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爍品 李曉雙 李 兵 侯立軍 李悅欣 田樹軍
(1.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唯尊養殖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900;3.廊坊市畜牧站,河北 廊坊 065000)
新生羔羊的瘤胃機能發育不完善,腸道各種輔助消化的酶還不健全,所以其消化能力不強[1]。但哺乳期的羔羊可塑性強,瘤胃發育迅速,此時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2]。李曉剛等[3]研究發現,在羔羊開食料中添加包被賴氨酸能夠增加羔羊小腸賴氨酸轉運、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羔羊日增重。仉連平等[4]發現,中草藥添加劑可以提高湖羊羔羊飼料利用率,促進羔羊生長發育,改善瘤胃發酵環境。王旭東等[5]在4月齡小尾寒羊中添加發酵中草藥藥渣,結果發現,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
中草藥苦澀味道,會影響動物的采食量[6]。有研究表明,生物學發酵的方法可以去除或掩蓋部分中草藥苦澀的不良風味,保證動物的采食量不受影響[7]。益生菌發酵中草藥能夠降解其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小分子物質被動物消化道吸收利用,從而提高中草藥藥效,降低中草藥毒副作用[8]。發酵中草藥制劑可通過提高日糧代謝能、干物質和粗蛋白的消化率,達到促進機體生長的目的[9]。研究發現,在麻黃雜雛雞基礎飼糧中添加乳酸菌發酵中藥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機體的消化能力,有效促進麻黃雜雛雞的生長[10]。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以蒼術、黃柏和白術為主藥的發酵復方中草藥可提高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增強仔豬免疫力[11]。目前,關于發酵草藥作用于哺乳期羔羊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研究發酵草藥對哺乳期羔羊增重的影響,為發酵草藥在羔羊飼養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選用體重高于2.5 kg、健康的新生羔羊50 只,隨機分為2組,每組25個重復,每個重復1只,公、母各半,分別圈養在2 個環境相同的圈舍中。對照組羔羊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中添加發酵草藥,發酵草藥按干物質的5%添加。中草藥發酵飼料配方為黃芪、白術、茯苓、薏苡仁、乳酸菌、芽孢桿菌、糖蜜、淀粉。羔羊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羔羊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新生羔羊飼養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均保持一致。自由飲水,按常規免疫程序接種、消毒。羔羊飼養過程中,1周齡不進行補飼;1周后每天早、中、晚添加羔羊料與干草;第6周開始母子隔離,第7周將羔羊料由前期料轉換為后期料。羔羊62 日齡結束試驗,保持圈舍干燥、通風良好。試驗期62 d。
1.3.1 生長性能
記錄新生羔羊初生重,羔羊斷奶飼喂前稱重,記為斷奶重,記錄每天各組羔羊投料量和剩料量,計算羔羊的哺乳期增重、平均日增重、每只羊總采食量、料重比,其中TMR采食量換算為風干物質基礎。
哺乳期增重=斷奶重-初生重(1)
平均日增重=哺乳期增重/試驗天數(2)
每只羊總采食量=該組羊總采食量/只數(3)
料重比=風干物質總采食量/總增重(4)
1.3.2 經濟效益
試驗期間原料及羔羊價格見表2,根據表2數據計算經濟效益。

表2 原料及羔羊價格 單位:元/kg
飼料投入=Σ(各原料價格×各原料使用量)(5)
中草藥投入=中草藥價格×中草藥使用量(6)
增重收入=羊增重×羔羊活重價格(7)
經濟效益=增重收入-飼料投入-草藥投入(8)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軟件進行整理,SPSS 22.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和標準誤(SEM)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

表3 發酵草藥對哺乳期羔羊增重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試驗組羔羊的末重、總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32.40%、30.01%、41.67%(P<0.05)。

