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情 歐梁 黃維琛 段艷麗 李晶晶 齊麒 孔德忠
【摘 要】 中醫學認為,膝骨關節炎屬“痹證”范疇,氣血功能失常是其發病的基礎,并以氣虛血瘀為主要病機。因此,益氣活血法在膝骨關節炎的治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從益氣活血法的內涵、與膝骨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相關性、在膝骨關節炎中的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益氣活血法治療膝痹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膝骨關節炎;膝痹;益氣活血;辨證論治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復雜的外周關節退行性疾病,是導致疼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1-2]。我國癥狀性KOA的患病率為8.1%[3],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肥胖癥的增加,KOA患病率將逐漸增加[4]。KOA屬中醫學“痹證”范疇,中醫藥治療KOA方法較多,如補益肝腎、補腎活血、益氣活血、補腎健脾等。其中,益氣法與活血法占有重要地位,應用較廣且療效甚佳。本文就益氣活血法治療KOA的應用狀況進行概述,為中醫藥治療KOA提供參考。
1 益氣活血法的內涵
益氣活血法由益氣法與活血法組合而成,體現了氣與血的緊密聯系?!端貑枴ふ{經論篇》云:“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說明氣與血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氣屬陽,無形而主動,主煦之;血屬陰,有行而主靜,主濡之[5]。兩者生理上相互為用,病理上互為因果。生理上,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兩者一陰一陽,相互維系,氣血平和,則能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反之,則如《素問·調經論篇》云:“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币虼?,調整氣血之間的關系,使其恢復協調狀態是治療疾病的基本法則,而益氣活血法正是以調和氣血為根本目的。
與其他治法一樣,益氣活血法也是逐步發展而成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謂之“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氣虛治宜益氣,血瘀治宜活血,使氣旺以推動血液正常運行?!吨夂髠浼狈健穼馓撗黾{入瘀血病因病機的辨證中,即為“因虛致瘀”,《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對具有益氣活血功效的藥物如黃芪、當歸、丹參、芍藥、大黃等不斷總結、運用,為益氣活血的充分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明代骨傷科專著《正體類要》強調“治瘀時不忘扶正”的思想,在其醫案中多運用四物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圣愈湯、歸脾湯和十全大補湯等補氣養血活血,益氣活血法則貫穿其中,得到充分運用。至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提出:“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闭J為氣虛導致血瘀,并提出“益氣活血”的治療原則,創立補陽還五湯,益氣活血法也隨之得以確立。此外,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液必須依賴于氣的統攝和推動才能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氣的化生和運行須依附于血液而布于周身。若正氣虛損,氣機失調,則致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而瘀血日久,無以母氣,兼有氣虛表現。故要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非獨用活血化瘀或益氣補虛之所宜,應采用益氣活血法以達到標本兼治和氣血同治的效果。
2 益氣活血法與KOA病因的關系
正氣虛弱是本病發病的內在因素。先天稟賦不足、勞逸失度、情志飲食所傷等致正氣不足,腠理不固;外邪侵襲,痹阻經絡而成瘀或久病致瘀。如《靈樞·百病始生》云:“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由于“痹有瘀血”,血瘀既是KOA重要的發病機制,又是常見的病理表現,故對于KOA而言,益氣活血法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根本大法。明·薛己《正體類要》記載,治療骨傷科疾病多以益氣活血類方藥為多,包括當歸補血湯、八珍湯及四物湯等[6-7]。《景岳全書》提出治血不離氣,并闡述了氣血相關的遣藥組方,使益氣活血臨床應用范圍從婦產科、外科逐漸擴大到中風、痿、痹、半身不遂。胡勁松[8]認為,骨傷科疾病無論內傷或外傷,均與氣血失和有關。石筱山[9]也認為,傷科疾病,不論在臟腑、經絡或皮肉、筋骨,都離不開氣血。魏氏傷科強調“內外并重、氣血兼顧”,運用中醫藥內外合治、手法診治以及導引療法治療骨傷科疾病取得顯著療效[10]。盧敏[11]認為,KOA的病因病機為“虛、毒、瘀”,并以補氣活血、祛邪通絡為治療大法,臨證時多選用補氣活血通絡湯加減,每多取驗。由此可見,對于KOA本虛標實的病因病機,益氣活血是其有效的治療法則。
