚居生存和農耕文明的聯合產物,體現了本源性。傳統村落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傳統村落文化,鄉村振興便是將傳統村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在一起,既有部分的個性,又有整體的共性,才能更長久、更有活力。

三、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和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現代磚混結構民居對侗族傳統民居造成較大沖擊

侗族傳統民居是構成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當遠遠看到一棟棟干欄式木構民居簇擁著高高的鼓樓,就會毫不猶豫地確定:那就是侗寨!“進入九寨社區,文化上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獨具民族特色的村寨和木樓。”世代居住在干欄式木屋里的侗族人民,形成了獨特的侗族文化。原來由于經濟發展滯后,交通閉塞,侗族只能就地取材,伐木建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交通的改善,侗族在住房的選材上有了更多的選擇,磚混結構建筑進入了視野。對傳統的木房,侗族村民認為“干燥、通透、舒適,特別適宜陰雨潮濕天氣居住。但是易失火,隔音差。”對磚房則認為“防火,隔音,具有現代感,但是比木房潮濕。”兩相比較,特別在曾經受過火災之苦的心理陰影影響下,當有建房需求是,許多侗族村民都選擇了磚房。這種情況有逐步蔓延的趨勢,公路沿線的侗寨,多多少少都會看到磚混結構的民居,離從江縣城不遠的高增村,大多數民居都改建成了磚房。在比較偏僻的侗寨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如從江縣肇興鄉紀堂村、劍河縣潘溪鎮洞腳村有的村民就將木房改成了磚房。當現代磚混結構建筑出現在侗寨之中時,侗族傳統村落的民族氣息就會隨之削弱,當磚房基本取代了木房時,侗寨的傳統村落氣息也就消亡了。

(二)侗族文化氛圍有所減弱

現在行走在侗族傳統村落中,幾乎看不到青壯年穿侗族服飾,其著裝與漢族沒有任何區別。相反,只有老年人才會穿侗服,說著侗話,與侗族村寨的整體氛圍密切融為一體。在一些交通便利,與外界交流較多的侗族村寨,甚至連老年人也不穿侗服,只有在侗族節日時才穿。服飾上的改變乍看只是服飾上的改變,實則暗含著侗族服飾文化上的改變,將侗族年輕人心理上的改變暴露無遺,而對于傳統的侗族紡織印染,從長遠來看,也會帶來一定的沖擊。

(三)侗族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面臨資金緊張的壓力

貴州侗族傳統村落大多坐落在月亮山區,當年月亮山區曾一度成為貧困的代名詞,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脫貧以后,雖然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通等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 但是村集體經濟薄弱,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既要面對發展的緊迫要求,又要面對防止返貧的實際現狀,這些都是當前侗族傳統村落面對的難題。侗族傳統村寨文化保護與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每個村投入不少于5000 萬元用于侗族傳統村寨的保護和發展。這樣的資金額度不僅鄉鎮、村寨無力承擔,縣里也難以承受。保護建設傳統村落獲得中央補助、省級扶持、州級配套的專項資金也有限,對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支撐力度不夠,經費不足成為制約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掣肘。

(四)侗族非遺傳承面臨危機

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傳承危機,年輕人外出打工增多。侗族傳統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因鼓樓、風雨橋、寨門、侗族傳統民居而備受世人關注和贊譽,現在卻面臨失傳的危機。究其原因,一是現在侗族木匠的收入微薄遠低于干其他工作的收入,侗族年輕人多數不愿從事木匠職業,甚至有的侗族老匠師的兒子也不愿傳承父輩的手藝;二是現在鼓樓、風雨橋等大型建筑都有政府資金投入,承接這些工程要具備一定的資質才能參與招投標,但侗族匠師基本不具備這樣的資質,不能像原來那樣直接承接鼓樓、風雨橋等建設。個人直接承接的侗族居住的木房因磚房的增多而日益減少,造成了侗族木工市場的萎縮,有的侗族木匠甚至不得不改行從事泥水工。侗族傳統造紙、竹編等也少見青壯年參與。

四、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發展對策研究

侗族傳統村落文化可以分為靜態的侗族木構建筑文化和活態的侗族人文文化兩大類。靜態的侗族木構建筑文化包括村寨的布局、建筑——鼓樓、風雨橋、民居、寨門、戲臺、薩堂等。在這些靜態的侗族傳統建筑中蘊含著悠久的侗族歷史文化傳說,無聲地向一代一代的侗族子孫和世人述說。活態的侗族人文文化就是侗族人演繹出來的文化,包括侗族大歌傳統造紙、傳統紡織、傳統編織、傳統農耕、傳統建筑營造技藝、民風民俗等。這些活態的侗族文化都是由侗族先民創制并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的侗族文化。對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就是對侗族靜態的侗族木構文化建筑文化和活態的侗族人文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要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突出侗鄉特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

