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建 樊燕燕 曾 曉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3)
仔豬在斷奶早期易發生斷奶應激綜合征,導致仔豬出現腸道功能紊亂、腹瀉及生長受阻的現象,嚴重影響仔豬的后期生長發育及養殖效益[1]。仔豬斷奶階段,胃腸道發育尚未完全,腸道內的微生物區系尚未完全建立。此階段額外補充益生菌可幫助仔豬快速建立腸道微生物區系,有利于機體對飼料中養分的消化吸收[2]。目前在畜禽養殖生產中有關復合益生菌的研究越來越多,其養殖效果優于單一菌種[3-4]。研究發現,添加0.3%的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仔豬的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標,降低腹瀉率,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5]。劉逸群[6]研究發現,在母豬預產期產床表面噴灑復合益生菌,通過環境中的益生菌可有效影響仔豬的腸道菌群結構,幫助仔豬建立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區系,提高仔豬的健康狀態及生長性能。師麗剛[7]研究表明,在日糧中添加1.5 g/kg 復合益生菌可使仔豬糞便中的大腸桿菌降低約20%,改善仔豬的免疫力,提高生長性能。益生菌對仔豬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腸道菌群方面,關于仔豬對飼料中養分消化率的研究鮮有報道。本試驗研究不同劑量的復合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腸道微生物數量及養分利用率的影響,為復合益生菌在斷奶仔豬生產中高效利用與推廣提供參考。
復合益生菌由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及酵母菌組成,有效活菌數為1.0×1010CFU/g。
試驗動物為21 日齡斷奶體重約7.0 kg 的“杜×長×大”三元斷奶仔豬,體況良好、無病、健康。
選擇斷奶仔豬150 頭,隨機分成5 組,每組3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頭仔豬。各組豬分別飼喂含有0(對照組)、0.1%(0.1%復合益生菌組)、0.2%(0.2%復合益生菌組)、0.4%(0.4%復合益生菌組)、0.8%(0.8%復合益生菌組)復合益生菌的試驗日糧。試驗期4周。
基礎日糧配方參考《豬飼養標準》(NY/T 65—2004)進行配制。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養殖試驗開始前對養殖場地進行消毒處理。所有試驗豬均在同一棟養殖舍內飼養,養殖環境保持一致。試驗期間,斷奶仔豬自由采食、自由飲水。仔豬的驅蟲、免疫程序按照豬場日常管理規定進行。養殖期間,飼養員每日仔細觀察各組斷奶仔豬的健康狀況,記錄發生腹瀉率的仔豬頭數及腹瀉天數。
1.4.1 生長性能及腹瀉率
試驗開始前1 d和試驗第28 d,斷奶仔豬禁食12 h后稱重,試驗期間統計各組仔豬的采食量、腹瀉頭數和腹瀉天數,計算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腹瀉率。
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試驗天數(1)
平均日采食量=總采食量/(試驗天數×仔豬頭數)(2)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
1.4.2 腸道微生物數量
試驗結束,每組選擇3 頭仔豬屠宰,解剖取盲腸及空腸中的食糜,-80 ℃冰箱保存。空腸和盲腸食糜中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數量采用平板計數法測定,具體參考Bami等[8]的試驗方法。
1.4.3 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
試驗結束前3 d 進行消化試驗,每天收集約100 g 的糞便,加入10%硫酸固氮,65 ℃烘干,粉碎。斷奶仔豬對飼料養分的消化率采用內源指示劑酸不溶性灰分法測定[9],根據張麗英[10]的方法檢測飼料中的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計算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
某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100%-(糞中該營養物質含量×日糧中鹽酸不溶灰分含量)/(日糧中該營養物質含量×糞中鹽酸不溶灰分含量)×100%(3)
試驗數據采用SPSS 28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 法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和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表2 復合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腹瀉率的影響
由表2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0.2%、0.4%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斷奶仔豬末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復合益生菌可極顯著降低仔豬的腹瀉率(P<0.01)。

表3 復合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空腸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單位:lgCFU/g