3 益氣活血法治療KOA的應用
3.1 益氣活血法的臨床應用 中醫學認為,氣虛血瘀是KOA的重要發病機制,多因正氣不足,抗邪無力,外邪乘虛而入,致氣血瘀滯,流注關節,從而導致KOA的發生[12],故益氣活血法可作為KOA基本療法,且針對不同病情以及證候加用其他治法(如補肝腎、健脾、疏肝、祛濕、清熱等)。施杞臨證治療包括骨關節炎在內的慢性筋骨病過程中,提出“以氣為主、以血為先”學術思想,在古方圣愈湯補益氣血的基礎上加味化裁,研制出以益氣活血法為核心的13個協定方應用于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13]。國醫大師周仲瑛[14]認為,腎虛血虧、經絡痹阻是KOA的病理特點,并貫穿疾病發生、發展的始終,治療上強調養血活血法為要,多應用黃精、地黃、川芎、赤芍、雞血藤等養血活血藥,臨床每獲良效。魏氏傷科認為,膝關節退變病程較長,骨關節痹病嚴重,多表現為氣虛瘀血阻滯,臨證常用黃芪、當歸、白芍、白術、川芎、牛膝等益氣活血、化瘀止痛[15]。國醫大師劉柏齡[16]主張“治腎亦治骨”理論,但在治療KOA時除大劑量應用補腎中藥外,也兼顧氣血痰瘀等,常用當歸-黃芪等藥對益氣養血活血。李國衡[17]也認為,KOA的病機多見于肝腎漸衰、氣血不足而致風寒濕邪侵淫及瘀血阻滯。臨床多見虛實夾雜之證,故臨證用藥重在益氣活血、化瘀利濕,同時又結合臨床辨證靈活用藥,常用藥物包括生黃芪、白芍、生白術、當歸、川芎、川牛膝、延胡索、茯苓、生甘草等。現代研究表明,益氣、活血、化濕中藥可降低骨內高壓,改善骨內靜脈淤滯,達到消腫止痛、改善關節功能活動的作用[18]。行氣活血中藥可改善循環,加速炎性介質代謝,具有抗炎鎮痛、調節免疫的作用[19]。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通過經絡連接全身各部分,經絡遍布全身穴位,針刺取穴以“治痿獨取陽明”為原則,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主潤宗筋,針刺陽明可以起到益氣活血、疏通經絡的作用[20]。針刺通過一定的行針手法對膝關節及周圍腧穴進行刺激,行氣活血,疏通經絡,達到治療KOA的目的[21-22]。此外,邢秋娟等[23]臨床研究發現,益氣化瘀補腎方可通過多種中藥之間相互協同作用,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降低致痛物質作用及膝關節周圍肌肉肌張力,從而減輕疼痛,恢復膝關節內部生物力學平衡,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2 益氣活血法治療KOA的機制 一些學者開展了針對益氣活血法治療KOA作用機制的研究。王擁軍等[24]通過臨床與基礎研究發現,“以氣為主”是通過調節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謝,促進基質蛋白多糖和膠原合成,提高細胞黏附功能,促進骨細胞增殖,延緩細胞凋亡,從而維持骨結構與功能;同時,抑制炎癥介質,調節細胞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以血為先”是改善骨的血液流變學和血液動力學,利于營養物質進入骨骼并且調節血鈣、堿性磷酸酶水平。唐勇等[25]研究發現,補腎益氣活血中藥可上調Bcl-2 mRNA的表達,抑制軟骨細胞凋亡,達到防治KOA的目的。陳益丹等[26-27]通過兔KOA模型發現,普通針刺、溫針灸和電針均可調節血清中炎性介質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轉化生長因子-β1的表達,延緩關節軟骨的退變。鄭曉輝等[28]通過動物研究發現,補腎益氣活血方骨炎定可抑制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保護Ⅱ型膠原,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延緩KOA患者關節軟骨的病理變化。利用中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優勢進一步研究發現,補腎益氣活血法能有效緩解膝關節疼痛及改善關節功能,對肝腎不足、氣虛血瘀引起的KOA有較好的治療作用[29]。
4 小 結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法作為KOA的重要治療方法,與中醫氣血理論和KOA氣虛血瘀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中醫遵循治病求本,以益氣活血法為主,令其氣血暢達是治療KOA的關鍵。益氣活血法的具體應用形式并不僅僅限于中藥內服方劑,還包括外治法、手法、針灸等,通過西醫學對益氣活血法干預KOA的作用機制研究,表明其可通過調節炎癥因子、細胞增殖及凋亡、骨代謝等多種途徑發揮作用。因此,益氣活血法作為KOA的一種治病求本之法,值得推廣應用及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TANG X,WANG S,ZHAN S,et al.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J].Arthritis Rheumatol,2016,68(3):648-653.
