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編輯部

8K UHD超高清影音系統構建攻略
來到2023年中的這個階段,能夠真正引起普通消費者、影音愛好者與發燒友熱情的家用影音市場與技術方面的亮點確實乏善可陳。在音頻領域,我們仍然在發掘Dolby Atmos、DTS:X這類沉浸式三維音效在家用領域更多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支持16通道或以上的主流機型開始出現,讓我們在構建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的起步從原來的5.1.4、7.1.2逐步提升至9.1.6甚至更高,對于那些擁有相對較大空間的玩家而言,可以獲得更具包圍感與細節層次的電影音效。在視頻方面,在技術層面上依然在4K HDR的階段停滯不前,盡管越來越多的8K電視與家用投影機已經逐步邁進我們的預算范圍之內,同時在性能與功能方面也達到了實用化的應用范疇,但是關鍵8K節目源方面仍然還沒有眉目,究竟將來8K節目源會以一個怎樣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眼前,引起了眾多討論與猜測。有部分人認為還會是以藍光碟片的方式出現,很有可能會采用一種更高容量的光盤格式來裝載8K電影。也有不少人對此并不贊同,認為未來終將是網絡流媒體的時代,特別是家用寬帶網速已經來到了千兆時代,甚至一些地區已經能夠提供2千兆的寬帶服務。這樣高速的寬帶網絡,用來直接播放8K高規格的網絡流媒體電影已經是綽綽有余。不過,我們則是希望未來這兩種方式依然能夠像如今4K的年代一樣,能維持一種共生共存的形式,畢竟應該把最終的選擇權留給用戶的手中。本期,我們將從8K UHD超高清影音系統構建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討在2023年,我們應該如何為8K UHD影音系統構建做好準備。

1.準備好8K信號源系統
● 8K網絡流媒體
● 8K光盤格式
● 8K電視廣播
2.可選的8K游戲系統
● PS5和XSX游戲主機平臺
● 高性能PC游戲電腦
3.選擇接口配置與線材規格
● 選擇HDMI 2.1起步的設備
● 選擇UHS認證的HDMI線材
4.選擇8K顯示系統
● 8K平板電視
● 8K家庭影院投影機
● 8K激光電視
5.選擇AV放大器與Soundbar
● 8K AV放大器




圖1:在未來8K視頻編碼技術競爭之中,AV1顯然目前在國外流媒體平臺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從2015年,到2020年就已經完成了第四個階段的發展,目前主流的硬件設備都已經支持AV1編碼的硬解