(一)激發村民保護發展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熱情

在對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中,最關鍵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侗族村民。只有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發揮村民的主動性,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才能健康發展。要加大對振興鄉村、保護和發展侗族傳統村落文化重大意義的宣傳力度,使侗族村民充分認識到振興鄉村是黨和政府關心廣大農民、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發展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傳統村落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直接關系到每一個村民的切身利益,是村民們過上更加美滿幸福生活的希望所在。侗族文化本身就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生態、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傳統,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要注重把脈鄉親們的訴求。在侗族傳統村寨文化保護與發展的規劃中,把鄉親們的合理訴求吸納進去,化為現實,讓鄉親們通過自己的眼睛,切身感受侗族傳統村寨文化保護與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更加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主動投入保護發展侗族傳統村落文化。

(二)樹立侗族村民的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對于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非常重要,只有有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足夠自信,一個民族的文化才能夠得以長久傳承,經久不衰。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侗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強化侗族村民特別是年輕村民對侗族文化的自信,在家風家訓中,在村規民約中,在侗族非遺傳承中,在老一輩講述的侗族古老傳說中感悟侗族文化的魅力,傳承侗族文化的精華。通過增強侗族村民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村民保護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發展侗族傳統村落文化的信心和主動意識,在侗族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發展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筑牢文化認同根基。

(三)保護發展好靜態侗族文化

不能隨意更改村落的原始布局,破壞村落原始的民族風貌。侗族傳統村落是侗族祖先從有利于子孫后代生養繁衍而選的,其特點是依山傍水,樹林茂盛,生態良好。侗族先民早已認識到土地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并在村落布局上體現緊湊原則,將村落布局合理安排在以鼓樓為中心的有限空間內,把生活用地盡可能節約出來,把土地更多地用在農業生產上。要保護好侗族傳統村落的傳統木構建筑。侗族傳統木構建筑極富民族特色,鼓樓、風雨橋幾乎成了侗寨的代名詞。在錯落有致的干欄式木房群里矗立著高高的鼓樓,在村落的河道架設著風雨橋,構成了侗寨獨有的風景線。只有看到侗寨里滿目的傳統木構建筑,才能明白侗寨對杉樹崇拜的民族文化,明白傳唱的侗族古歌中“山上要有千年樹,世上要有百歲人”的含義,知道侗族寨規中“不準亂砍濫伐,亂伐者罰銀五十二兩,并殺耕牛全寨分享以警示村民”的由來。保護好侗族傳統村落的布局和傳統木構建筑就是保護了侗族傳統的生態文明文化,有利于侗族人看得見淡淡的鄉愁,體會得到濃濃的鄉情,才能讓人產生“近鄉情更怯”情懷。

(四)保護發展好侗族活態文化

活態的侗族人文文化體現在侗族村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之中,主要通過口口相授的方式傳承下來,同時賦予一定的表現形式。保護發展活態的侗族人文文化,可以沿襲侗族傳統方式,用村規民約、家規家訓、師徒相授、祭祀慶典、節日活動等方式進行,并在不改變原風貌的前提下適當創新。這種創新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傳承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滿足侗族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人心凝聚在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來。家規家訓等有自主傳承的內生動力,可以在宗族中自動傳承延續,而有的活態侗族人文文化就需要一些外部動力助推。如侗族木結構建筑的傳統技藝,在傳承上就面臨著危機。非遺可用傳承師徒相授的方式解決,但關鍵要有傳承延續的動力與機制,如果木工無活路干,無工資收入則肯定消亡。所以,在村寨公共建筑興建、維修上應用本村寨的侗族木匠工人。不同的活態侗族人文文化,應采取不同的助推形式,侗族大歌需要提供表演的場所、舞臺,傳統的造紙、紡織刺繡、竹編不能止步于自給自足,還應該設法使之變成商品,只有當這些活態的文化融入產業之中,才會有更大的傳承動力,延綿不絕。民風民俗體現在宗族祭祀中,展現在傳統節慶活動里。黔東南侗族傳統節日紀念慶祝活動一年中就有68 項,貫穿了全年始終,較好地展現了侗族風情。然而僅僅有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侗族風情的靚麗身影,在侗族傳統村落的鄉村小道上不時迎面走來一兩個身著侗族服飾的村民,會讓人感到在與傳統對話。“文化中的關鍵是人,人的生活和在這生活中存在的風俗習慣、價值取向等都既是歷史的積淀,也是現實的投射。”今天的人們當然要有現代的生活,但這種生活也是和傳統相契合、和歷史相融匯的。它不是“大拆大建”的遺忘和失落,也不僅僅是原樣的存留,而是今天生活和歷史之間的對話,也是今天的人們對于自己傳統生活的珍重。這其實正是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的“魂”。傳統村落并不是“空”的,而是有一種人的生活在其中“靈氛”的展開。

