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臺縣三橋灣林場于2018年從陜西周至縣引進法蘭西西梅栽植,通過科學管理,栽后第3年開始掛果,2022年單株產量達40 kg。根據觀察,該品種適應性強,抗寒、抗旱,耐貯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高,市場前景廣闊。為此,總結出了西梅的栽培管理技術,以供生產者借鑒。
關鍵詞:高臺縣;西梅;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3)04-0053-03? 中圖分類號:S662.4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B文獻標志碼
High Quality and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runus domestica L. in Gaotai County
WAN? Jifeng
(State-owned Sanqiaowan Forest Center of Gaotai County, Gaotai 734300,China)
Abstract: In 2018, the Sanqiaowan Forest Center in Gaotai County introduced the planting of French prunus from Zhouzhi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Through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fruit began to bear fruit in the third year after planting, and the yield per plant reached 40 kg in 2022.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the cultivar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cold resistance, drought resistance, storage resistance, high fruit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nd market prospects.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 was summariz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Gaotai County; Prunus domestica L.; cultivation technique
1 西梅在高臺縣的栽培表現
法蘭西西梅樹體中庸,樹姿較直立,1年生枝紅褐色,葉片卵圓形,多以短枝結果為主。該品種自花結實能力強,花粉量大,果實為卵圓形,平均單果質量38 g,最大單果質量52 g左右,果皮成熟時為深紫紅色,果粉較多,果肉淡黃,肉質脆甜,核小,在我縣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成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達20%以上。果實耐貯運,常溫下可貯藏20 d左右。
法蘭西西梅喜溫、耐寒、耐旱,在冬季休眠期,以杏樹和桃樹做砧木的西梅嫁接苗樹體都可抗-30 ℃以內的低溫。但是進入春季芽眼萌動以后,花器對低溫很敏感,遇倒春寒易受凍害。西梅喜歡土壤濕度適中和干燥的空氣條件。西梅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具備灌溉條件,在干旱石灘、沙荒地都可生長。但以土質較肥沃的沙壤土和沙性土為最好。
2 栽培方式
2.1 苗木選擇
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定植成活率,西梅建園既可選擇嫁接好的成品苗,也可先定植合適的砧木,再進行嫁接。成品苗建園,應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節間粗短、無病蟲害、地徑1.5~2 cm的高規格苗木。栽植前要認真選苗,剔除不合格的弱苗、徒長苗、傷病苗,同時,解除嫁接口處薄膜,避免刮大風時苗木易從嫁接口處折斷。
2.2 栽植密度