圖2:AV1獲得了Netflix這個國外最大的流媒體服務平臺的支持

圖3:AV1獲得了AMD與Intel這兩大PC芯片大廠的支持

圖4:在主流的PC顯示卡市場之中,新一代的顯卡都已經全面支持AV1硬件解碼

圖5、6:事實上,在未來8K光盤格式之中,最有力的競爭者并非AV1,而是H.265的繼任者H.266

圖7:光盤容量達到TB級別的Folio Disc fluorescent disc熒光光盤很有機會成為藍光光盤格式的繼任者
解決8K節目來源的問題,是整個8K UHD影音系統構建的關鍵的第一步。首先,從播放設備,也就是硬件的角度出發,現階段能夠實現8K UHD視頻資源播放的設備已經不再少數。基本上,最新一代的PC與Mac電腦硬件,比如說PC端的nVidia RTX4060TI或以上級別、AMD RX7600或以上級別顯卡,以及M2 Pro芯片或以上級別的MacBook、Mac mini和Mac studio等都能夠輕松支持目前網絡流媒體平臺主流的AV1規格的8K視頻播放。再加上國內高清先生、億格瑞等品牌都已經推出了自家的8K超高清播放機解決方案。整體而言,如今我們想要在硬件層面上選擇8K超高清播放機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了。
在8K超高清播放設備的選擇方面,我們不僅要注意這款播放設備是否配備了HDMI 2.1接口,能夠真正輸出8K/60p HDR高規格的超高清視頻,而不是8K/30p之外,更要關注這款播放機是否能夠全面支持三大8K視頻的編碼格式H.265 HEVC、H.266 VCC以及AV1。一般來說,采用H.265 HEVC編碼格式的8K視頻,盡管數據量較大,但相對而言,不需要太強的解碼能力,再加上幾乎所有的主流圖像處理芯片都已經具備了硬解的能力,這更是小兒科。但未來為了節省更多的傳輸帶寬,8K視頻制作必然會采用數據壓縮比更高的視頻編碼格式,比如說H.266 VCC與AV1。這兩種編碼格式相比H.265 HEVC有著更高的效率,可以縮減30%-50%左右的數據量,更合適網絡流媒體播放,其中AV1更是獲得了Netflix和YouTube這兩大國外流媒體服務平臺的支持,很有可能成為國外8K流媒體視頻的主流編碼格式。不過,第一代的8K播放設備普遍對于AV1的支持度有所欠缺,主要是缺乏硬解的能力,如果都是通過CPU來軟解,很容易會出現卡頓,甚至面對碼流較大的片源更有不能播放的可能性。來到2023年,各大廠家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相信后續跟進的升級機型,只要處理芯片支持持AV1和H.266 VCC硬解,基本上問題都不大
此外,我們發現推出RMVB編碼格式的RealNetworks公司在8K年代再次卷土重來,推出了針對性的RMHD編碼格式,可以對8K視頻內容進行快速編碼,通過幀間并行的單路碼率控制算法,結合CPU/GPU多核并行的加速,實現快速編碼,編碼速度相比H.265快約200%,非常適合用于網絡流媒體平臺。而目前RMHD的合作伙伴包括CIBN、華數、華為、Mediatek等。總結一句,從各種更高效率的視頻編碼格式,其實不難看到各大服務平臺都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只差真正采用8K制作的影視節目全面推出,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圖8:Folio Disc熒光光盤,成本方面目前是在3美元/TB左右

