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森

摘 要: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技術日新月異,汽車已經大量普及到每個家庭。汽車在行駛一定里程后就需要維修保養,汽車維修市場需要大量的維修技師。在實際維修中發動機、變速器等汽車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概率相對較少,主要故障多出現在汽車車身電器相關元件中。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維修技師的搖籃,由于師資、教材、教法相較于行業的發展略顯滯后,學校教授的知識不能有效和企業實際需求相適應,這就導致學生在應用方面不知所措。為了更好的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中等職業學校就要盡快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基礎,通過三教改革來滿足企業實際需求,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汽車車身電器 故障演示教具
中等職業院校作為“金藍領”的搖籃,也是中國制造業戰略主體的前瞻地,需要將“生產實踐需求”與“技能人才教育”銜接起來。汽車后市場是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主渠道,汽車除了日常保養外,汽車車身電路故障較為常見,維修企業對具備電路維修能力的學生需求量很大。而在日常教學中,由于車身電路相對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相關原理,能夠真正掌握汽車車身電路故障維修技能的學生寥寥無幾。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汽車電路的維修技術,滿足維修企業的用工需要,我們需要演示教具輔助教學。學校現有教具板式單一,電路過于集中,不能進行實際故障的演示,不利于學生認知學習以及提高學生實踐維修能力的提升。而在相關教具市場上,現在還沒有基于實車的車身電路故障演示教具,制作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研究意義
中等職業院校的發展是建立在就業基礎上的,開展適應崗位需求的教育,實現校企的真正對接。“籠中之鳥,空窺不出”,才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的開發與研究,正是建立在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現2035目標的前景下,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更是中職教育發展的新動力。開展企業需求為基礎的《汽車車身電路》教具的開發設計,使抽象難懂的理論,能夠在教具的輔助下可以變得通俗易懂。在此之前并無《汽車車身電路》的相關實車教具,相關教具在《汽車車身電路》教學開發上是空白。
2 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研究目標及內容
2.1 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研究目標
依據維修企業實際工作需求制作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把汽車維修中的常見故障點在實車上演示出來,學生在實車上進行故障的檢查與分析,最終找到故障點并排除故障,通過教具的使用使學生更加貼近實際的工作場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對汽車車身電器相關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的理解。
探索提高中職汽修專業學生汽車電路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便于學生適應從理論學習到實際應用的轉變,為汽車電路維修打好基礎;同時提高教師研究開發的能力,根據企業實際汽車車身電器故障修理中常見故障為依據,開發教具并使用,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目標,最終以滿足企業實際用工需求。
2.2 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研究內容
為了更好了了解企業對維修技師在汽車車身電器方面的需求,通過校企合作,對維修企業一線維修技師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實際汽車車身電器電路故障案列,做好汽車車身電器電路故障分析,基于生產過程和崗位要求,結合教學內容,確定《汽車車身電器》實物教具故障演示內容。并根據維修企業一線修理實際對出現故障概率從高到低進行歸納總結,總結出一系列故障作為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設置的故障點,見表1。
3 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研究思路
3.1 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
現有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學模式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知識的講授為主,學生學到知識后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應用時就會出現知識點不扎實,學習到的知識無法解決企業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終其原因是,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是以點狀排序的,如何將點狀的知識點融合聯系起來,成為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有力支撐,這就需要中等專業學校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資源,加強與企業的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通過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深入企業一線,了解企業對維修技師在專業方面的實際需求,了解企業在汽車車身電器方面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應該具備怎樣的分析能力、排除故障能力。結合中等專業學校實際情況加強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校企合作,最終做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目標,助力產業升級,產教融合。
3.2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汽車車身電器應用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多采用構建主義理論。其缺點是忽視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忽視了情感的作用、片面的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在遇到實際故障時就會不知所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將所學知識進行重組,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企業的需求。如何將知識進行有效地重組就需要改變教學模式,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引入企業實際案例作為課堂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再增加具有導向性的理論知識復習,更貼近授課主題。采用小組討論學習法,分析案例的可能故障原因。實際案例的模擬再現,可以使學生更為投入,身臨其境地考慮問題,學生回顧故障案例所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點,結合案例,小組討論分析問題,梳理電路思路,在這種授課模式下,學生思維活躍起來,主動參與到課程中,學生能將所學知識以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故障分析能力的目的。學生了解了故障現象并進行簡單分析后,通過微課教學和教師引導,小組討論找出故障點的可能范圍,上報教師,教師進行分析總結,梳理學生對該故障點的分析思路,并最終給出最完善的檢測計劃。教師引導學生按計劃進行排故操作,分組實訓排除故障,最終對各小組進行點評。通過本環節的設置,學生能一起思考、一起討論、一起動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故障排除能力。