西梅是喜光性樹種,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密度不宜過大,否則,易造成樹冠之間的郁閉,影響通風透光和果實品質。選擇法蘭西西梅做主栽品種的果園,宜采用株行距3 m×5 m或 4 m×5 m的長方形栽植方式,每畝(667 m2)栽44或33株苗木。園地施肥、灌水方便,便于采用現代化技術集中管理,發揮高產優質的整體效益。
2.3 授粉樹的配置
西梅是自花授粉結實率較高的樹種,一般不需要配置授粉樹,為了穩定產量和滿足市場需求,也可按1∶4的比例配置授粉樹和主栽品種,也可按1∶1的比例選擇兩個品種栽植。
2.4 栽植方式
栽植時,將苗木放入定植穴,將根系擺平,使根系舒展,放入苗木后,覆蓋表層熟土并踏實,澆足水后再蓋一層底部生土至嫁接口,使嫁接口露出覆土層,避免滋生病害。
3 土肥水管理技術
3.1 土壤管理
在干旱沙地栽植的西梅,由于土壤貧脊,水肥條件差,在管理中易出現“花而不實”、產量低而不穩、大小年現象嚴重等問題。在管理中可以采用深耕、深翻、中耕除草、幼齡果園間作豆類作物或種植毛苕子等綠肥對土壤進行改良。
3.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確保西梅果園高產穩產的基礎,為了改善土壤養料不足、樹勢減弱、生長緩慢、產量不高和品質不佳的問題,合理施肥極為重要。
3.2.1 基肥
基肥是西梅果園獲取高產的基礎。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在我縣10月中下旬施入最佳,可采用環狀溝施的方法,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挖深60 cm,寬40 cm的環狀溝,把溝上的表土和溝底的生土挖出分別堆在兩邊,把腐熟的優質農家肥與表土充分混合,施入溝底,把挖出的生土填入施肥溝最上部。幼樹期每株施入有機肥10~15 kg較為合適。
3.2.2 追肥
科學合理使用追肥至關重要。追肥以氮、磷、鉀速效肥為主,在樹體的生長季節分期施入,作為基肥的補充,以滿足樹體生長需要。追肥的施入要重視3個關鍵環節:一是樹體萌芽前,此時以氮素肥料為主,在離主干30 cm處,挖1~2個深20 cm的穴,按每株50~75 g的量施入以尿素為主的氮素肥料,促使芽體萌發和新梢旺盛生長。二是西梅開花前,施入適量的以磷鉀為主、氮素為輔的優質復合肥,可以促花保果,為后期豐產奠定基礎。三是果實膨大肥,在果實膨大期施入以磷鉀為主的有機肥,可滿足果實膨大需要,促進果實著色,增加可溶性固體物含量。施肥量可根據樹齡、土壤狀況和肥料質量靈活掌握。幼樹少施,大樹多施,幼樹期每株全年施肥量不超過0.5 kg。
3.2.3 葉面肥
在西梅生長期,還可根據需要給樹體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溶液等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以彌補樹體養分的不足,提高果品產量和果實品質。
3.3 適時灌水
本縣西梅建園地的土壤多為沙壤土,通透性雖好但保水能力差,在生長期適當增加灌溉次數,可滿足樹體生長需要。西梅全年灌水不少于8次,特別是落葉后的土壤封凍水極為重要,灌好灌足冬水,才能保證樹體安全越冬,避免春季土壤解凍前因水分蒸發導致的抽條現象發生。
此外,要注意,在西梅果實采收前10~15 d不能灌水,以防止采前裂果、落果,影響果實品質。
4 整形修剪技術
西梅結果主要是以短果枝和花束狀短果枝為主,因此,在管理上要以培養好骨干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花芽更好的分化形成為原則加強樹體管理。
西梅是喜光性很強的樹種,通過整形修剪,合理地調節樹體結構,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和諧統一,是提早結果、獲取高產穩產的基礎。
4.1 樹形
在生產上多采用疏散分層型和多主枝自然開心型樹形。
疏散分層型樹形:主干高60~80 cm,有明顯的中心干,培養2~3層主枝。第1層主枝3個,在距第1層主枝80~90 cm處選留第2層主枝2個,在第1層3主枝之間插空分布。在距第2層主枝60~70 cm處選留1~2個枝條作為第3層主枝,合理分布在第2層兩主枝之間。在各主枝上每隔50~60 cm留1個側枝,在側枝上選留和培養各類枝組。
多主枝自然開心型樹形:不留中心干,除主干外在其上部選留兩層骨干枝,第1層3~4個,第2層1~2個,層間距70~80 cm。在各類骨干枝上合理配備結果枝和輔養枝。
4.2 修剪方法
定干:西梅苗木栽植成活后,一般要在離地面70 cm處修剪定干,促使剪口下的芽體萌發,為選留和培養骨干枝創造條件。
