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明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需要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應對,以實現穩定發展,并基于經濟管理學優化企業品牌建設,強化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實現科學采購、優質生產,強化企業經營風險防控能力。
經營風險管控能力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管理要素之一,也是判斷企業發展情況的重要參考依據,關系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在運營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風險,包括內部風險、外部風險,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應對,科學分析企業運營情況,及時控制風險,以提升企業發展動力。
一、企業經營風險
根據經營風險形成的原因,可將其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其中,內部風險主要包括企業運營風險、技術創新風險、資源管理風險和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等;外部風險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市場競爭環境以及政策變化等。企業內部因素主要包括組織結構、經營策略和管理水平等,而外部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狀況、政策法規等。因此,企業的經營活動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其中最大的就是經營風險。企業的經營活動一旦出現失誤,會給企業帶來較大損失,從而影響企業正常運營。
從管理角度分析,當前經濟新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大,容易出現企業盲目跟風、盲目投資的情況。因為對投資了解較為片面,很可能造成資金鏈出現問題,并且形成經營風險。當前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參差不齊,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人才較為匱乏,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往往以傳統的理念與模式為主,更容易出現財務管理問題。
(一)企業內部風險
內部風險是企業的嚴重風險,如自身的資本結構缺陷風險、經營決策失誤風險、財務管理風險等。因此,對企業領導人的要求較高,需要其開展合理的風險控制與管理,以強化企業運營的穩定性與內部風險控制能力。從企業的生產管理角度分析,現階段的企業管理呈現出明顯的主觀性因素,受此因素影響,造成企業的風險管理呈現出明顯的間歇性特征,因而,企業領導人在開展各項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風險管理與控制,整合各項資源,強化風險管控意識,充分發揮出風險管控的作用。如從企業崗位管理優化、行為意識規范、安全意識提升等角度出發,強化各項指標,以保證企業具有抵抗風險的能力,并積極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為各項管控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優化內控管理步驟,形成良好的管理規范,同時提高員工自身的行為能力與素養,及時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提高企業運營的穩定性。
(二)外部風險
外部風險是企業一種常見的風險,也是企業不可避免的風險,且較為復雜,如社會環境風險、政策導向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地震、海嘯等)、市場經濟風險以及科技發展風險等,增大了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企業需要靈活運用自身能力對外部環境開展分析,利用自身的優勢與資源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提高自身對外界風險的應對能力,及時消除風險或是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市場經濟呈現出明顯的動態性,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進而對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如價格、利率、匯率等因素的變化均可能造成市場管理風險,其風險的類型也較多,常見的有:商品風險、權益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從市場角度分析,市場風險對于企業的經營影響較為明顯,也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企業來說,在生產過程中市場風險產生的影響范圍廣泛,其原因在于市場競爭,當商品的價格出現變動以及市場的占有份額出現變動后也會形成風險。例如,當商品的價格出現變動時,可能會出現資金難以回收的情況,形成收益風險與投資風險;甚至在合同履約過程中也出現風險,如一方拒絕履行相關的合同條款,進而出現相應的違約情況。
二、基于經濟管理學的企業經營風險管控意義
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想要穩定運營,必須強化自身經營風險管控能力,從自身實際情況入手,結合經濟背景、市場形勢、企業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評估與分析,以便于及時尋找出存在的風險,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預防,以保證企業發展的穩定性。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風險。風險管控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也是經濟管理學的重要組成要素,需要企業加大重視力度,合理進行風險管控,使企業達到理想的運營狀態。企業頻繁的經營活動使企業的風險呈現出多元化,基于經濟管理學角度,深入分析企業運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結合市場發展情況與企業發展目標開展科學的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實現穩定運營。在開展風險管控過程中,從經濟管理學的角度運用相關的理論與方法,可以促使企業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與預測,使風險得到合理的控制。為企業發展帶來全新的機遇,同時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基于經濟管理學的企業經營風險管控策略
在經濟管理學中,企業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可能遭受的損失,或者超過企業承受能力而造成的損失。從經濟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企業經營風險主要分為財務風險和非財務風險兩大類。其中,財務風險是指由于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合理、盲目投資、資金占用等原因而導致的企業資金損失或收益損失。非財務風險是指由于意外事件或自然災害而造成的企業財產損失或收益損失。其中,非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等。對于上述兩大類風險,企業可以通過采取以下有效策略進行應對:
(一)積極強化企業品牌建設