3.3 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及使用
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了解到了企業在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排除方面迫切的需要,同時也了解到了企業對維修技師在汽車車身電器排故方面需要維修技師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以及應用技能的需求。在找到了企業的實際需求后,中等職業學校通過改變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想要提高學生汽車車身電器方面應用能力,就需要制作以實車為基礎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根據維修企業一線修理實際對出現故障概率從高到低進行歸納總結,左前門升降器、右前門升降器、左前門閉鎖器、右前門閉鎖器、雨刮器、雨刮器噴水電機、后部燈光、前部前照燈、左后門升降器、右后門升降器、左后門閉鎖器、右后門閉鎖器、左右后視鏡以上13種部件最容易出現故障。依此為基礎開發汽車車身電器故障點,用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通過升降器無法上升、升降器無法下降、閉鎖器不能關閉、閉鎖器不能打開、雨刮器沒有間歇檔、低速擋、高速擋、雨刮器噴水電機不工作、后部燈光不工作、前部燈光不工作、后視鏡調節功能失效這些常見的故障現象的演示,作為學生應用能力提升基礎。
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設置故障,學生通過觀察故障現象,進行思考。學生想要了解故障原因,首先要了解圍繞故障點所涉及的相關電路的走向以及電路原理,在了解了相關電路原理后,學生分析故障有可能發生的位置,并做出分析,歸納總結相關故障點作為下一步檢查的基礎。學生通過查閱電路圖,找到電路中應該檢查的位置并做出檢查計劃以及需要用到的檢測工作,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學生所作計劃的合理性,并對學生的檢查思路進行有效梳理,最終歸納總結出最快速的檢查方法步驟。學生在總結教師的操作步驟后,修改自己的計劃后逐步實施。在實施檢查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可能的故障點進行檢查,最終排除故障。學生實施檢查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然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從故障現象開始-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計劃-故障排除實施-故障排除總結。通過以上環節,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動起來。全程參與到課堂中,通過教師逐步的引導,最終完成實施,提高學生排除故障的思維邏輯,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聯系起來。
3.4 通過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改變學生評價模式
學校原有的學生評價模式只是考察學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對本課程知識點掌握情況的考核。現有的考核模式只能檢查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而學生在知識的應用能力方面則沒有考核。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適應企業需求,采用兩考核一評價的評價模式。學生本課程的最終成績是由理論考試成績+應用能力考試成績+企業評價成績共同組成。兩考核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考核以及課程學習完成后的理論與應用能力考核。一評價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完成后的理論與應用能力考核由企業一線技師進行評價,最終給出成績。通過以上評價模式的改革,最真實的反映出學校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的情況以及是否達到企業對員工知識與應用技能的要求。
基于生產實踐開發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要求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內容與維修實際相符,且涵蓋的知識點精確。能夠出色的勝任課堂教學,完成專業課知識點的掌握,利用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工作習慣,更好的投入學習,掌握知識。建立基于學校實訓車輛、實訓設備和企業崗位需要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通過專業教師的有效引導和教學,學生在類似于企業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掌握企業所需的技能是我們研究的初衷,通過研究探索,我們找到了通向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即建構“內外雙修”的學習情境“建構”,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企業工作崗位所急需的實用性技能。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基于生產實踐的汽車車身電器故障演示教具開發與研究》(JZY22013)。
參考文獻:
[1]黃華仁.淺談高職院校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2]尹洪波,汽車全車電器示教板在汽車電氣設備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5,(10).
[3]吳濤,顏文華,周志國.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4).
[4]夏慧娟.中職院校汽車電氣設備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5,(18).
[5]肖錫海.《汽車電氣設備》一體化教學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9,(09):148-149.
[6]牟春燕.汽車電氣設備的實踐教學探討[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09):102-103.
[7]范松柏.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4,(014):215、243.
[8]吳志強.汽車車身電器系統檢修[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全書.
[9]吳東盛,彭林兵.建構主義理論下中高銜接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疑難故障分析>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校報,2014(05)230-231+235
[10]郭曉寧.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情況的個案調查及相關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