幼樹的修剪:西梅幼樹的新梢常分生二次枝,分枝上均能形成花芽。幼樹的修剪應以短截為主,適當疏枝,迅速擴大樹冠,在整形的同時,提早結果。西梅苗定植成活后在70~80 cm處定干,剪口下20~30 cm作為整形帶選留生長健壯的枝條培養第1層主枝。第1年冬剪時,在整形帶內選擇錯落著生的枝條作為主枝,主枝留50 cm左右短截,中心干剪留60 cm左右。整形帶內的其他枝條疏除或極重短截。在生長季節,背上枝留15 cm摘心作為結果枝培養。第2年冬剪時,主枝延長枝剪留50 cm左右,并在距主干40 cm處選留側枝。中心干留70~80 cm短截。疏除著生在主側枝上的背上枝和競爭枝。
初果期樹的修剪:西梅生長旺盛,發枝多,長果枝、副梢果枝多,枝條緩放易形成花芽。為了擴大樹冠,培養好基本骨架,緩和樹勢,修剪上應以輕剪為主,主側枝的延長枝繼續短截,疏除其上抽生的旺長枝、直立枝;對弱枝、斜生枝一般不加修剪,緩放形成結果枝組。過密枝、交叉枝適當疏除,以免擾亂樹形,消耗養分,影響結果。
5 病蟲害防治
西梅果園內常見的病害是細菌性穿孔病,蟲害有梨小食心蟲和蚜蟲。
5.1 細菌性穿孔病
葉片發病,起初為水漬狀小點,逐步擴大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顏色呈紫褐色或黑褐色,大小約2 mm,病斑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后期病斑干枯成白色,病斑和正常葉片的交界處出現一圈裂縫,脫落后形成穿孔。該病常造成樹體大量落葉,削弱樹勢造成減產,還影響來年產量。果實被害,果面產生圓形、中間凹陷的暗紫色斑,邊緣水漬狀。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出現黃白色的黏性物質,干燥后形成小裂紋。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水肥管理,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通過修剪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秋后結合冬剪,剪除病枝,清除落葉,集中燒毀。二是藥劑防治,發芽前噴灑30倍液的石硫合劑或晶體石琉合劑;或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發芽后噴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
5.2 梨小食心蟲
梨小食心蟲的侵害范圍比較廣,對梨、杏、蘋果、桃、李子、山楂都能造成危害。梨小食心蟲前期為害新梢、芽和葉柄,后期主要為害果實。幼蟲侵入果實后在果面形成1~2個小圓孔,從孔內排出蟲糞,蟲孔處易被病菌侵染腐爛。我縣幼蟲蛀食果實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方法:1)建園時,盡量避免和梨、桃混栽,以杜絕梨小食心蟲交替為害。2)做好清園工作,在冬季或早春刮掉樹上老皮,集中燒毀,清除越冬蟲卵。3)藥劑防治:在成蟲高峰期用5%的阿維蟲清5 000倍液或25%的蛾螨靈3 000倍液噴霧。
5.3 蚜蟲
在高溫干旱條件下,蚜蟲也會對西梅的新梢、嫩芽、果實造成危害,影響枝條生長和果實的光潔度。可用10%煙堿乳油800~1 000倍液或3%苦參堿水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
6 西梅花果凍害預防
西梅在開花期和幼果期易受低溫凍害,在早春,如果遇到-2~-3 ℃的霜凍低溫天氣,花果很容易遭受凍害。我縣預防低溫霜凍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推遲開花時間,早春給果園灌水,萌芽前對樹干、大枝涂白,多利用副梢花芽(秋梢花芽比春梢花芽晚開花2~5 d)等;二是熏煙防霜凍,選用能產生大量煙霧、而且易點燃的材料如作物秸稈、落葉、鋸末等,堆放在果園中間,在霜凍來臨前點燃,只煨煙不著火,可提高果園溫度1~2 ℃,避免花果受凍。
中文致謝
參考文獻
[1] 賀利青.一種增強西梅抗性擴大種植區域的方法[J].果農之友,2022(10):35-37..
[2] 回經濤,趙國慶,夏樂晗,等.烏魯木齊市引種西梅果實品質比較分析[J].北方園藝,2022(12):8-13..
[3] 謝章輝,姜繼元,王久照.東風農場西梅栽培技術要點[J].新疆農墾科技,2022,45(3):28-30..
收稿日期:2022-12-22中文收稿日期
第一作者簡介:萬吉鋒(1970-),男,本科學歷,林業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果苗木培育和林果業新技術推廣工作。E-mail:wjf135193675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