圖9:Folio Disc熒光光盤的保存壽命可以達到100年以上

圖10:Folio Disc熒光光盤的驅動光驅

圖12:歐洲BT Spo§也為UEFA歐冠賽聯手三星啟動了專門的8K HDR10+頻道

圖13: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就專門開通了CCTV-8K超高清頻道
接下來,我們還是要來談一談8K藍光碟片有沒有可能推出。讓我們回到2019年,當時8K Association(8K聯盟)執行總裁Chris Chinnock表示,UHD藍光想要升級到8K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確實,8K相比4K,畫面分辨率提升了4倍,整體數據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即使H.266 VCC與AV1能夠在H.265 HEVC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效率,節省高達50%的存儲容量與傳輸帶寬,對于存儲和傳輸的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假設未來還將推出8K UHD藍光的方式,恐怕還得推出一種全新的光盤形式來應對。如果還是沿用現有的藍光光盤技術規格,必然面臨著一部電影采用多碟封裝的方式,必然會加大制作成本,讓8K UHD藍光的售價變得更高。本來,限制4K UHD藍光的就是相對較高的價格,如果價格再升高,恐怕就算8K UHD藍光有朝一日真的能在市場上推出,也必然會遭到市場的唾棄。
那么有沒有什么制作成本又低,容量又大的新光盤技術出現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去年9月,Folio Photonics推出的新一代光盤技術Folio Disc fluorescent disc熒光光盤,在國外的消費影音市場之中引起了高度關注。Folio Disc在技術上是基于傳統的藍光激光技術的,這就意味著Folio Disc的光驅具備很好的向下兼容的能力,可以兼容現有的普通藍光與4K UHD超高清藍光光盤的讀取,而一張采用16層工藝制造的Folio Disc熒光光盤,容量可達到0.75TB,未來的目標是要達到10TB,而成本方面目前是在3美元/TB左右,未來更是有希望達到小于1美元/TB。值得關注的一點,如果你是喜歡收藏各類碟片的話,Folio Disc熒光光盤可以說非常適合你。它的保存壽命可以達到100年以上。不過,根據Folio Photonics公司的計劃,今年推出第一代的Folio Disc光盤,預計在明年推出第一代的光驅,2025年進入到真正的測試生產階段,2026年真正推出商用版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未來8K光盤采用的是Folio Disc熒光光盤的話,我們還要等至少3年的時間。而在這3年的等待期,可能8K網絡流媒體早已普及了。但具體情況也很難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在8K節目源方面,最后我們再來談談8K電視廣播。盡管現在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有一個類別的節目,總會有人愿意廢寢忘食追著看,那就是體育賽事。在國外,日本NHK電視臺就特別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設立了專門的BS8K頻道,而在歐洲的BT Sport也為UEFA歐冠賽聯手三星啟動了專門的8K HDR10+頻道。在國內,我們也是相當重視8K體育賽事的轉播,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就專門開通了CCTV-8K超高清頻道,采用的正是中國第三代的AVS3第三代數字音視頻編碼技術標準。總體來看,不管國內還是國外,8K電視廣播主要針對的領域,主要是市場應用面相對較大、商業價值更高的體育賽事轉播,同時也是因為這些節目對畫質的要求往往更高,包括動態清晰度、畫面細節以及亮度動態范圍等等,8K HDR電視廣播更具有吸引力。即時是面對著新冠疫情的沖擊,但也絲毫沒有阻礙體育賽事電視廣播在8K超高清領域的開拓。對于8K電視廣播,我們則是希望市場關注點不要僅僅停留在體育賽事領域,同時也要發展8K影視劇集相關的頻道。如今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日本NHK BS8K頻道已經開始轉播體育賽事之外的影視節目了,期待國內8K電視廣播影視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圖1: PS5和XSX是目前兩款熱門的游戲主機,但在性能方面要順暢玩8K游戲還是有點勉強

圖2: PS5和XSX的游戲陣容很強大,但并不是每一款都能支持4K/120p

圖3: 真正具備8K HDR游戲能力的是PC端的旗艦顯卡,例如nVIDIA RTX 4090

圖4: nVIDIA官網的RTX 4090 8K HDR游戲實測數據,在開啟DLSS3之后,基本上游戲幀數都已經超過80fps
當你花巨資打造了一套8K超高清影音系統之后,當然是希望充分發掘這套影音系統的所有潛能,而不希望只是看幾場電影就荒廢在一邊。除了電影、音樂之外,游戲娛樂自然也是不少年輕玩家的關注點。他們相對于電影和音樂,愿意花更多的時間與預算在游戲上面,不管是游戲本身還是游戲相關的設備上。
如今,不少游戲本身已經開始具備環繞聲音效,甚至少數還能支持杜比全景聲,支持HDR顯示,如果僅僅局限于小小屏幕上來顯示,并不能完全釋放出游戲本身所帶給玩家的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尤其是那些劇情向的游戲,又或者是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如果能夠在150英寸甚至是200英寸的8K超高清小巨幕上來玩游戲,確實不是一般20到30多英寸的電腦顯示屏所能媲美的。
那么,來到2023年,游戲設備的性能可以滿足8K HDR游戲的暢玩需求嗎?這正是不少考慮將游戲功能納入到8K超高清影音系統構建之中必然要考慮的問題。下面我們將從主流游戲主機平臺,以及PC電腦游戲平臺兩大方面來深入分析8K游戲在現階段的可行性
早在幾年前,兩臺新生代游戲主機PS5和XSX面世之后,我們就開始討論8K游戲的可能性,只是受限于這兩款主機的性能,要實現4K/120Hz高刷游戲體驗就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性能要求更高的8K/游戲。因此,更多人關注的重點是在如何獲得4K/120Hz之上。確實對于游戲而言,游戲畫面幀率比起畫面分辨率對游戲體驗來說更為重要。游戲畫面不同于電影拍攝畫面會保留動態模糊的信息,每一幀的畫面都是清晰的,并沒有動態模糊的細節,或者說丟失了運動過渡的圖像細節,想要獲得更流暢的動態影像,最理想的方式是采用高幀率的顯示方式,讓畫面即使在快速移動之中都是清晰的。當然也會有一些游戲會加入動態模糊的功能,讓玩家可以在低幀率運行的情況下,保持畫面的流暢,只是往往結果會是讓整個游戲畫面看上去有點模糊,畫面并不銳利,畢竟這些都是額外加入的模糊處理,而并且真實的動態模糊運動信息。因此,4K/120Hz游戲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比起8K/60Hz要更為爽快,畫面清晰度更高,動態影像過度的細節更為豐富。同時在顯示設備的選擇方面,4K/120Hz的設備種類與數量相比8K設備要來得多,特別是在家庭影院投影機范疇。這也成為了目前更多人關注4K/120Hz游戲體驗的重要原因。