表4 復合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盲腸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單位:lgCFU/g
由表3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2%、0.4%、0.8%復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空腸乳酸菌數量(P<0.05),添加復合益生菌可顯著降低大腸桿菌數量(P<0.05)。
由表4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2%、0.4%復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盲腸中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數量(P<0.05),添加復合益生菌可顯著降低斷奶仔豬盲腸大腸桿菌數量(P<0.05)。

表5 復合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單位:%
由表5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添加復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對日糧中總能、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P<0.05),添加0.4%復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粗纖維消化率(P<0.05)。
仔豬斷奶后,由于日糧、養殖環境等外界因素的改變會引起斷奶應激,此階段仔豬的腸道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影響仔豬對日糧中養分的消化吸收[11]。本試驗使用復合益生菌可改善仔豬的腹瀉率問題,0.2%和0.4%的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斷奶仔豬末重,降低料重比;添加復合益生菌后,斷奶仔豬的腹瀉率均極顯著降低,并且0.2%和0.4%的復合益生菌效果優于0.1%和0.8%。尹珺伊等[12]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1×108CFU/g的復合益生菌,可提高仔豬的平均日增重、降低腹瀉率及料重比。李琛等[13]給仔豬灌服3 mL的雙歧桿菌復合制劑可有效治療腹瀉問題。陳寶劍等[14]研究表明,在每1 000 kg飼料中添加1 mL的復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提高仔豬體重,降低腹瀉率及料重比,提高仔豬免疫功能。上述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類似,表明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改善仔豬的生長性能,并能夠通過改善腸道健康降低腹瀉率。復合益生菌被仔豬采食后可以在腸道內定植,形成利于機體健康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改善腸道健康,進而降低腹瀉率,促進機體消化吸收飼料中的養分,提高生長性能[15]。
本研究中,復合益生菌添加量為0.2%、0.4%時,斷奶仔豬空腸中乳酸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盲腸中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各復合益生菌組的斷奶仔豬的空腸及盲腸中大腸桿菌均顯著降低,表明由酵母菌、植物乳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組成的復合益生菌改變了仔豬腸道中菌群結構,提高有益微生物數量,降低了有害微生物含量。陳國福等[16]研究發現,與對照組比,由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產朊假絲酵母和扣囊復膜孢酵母組成的復合益生菌可使仔豬糞便中的乳酸桿菌數量提高9.68%,大腸桿菌數量減少10.78%。何佳等[17]研究發現,在仔豬養殖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仔豬糞便中的雙歧桿菌及乳酸菌的含量,改善仔豬腸道健康。本試驗中使用的復合益生菌中含有的植物乳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在腸道中代謝,產生了乳酸,降低了腸道內pH值,抑制了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有害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并為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繁殖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提高仔豬腸道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數量,降低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含量[18]。
動物機體對日糧中養分的消化、吸收、利用情況可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態及生長性能。本試驗中,添加復合益生菌組斷奶仔豬對日糧中總能、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均高于對照組,0.4%復合益生菌組斷奶仔豬的粗纖維消化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本研究使用復合益生菌中含有植物乳桿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互相作用,使仔豬腸道建立一種復雜且健康的微生物區系。酵母菌具有發酵功能,可刺激有益菌的生長繁殖,也可為動物機體提供蛋白質[19]。枯草芽孢桿菌可促進仔豬腸道發育,還可通過降低腸道pH值,刺激多種消化酶的分泌,分解飼料中養分,為乳酸菌的繁殖提供基質[20]。植物乳桿菌可降解碳水化合物產生乳酸,乳酸可降低腸道pH值,進而激活消化酶,促進機體消化吸收飼料中營養物質。這種微生物區系能夠產生優勢互補疊加的作用,提高日糧養分的消化率[21]。王本會等[22]研究發現,0.2%的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仔豬對飼料中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及鈣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與本研究結果類似。復合益生菌可通過幫助仔豬建立健康的腸道穩態,促進腸道對日糧中養分的消化、吸收及利用,進而降低腹瀉率、促進生長發育。
本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率,增加有益菌數量,降低有害菌數量,提高對飼料養分的消化率。復合益生菌的最適添加劑量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