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胡樹勇
摘 要:“泊頭桑椹”加強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綜合運用,逐漸成為助力農民增收、繁榮鄉村經濟的朝陽產業,成為重塑河北桑產業輝煌的主力軍。充分利用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以地理標志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可促進穩定脫貧戶和防貧監測戶持續增收,有效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為此進行了一系列農業品牌打造,并多次開展宣傳活動,堅持不懈推進地理標志建設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地理標志;鄉村振興;泊頭;桑椹
文章編號:2096-8108(2023)04-0086-03? 中圖分類號:S663.9,S325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B文獻標志碼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Potou Mulberry as an Example
ZHANG Yue1,HU Shuyong2
(1.Qiqiao Town People 's Government, Botou City, Hebei Province, Botou Hebei 062150,China;
2.People 's Government of Yingzi Town, Botou City, Hebei Province, Botou Hebei 062150,China)
Abstract: Botou mulberry strengthen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unrise industry that helps growers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prospers the rural economy, and has become the main force to reshape the glory of Hebei mulberry industry. Make full us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help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s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ca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come increase of stable households and poverty prevention monitoring households, effectively radiate and drive the income increase of surrounding people, carry out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brand building, and carry out publicity activities many times, unremitting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
Keywords: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ural revitalization; Botou; mulberry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促進區域特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是農業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相關部門應提升農產品地理標志運用水平,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注重品牌建設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突出地理標志品牌特色,強化品牌推廣運用,打造好地理標志名片。“泊頭桑椹”核心區2018年被評為滄州市級現代園區;“泊頭桑椹”2019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泊頭桑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被認定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1年9月被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河北省“定制藥園”;榮獲第四屆、第五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河北省道地藥材精品獎”;2021年省發改委批復桑椹健康小鎮(培育類);2022 年泊頭市(桑椹)被認定為河北省特色藥材產業縣;“桑椹康養基地”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滄州段)建設保護規劃》;2022年“泊頭桑椹”獲得河北省農業品牌創新設計大賽區域公用品牌最佳設計獎。“泊頭桑椹”是地理標志運用促進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典范,其開發利用價值顯著。
1 地理標志“泊頭桑椹”經濟價值和地域保護范圍
泊頭桑椹是傳統名優產品。據考《尚書·禹貢》、秦觀《蠶書》、嘉靖《河間府志》等史志記載,泊頭桑樹種植歷史可推至2200年前。泊頭桑椹個頭大,色澤黑紫,外形似腎,飽滿光亮,果肉肥厚,汁溢鮮嫩,味甘如蜜,回味醇香。泊頭桑椹內在營養豐富,經檢測粗纖維含量0.91%,蛋白質含量0.38%,維生素C含量1.02%,總糖≥25.48%,總酸≥0.17%,硒含量≥0.010 mg/kg,鈣含量≥637 mg/kg,鐵含量≥18.5 mg/kg,鋅含量≥3.41 mg/kg,鉬含量≥4.2 μg/kg。泊頭桑椹的種植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執行。近年來,除鮮食外,還開發了桑椹酒等多個系列產品,在全國率先解決了桑椹難保鮮、自然晾曬受天氣影響大的問題,實現了桑椹產品全年售賣、市場逐年拓展的喜人形勢。
泊頭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7 ℃,屬強日照地區,豐富的日照資源為桑樹生長、果實發育、內部有機質的轉化、果實糖分和各種有機酸的含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條件。泊頭市地處河北平原腹心地帶,屬典型平原地貌,土壤多為古河流沖積形成的沙壤土,層理清晰,土層深厚,厚度可達180~220 cm,有機質、礦物質營養豐富。其中,有機質含量為3.2%~4.3%,可有效刺激桑椹根系快速向四周延伸,使根系發達,根深葉茂,非常適合桑椹的生長。泊頭桑椹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有泊頭市所轄行政區域內的營子鎮、齊橋鎮、寺門村鎮、郝村鎮,總生產面積10 000 hm2,年總產量為10萬t。
2 泊頭桑椹開發利用價值
2.1 壯大桑椹產業