圖5: 國外媒體關于RTX 4090 8K游戲的測試幀數,部分游戲即使在不開DLSS3的狀態下,也能上到60fps

圖6: 支持DLSS3的游戲陣容越來越多

圖7、8: 8K游戲的畫面確實太漂亮了
但是,4K/120Hz游戲依然還是4K級別的畫面體驗,我們更想要得到的是8K級別的游戲體驗,特別是8K HDR與高幀率的游戲體驗。既然上面所提到的兩款游戲主機暫時還無法帶給我們暢快淋漓的8K游戲性能,我們在選擇游戲平臺的時候,就需要更多地依賴PC系統。來到2023年,PC領域迎來了性能更加強勁的新一代顯卡,尤其是nVIDIA頂級的RTX 4090顯卡,除了配備了HDMI2.1接口之外,在搭配新一代DLSS3技術之后,終于能夠在主流的3A游戲大作之下,實現流暢的8K/60p HDR游戲體驗。在官方的測試中,我們看到搭載i9-12900K處理器,32GB 內存, 在Win 11 x64系統之下,開啟DLSS3技術之后,普遍幀數達到了80幀以上,在個別游戲上,如《War Thunder》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64Hz,也就是說不僅是8K HDR等級的游戲體驗,而且還是8K HDR高幀率的極致游戲體驗。值得留意的一點,能夠在短時間實現顯卡性能的提升,這里面不得不提一個關鍵的技術,DLSS(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是由nVIDIA所開發的一種應用在視頻游戲中的實時處理技術,通過AI深度學習的方式,將較低分辨率的圖像放大為更高分辨率的圖像,并以AI的方式實現優化,有效降低顯卡的負載,再更多的運算能力投入到幀數上,最終能夠在8K這樣的超高清畫面之中帶來流暢的游戲體驗。在DLSS技術剛剛推出之時,不少玩家都提出了質疑,并且認為通過DLSS最終所生成的AI游戲畫質與原生分辨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來到了DLSS3, nVIDIA表示,給予全新的光流加速器可以分析兩幀連續的游戲畫面,并能計算出幀到幀所形成的物體與元素的運動矢量數據,而不再使用傳統游戲引擎的運動矢量進行建模,將DLSS生成的全新幀與DLSS超級分辨率幀相結合,使得整個游戲畫面的重塑能力變得更強,當然也進一步提升了游戲的整體性能。最后總結來說,在2023年值得我們入手的游戲平臺,除了PS5和XSX兩大主機平臺之外,如果想要追求更高的8K游戲性能,毫無疑問,PC電腦端是現階段更好的選擇。另外,我們也不難發現,AI技術正在不經意之間改變著我們的影音娛樂方式,由此我們也進一步推測未來是否會在這種AI智能插幀處理的功能應用在低分辨率老片源8K重塑項目之中,甚至應用在8K片源的制作之中,從而加速整個8K影音進程。