品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礎,也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因此需要企業積極強化自身的企業品牌建設,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積極提高企業自身的業務綜合水平,注重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逐漸在市場發展過程中打造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為企業發展贏得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保證整體的經濟效益;積極強化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作可以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支撐,如技術支撐、研發支持、設計支撐、強化企業發展動力,逐漸提高企業自身的知名度,同時積極開展相關的理論分析,做好政策探索,例如:運用基于經濟管理學的視角進行理論分析,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各種因素產生的影響,如商務環境、政策因素等,確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效地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提高企業競爭水平,加強對運營風險的管控。另外,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取競爭優勢,應基于企業戰略視角推進發展,探索全新的運營模式,以低運營成本理念為基礎,提高整體管理成效,探索多元化經營管理模式,逐漸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發展機制,擴大自身的營銷范圍。同時,結合新形勢背景積極優化企業自身的人才結構體系,明確自身的人才定位,利用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來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夯實人力基礎,有效地應對風險。
(二)強化企業綜合實力
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未來發展,提高企業自身的技術管理創新水平,獲得行業認可,進而促使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提升;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發,將科技創新成果運用到市場開發與產品推廣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強化企業市場占有率,幫助企業迅速占領市場。例如,企業可以積極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產品中的技術研發比重;積極擴展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空間的產品,并且在該過程中靈活運用相關的政策優勢促使自身發展,正確把握現階段的宏觀發展機遇,以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穩定增長。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選擇合理的生產經營方式,如開展科學的采購,保證產品質量,從源頭上進行風險把控,注重企業的信譽建設,加強企業生產安全管理,以保證各個環節風險均得到合理的控制,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優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企業實際運營情況為基礎,注重質量控制,做好企業生產技術管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合格率,以此來降低企業潛在的風險,達到提質增效,為企業穩定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積極提高企業風險管控能力,規范自身管理水平,以市場實際變化為基礎,做好市場調研分析,通過了解企業情況與市場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風險應對策略,以保證企業運營穩定性。
(三)注重企業成本費用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點,也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合理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抵御風險,有助于企業提高運營的穩定性。通過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管理,減少企業成本,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為企業成本管理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目標管理體系。如結合企業具體業務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預算管理標準,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保證盈利能力的提高。提高企業自身管理力度,利用靈活的企業管理方式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優化資金配置,建立完善的融資管理渠道,以此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例如,現階段常見的綜合功效系數法,可以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財務預警模型,以企業實際的經營為基礎,建立有效的目標規劃準則,以各項指標為基礎,對相關的指標權數進行量化處理;正確評估企業經營情況,通過綜合評價來明確企業發展動態,為企業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該方式可以有效地判斷企業運營狀態,并及時進行合理的調整,強化相應的指標,做好成本費用管理與風險之間的合理平衡,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風險,實現企業穩定運營。與此同時,積極開展規范市場操作行為,科學全面地分析市場環境,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大,市場風險也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因此,企業需要合理、科學地分析市場環境,保證分析的全面性,運用規范的運營規則進行市場操作;積極與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及時規避存在的風險,帶動整體經濟效益提升。對于企業來說,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強化企業的市場份額,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變動提高風險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完善財務信息網絡,結合市場發展需求開展工作,合理進行財務管理風險預測;建立相應的風險規避機制,以達到理想的籌資結構與規模,提高企業自身的應對能力;做好財務管理風險規避,優化財務比率分析與報表分析,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三個層次開展,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提高企業自身抵御風險能力,建立相應的資金融資渠道,強化自身的整頓力度,保證財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加強財務管理力度,避免財務管理出現職責不明確的情況,加強上下聯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建立完善的風險管控企業文化,通過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建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幫助企業員工樹立風險意識,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流程去解決問題;明確經營風險管控的重要性,保證企業在每一個經營環節中均得到合理的控制,從上到下、由點到面形成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及時防范,以此來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語:
在當前市場經濟因素多變的背景下,企業面臨著多種風險,其風險類型較多,包括生產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財務風險等,因此,企業必須建立相應的風險管控策略,強化自身風險防控意識,通過合理的管理及時規避風險,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保證企業正常運營。同時,積極開展相應的風險管控建設,注重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優化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強化企業綜合實力,樹立良好的形象,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