產業興則鄉村興,實現鄉村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泊頭桑椹”產區立足本地實際,按照“政府推進、規模發展、科學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泊頭桑椹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推廣泊頭桑椹優質生產種植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種植實用技術和科研成果,提高泊頭桑椹標準化生產種植基地建設的科技含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省內外桑椹加工企業協調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孕育發展,打造為集實體投資、科技成果轉化、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多渠道銷售的產業鏈集群,成為一二三產聯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產業。“泊頭桑椹”作為地理標志吸引來中國農科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大、承德醫學院、河北省桑蠶所專家團隊在桑產業發展規劃、新品種引進、果桑栽培技術示范應用等領域給予技術指導。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營子鎮設立研究生實踐基地,科協設立了“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由省農林科學院指導的“大樹移栽技術”“密植園間伐技術”實驗成功,得到群眾認可。“泊頭桑椹”鮮果在銷往京津冀商超的同時,與安徽、山東、浙江桑椹加工廠建立合作,拳頭產品桑椹干可藥用和食用。
2.2 以地理標志促鄉風文明
泊頭桑椹產區做好各種鄉風新風宣傳促進活動,做到了村風淳樸,鄰里和諧,秉承了祖先“正直善良、熱情友好、尊老愛幼、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組織開展了“椹好人美”好人榜推薦評選活動,涌現出了陳見榮等一批“好人”典型,41名入選道德模范獲得表彰,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公民道德的自覺踐行者。形成了孝老敬親、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良好民風。以多種形式的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孝老愛親、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學好人、做好人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風景線,促進好家風養成,做到鄉風文明。
2.3 開發生態宜居產業
桑椹是藥食同源的農產品,兼具有生態效益,發展桑樹栽植,保水、涵養水源能力進一步加強,有效改善小氣候,降低風速,減少蒸發,降低蒸騰,明顯改善種植區生態環境,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建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泊頭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陣地建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同時增大了森林覆蓋率,加強了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改善和提高了基地的生產條件和環境質量,通過引進科學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實施綠色防控,打造了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休閑農業示范區。“泊頭桑椹”核心區營子鎮以建設綠色健康旅游名鎮為目標,圍繞“大健康產業”,以弘德文化園為龍頭,以12公里老鹽河生態旅游經濟帶為主線,串聯魯道古桑文化園、水木宇清七星園、福星生態觀光園、軍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杜劉將軍墓等特色點位,深入實施“1+21”福星健康鄉村游項目,采取“龍頭帶動,抱團發展,整體推介”模式,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精品線路,為讓游客充分體會休閑農業的魅力,建設有觀光臺、有機采摘園,停車場等附屬設施齊全,鋪設有“福壽路”,提供觀光車,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經常性檢查和清理整頓基地生活、生產環境,定期對基地生產生活環境進行綜合評價,保證環境質量。
2.4 借地理標志特色產業吸引各界目光
作為特色產業可爭取上級項目資金、認真做好建設項目,做到治理有效。現建設有古桑園,園內古樹300余株,枝繁葉茂、綠蔭如蓋,建設有停車場、觀光臺、宇清有機桑椹基地,七星園,鋪設有“福壽路”,桑椹成熟期采摘旅游客商絡繹不絕。
坐落在福星園生態觀光園中的桑椹產業化研究所也為我鎮的桑椹生產、加工、銷售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并邀請多名專家親臨指導我鎮、我村桑椹發展,為我村的桑椹種植、加工及銷售出謀劃策。“泊頭桑椹”核心村茍魯道村獲得省級綜合改革示范村項目,邀請滄州設計院與天津大學聯合設計團隊對茍魯道村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圍繞打造漢代風格村莊,總投資328萬元,新建村口漢闕一座,新建2 400 m2廣場,沿村房屋裝飾為漢代風格,屋面復古64戶,并在村莊南側老鹽河堤頂路旁廣場處翻建占地500 m2的漢代風格村民中心、游客中心,融黨建、桑產品展示、科普、文化宣傳、洽談于一體。
2.5 村民生活富裕
泊頭市把桑椹種植作為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突出顯示了“桑文化”“桑經濟”,并不斷對桑產業進行優化升級,實施桑椹中藥產業化項目,對桑椹、桑葉、桑根等進行藥物價值的研究開發,延伸桑椹產業鏈條,挖掘桑椹醫學功能。以綠色健康為主題,發展以觀光游、采摘游、餐飲業為主的桑椹觀光采摘產業,年接待游客9萬人次,已經形成了一條樹上樹下綜合利用的“桑? 椹產業鏈”,成為村民致富的“金鑰匙”。
3 “泊頭桑椹”產業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
3.1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領導小組及相關組織,市級主管領導任組長,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在政策、資金、人員上給予支持,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對農產品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的跟蹤監測,定期開展評估,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并研究解決對策,做好總結。
3.2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1)注重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加強標準化管理,推廣有機桑椹種植,發展林下經濟等方式增加收入。2)與科研院校及相關單位合作,培養相關人才,培樹本地龍頭企業,進行精深加工,提高桑椹附加值,提升桑椹產品品質。3)培養文旅服務人員,突出綠色健康主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吸引人流采摘游玩、賞景休憩,增加農民收入。
3.3 加大宣傳引導
做好“泊頭桑椹”地理標志品牌建設,維護良好形象,督促用標企業開展認證,建設地理標志文化展館,制作宣傳片、標牌、條幅等,在地理標志產品重要節點,開展大型宣傳活動,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用標企業參加各級展會進行宣傳,擴大地理標志產品知名度,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地理標志知識。
4 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泊頭桑椹”農產品地理標志的運用促進工作可以看出,地理標志的運用是促進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可加強壯大地域特色和鄉村價值的產業體系,培育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科技助力產業提質增效,以加快鄉村振興的整體步伐。
收稿日期:2023-04-05中文收稿日期
第一作者簡介:張 月(1975-),女,大學專科,農業經濟師,主要從事基層農技推廣、農業經濟管理等工作。E-mail:3609489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