圖1 各組羊精料日采食量曲線

圖2 各組羊花生秧日采食量曲線

圖3 各組羊TMR日糧日采食量曲線

表4 發酵草藥對哺乳期羔羊采食量的影響
由表4 可知,試驗組羔羊精料總采食量、花生秧總采食量、TMR總采食量均高于對照組。
由圖1 可知,試驗期內,羔羊平均日采食量呈上升的趨勢。
由圖1、圖2可知,試驗前期,兩組間精料與花生秧日采食量相差較小。
由圖1~圖3 可知,試驗后期,試驗組羔羊采食量逐漸高于對照組,TMR日采食量始終高于對照組。

表5 發酵草藥對哺乳期羔羊料重比的影響
由表5可知,試驗組羔羊的TMR/增重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羔羊的精料/增重、花生秧/增重、料重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6 發酵草藥對哺乳期羔羊養殖經濟效益的影響 單位:元/只
由表6可知,試驗組總投入(飼料+發酵中草藥)和增重收入分別為65.71 元、1 258.80 元,分別比對照組高23.70 元、378.60元。試驗組羔羊的平均養殖經濟效益達到1 193.09元/只,比對照組高354.9元/只。
新生羔羊離開母體后,由于所處環境的突然改變,導致適應能力降低,生長發育受到影響。羔羊體重、日增重是衡量羔羊生長性能的重要指標,也是進行之后配種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據[12],所以哺乳期羔羊的飼養管理尤為重要。發酵草藥作為益生菌與中草藥結合的產物,具有益生菌平衡腸道菌群的益生作用,可以提高畜禽生產性能,調節生理代謝[13],可在羔羊哺乳期飼喂中適量添加。
申紅春[14]研究發現,在基礎日糧上添加1.5%、2.0%發酵中草藥,可以提高21~42 日齡肉鴨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肉鴨生長性能。Wang等[15]在澤西牛飼糧中添加復合益生菌發酵的復方中草藥,發現復方中草藥能夠顯著提高奶牛的體重、平均產奶量以及乳脂含量。本試驗在哺乳期羔羊飼糧中加入5%發酵中草藥,發現試驗組羔羊哺乳期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多種胞外酶,如纖維素酶、木質素酶和果膠酶等,催化降解了植物的細胞壁,增加了中草藥中有效成分的滲出,從而促進機體生長。
飼糧組成、精粗比、飼糧適口性、營養水平、飼喂技術、羔羊的性別、年齡和健康狀況、飼養環境及飲水等因素均可影響羔羊的采食量[16]。武洪志等[11]在斷奶仔豬飼糧中加入發酵中草藥,發現試驗組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基礎日糧組提高17.59%。解軍亮等[17]研究表明,日糧添加發酵中草藥能夠提高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和腹瀉率。本試驗中,試驗組羔羊精料總采食量、花生秧總采食量、TMR總采食量均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能是黃芪等補中益氣類中草藥有助于維持動物機體微生態平衡,增加了腸道益生菌的種類和數量,從而增加羔羊在哺乳期的采食量。
動物的料重比受多個因素影響,如品種、飼料、環境、管理等。鄧先得等[18]研究發現,在自由采食情況下,增加精料喂量可以加快綿羊增重速度。且在適宜范圍內增加精料比例,能夠提高羔羊消化酶活性、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19],從而降低羔羊料重比。本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羔羊TMR/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但精料/增重、花生秧/增重、料重比均不顯著。可能是由于羔羊飼糧中加入發酵草藥提高了羔羊的增重,但同時也提高了羔羊的采食量,從而導致兩組間料重比差異不顯著。
經濟效益取決于成本與產出收益,在養殖中需要控制成本,增加產出收益,獲得更高的增重。羔羊斷奶之后生長速度較快,飼料轉化利用率相對較高,養殖成本相對較低,經濟效益絕對較高[20]。本試驗中,因發酵中草藥價格較高,試驗組飼糧投入略高于對照組,但哺乳期收益可達1 193.09 元/只,對照組僅為838.19 元/只。可能是發酵草藥提高了日糧中粗蛋白質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羔羊的增重,轉化為羔羊的產出收益。本試驗中經濟效益的計算未考慮人員工資、場地費以及其他支出,僅考慮飼料成本。
本試驗發現,羔羊哺乳期添加5%發酵草藥,可明顯提高羔羊哺乳期增重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