(五)保護發展侗族傳統村落必須依法進行

貴州省2017 年就頒布了《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條例》,侗寨傳統村落比較多的黔東南苗族侗寨自治州也在2008 年頒布了《黔東南苗族侗寨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并于2020 年重新修訂,經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于2021 年1 月1 日起施行。兩個“條例”的頒布施行使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有法可依,為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這在全國是領先的。依法保護發展傳統村落,除了政府部門要依法行政外,更需要發揮好村“兩委”的作用,讓“條例”深入村民人心,自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動,特別在對自己居住的房屋改建,或者進行修繕,改善居住房屋的通風采光、節能保溫、給排水、廚衛的時候,不改變原有的傳統風貌和建筑形式。

(六)在保護中謀求發展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同樣重要,傳統村落的保護需要發展來支撐,在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早在2012 年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指出“新時期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保護和傳承前人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體現了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有利于增強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延續各民族獨特鮮明的文化傳統,有利于保持中華文化的完整多樣;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保持農村特色和提升農村魅力,為農村地區注入新的經濟活力,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當然,這種發展是在保持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基礎上的發展。

第一,發展要有產業支撐。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傳統的種植方式必然會發生改變。鑒于傳統村落的特殊性,可以在侗寨周邊保留一定的田地用傳統方式耕種,這樣既可以滿足外地游客體驗感受傳統農耕文化的需要,又可以使傳統農耕技藝得以傳承,保留村落的傳統農耕氣息。就侗寨而言,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同時,可以根據各個村寨的實際和市場需要,適度發展果蔬等其他種植業,以增加村民收入。采取以點連線,擴線成面的策略,適度發展旅游業。以一個條件相對較好的侗族傳統村落為中心點,將就近的侗族傳統村落連接起來,形成侗族傳統村落旅游線。在這條旅游線上的侗寨要突出各自的特色,不能搞成“千寨一面”。值得注意的是,侗族傳統村落發展旅游不能過度商業化,必須在做好規劃,確保不會對傳統村落帶來破壞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應以淳樸的民風、古樸的村落、優美寧靜的環境、美麗清新的自然風光、濃郁動人的民族風情來吸引游客,而不是沿途、滿寨的商鋪。應根據各個侗寨的實際,瞄準市場需求,循序漸進地發展手工業,把傳統紡織刺繡、傳統造紙、傳統編織等做成適應市場需求的小手工產業,當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可以水到渠成地組成農村小手工業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

第二,發展要有人才支撐。侗族傳統村寨的保護與發展,與人才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貴州已經建立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派駐制度,要充分發揮派駐專家的作用,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的制定、修訂完善、實施中都要充分尊重派駐專家的意見。在派駐專家參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同時,帶出一批“鄉土徒弟”,培養出一批鄉土人才。要根據傳統村落產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培養各類鄉土人才。

第三,發展要有財力支撐。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各級政府財政有專門的資金,可以根據需要整合不同渠道的資金用于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保護和發展傳統村落,不能僅靠政府財政撥款,經費來源渠道還需拓寬。黔東南已經被貴州省確定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應抓住這一契機,結合侗族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產業需求的發展前景,主動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金,特別要著重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資金。同時,注重培育發展傳統村落、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 譚軍. 以融合發展提升無錫文旅體軟實力研究[J]. 江南論壇,2020(09).

[2] 梅黎明.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路徑[J].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8(05).

[3] 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32).

[4] 習近平.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N]. 人民日報,2020-12-20.

[5] 本書編寫組.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0:80-90.

[6] 馮驥才. 傳統村落的困境與出路——兼談傳統村落是另一類文化遺產[J]. 民間文化論壇,2013(01):7-12.

[7] 廖彩榮, 陳美球. 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J]. 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06).

[8] 苑婉秋. 侗族寨門文化研究——以從江縣占里村為例[D]. 吉首大學,2018.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猜你喜歡
貴州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貴州,有多美
鄉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尋味貴州——遵義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8
尋味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6
沉醉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国产成人1024精品| 无码内射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欧美精品色视频| 综合色婷婷| 色噜噜中文网|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永久天堂网Av| 久久人体视频| 久久综合色视频| 国产精品19p| 嫩草在线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91麻豆|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欧美人人干| 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啪啪|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熟妇丰满人妻| 成人午夜天|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九一九色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就去色综合|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精品xxx| 成人日韩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首页|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色综合五月婷婷|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日本久久网站|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激情99|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