[2] JANG S,LEE K,JU JH.Recent updates of diagnosis,pathophysiology,and treatment on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Int J Mol Sci,2021,22(5):2619-2633.
[3] 王一全,高明利.膝骨關節炎中西醫診治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1,35(3):8-12.
[4] 施彥龍,李應福,謝興文,等.中醫藥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現狀[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2,11(1):56-59.
[5] 董超,唐勇,姜維龍,等.從氣血探討骨性關節炎的病因病機與防治思路[J].新中醫,2009,41(12):1-2.
[6] 蔡鑫,唐芳,馬武開,等.中醫藥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0,9(10):20-24,36.
[7] 劉永利,謝芳,戴斌玉,等.邵先舫教授辨證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經驗[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42(1):104-108.
[8] 胡勁松.理傷宜從氣血津精論治[J].中醫正骨,2005,21(3):49-50.
[9] 王擁軍,吳弢.石氏傷科施杞臨證經驗集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7.
[10] 李飛躍.魏氏傷科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4.
[11] 段航,盧敏,鄺高艷,等.盧敏運用補氣活血通絡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驗案舉隅[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4):98-100.
[12] 李滿意,劉紅艷,陳傳榜,等.膝痹的證治[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2,11(9):40-42,58.
[13] 高翔,吳弢,莫文,等.施杞治療膝骨關節炎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10):2294-2296.
[14] 朱紅,方樑,周學平.國醫大師周仲瑛養血活血法治療骨關節炎經驗擷菁[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5(11):1192-1196.
[15] 顏威,奚小冰,許勇,等.魏氏傷科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經驗[J].現代中醫臨床,2021,28(1):51-54.
[16] 張憲帥.國醫大師劉柏齡教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證治規律及用藥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21.
[17] 李飛躍,奚小冰,羅仕華,等.名老中醫李國衡教授治療退行性膝骨關節炎的用藥特色[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3,1(4):295,318.
[18] 王濟緯,符詩聰,史煒鑌,等.中藥對實驗性骨關節炎膝旁骨內壓的影響[J].中醫正骨,1997,13(4):3-4.
[19] 李軍鋒,王曉峰,衛志剛.盤龍七片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5,23(8):65-67.
[20] 劉夢洋,曹嘉敏,余學慶.從“治痿獨取陽明”探討益氣活血法在特發性肺纖維化中的運用[J].中醫研究,2022,35(1):8-12.
[21] 申海艷,周靜.中醫外治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8,7(12):64-67,76.
[22] 韓杰,柴源,章曉云.中醫外治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9):114-117.
[23] 邢秋娟,吳佶,戴薇薇,等.益氣化瘀補腎方治療早中期原發性膝骨關節炎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8,38(3):396-403.
[24] 王擁軍,梁倩倩,崔學軍,等.調和氣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應用與發展[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7,51(6):1-4,12.
[25] 唐勇,姜杰,孟輝,等.補腎益氣活血方對兔軟骨細胞凋亡和Bcl-2 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3):174-175.
[26] 陳益丹,邱華平,金肖青,等.不同針灸方法對膝骨關節炎模型細胞因子及基質金屬蛋白酶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16,26(1):42-45.
[27] 黃瀅,何智軍,莊禮興.不同針灸方法對膝骨關節炎大鼠骨橋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3和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16(10):1820-1825.
[28] 鄭曉輝,周琦石,王海彬,等.骨炎定含藥血清對人骨關節炎軟骨細胞保護作用的機制探討[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2(3):213-216.
[29] 黃臻,董克芳.中醫滋補肝腎、益氣活血法治療髕骨軟化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17):84-86.
收稿日期:2023-01-15;修回日期: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