前面,我們分析了8K節目源目前的整體狀況,現階段還處于基礎起步階段,核心部分缺少了關鍵的8K電影與電視劇的資源,盡管已經有少數的網絡流媒體平臺可以觀看用戶分享的8K HDR資源,以及8K體育賽事的電視廣播頻道,但離真正8K節目源的普及化還是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當然8K游戲則是吸引我們現階段選擇構建8K超高清影音系統的關鍵因素。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8K影音系統其他部件的選擇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留意,包括顯示設備、AV放大器以及經過8K視頻傳輸鏈路的相關設備是否都能夠支持8K信號傳輸。回到8K電視剛剛在各大消費類電子展會上推出的時候,當時HDMI版本仍然停留在2.0的階段,,受限于當時HDMI接口的傳輸帶寬只有18Gbps,最高只能支持到4K/60p的信號傳輸,為了解決8K信號傳輸與畫面顯示的問題,只能夠被迫采用4個HDMI接口同時傳輸的方式,也就是把1個完整的8K畫面切割成4個4K畫面,再通過內部視頻信號處理芯片,把這4個4K畫面拼接成1個完整的8K畫面。這種以多個HDMI接口組合在一起的傳輸方式會讓整個傳輸信道變得異常復雜,還需加入信號切割重組的過程,使得原本響應就不算快的HDMI傳輸變得更慢,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兼容性問題,只能算是一種過渡期的折中方案。等到HDMI 2.1推出之后,傳輸能力從原來的18Gbps提升到48Gbps,終于有能力實現單條HDMI線傳輸8K超高清視頻信號,不再需要利用多口來擴充傳輸帶寬。因此,我們在為8K超高清影音系統選擇相關設備的時候,就需要留意它們是否采用了HDMI 2.1規格的接口。在這里值得留意的一點,由于各種原因,有些設備并沒有特別說明采用了HDMI 2.1規格的接口,而是指出HDMI接口傳輸能力能達到48Gbps,能滿足8K超高清信號的傳輸需求。
除了HDMI2.1之外,HDMI協會目前已經推出HDMI2.1規范的小改版本HDMI2.1a,當中絕大部分的內容都與HDMI2.1相同,規范更新重點并非在進一步提升接口傳輸帶寬之上,而是放在了如何增強和優化HDR高動態范圍顯示方面,增加了SBTM(Source-Based Tone Mapping)基于信號源的色調映射功能,希望從源頭解決困擾我們已久的HDR片源與HDR顯示設備之間的色調映射難題。


由于HDR節目制作所采用的亮度動態范圍要大于現階段消費領域的設備設備,包括平板電視、激光電視以及家庭影院投影機。目前,主流的電影后期制作室在制作HDR影片的時候,普遍都會采用1000-4000nit,甚至更高亮度監視器,而制作出來的HDR影片的普遍峰值亮度都在1000nit以上,部分電影的內容最高亮度可達4000nit以上,最高甚至接近10000nit。但家庭影院投影機現階段所能達到的亮度往往100-250nit之間,即使是亮度稍高的激光電視平均也在400-500nit左右,主流的平板電視則在500-1000nit左右,這就需要進行HDR節目源與顯示設備之間的色調映射的處理,顯示設備選擇合適的亮度曲線“裁切點”,在這點以下的亮度區間放置HDR節目源的亮度信息,在亮度與畫面細節之間取得平衡,以確保顯示設備呈現出充足的畫面亮度的同時也不會丟失高光的細節層次。但色調映射處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并不是每一部HDR電影都采用相同的峰值亮度信息,顯示設備在進行色調映射的時候,就需要根據不同HDR電影當中不同的亮度元數據,包括內容峰值亮度與平均幀峰值亮度實現更為精準的處理。這就對電視與投影機內部的處理芯片運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也看到了新一代的機型往往會有著更加出色的HDR畫質表現。

另外一個問題在于當畫面中的圖像同時包含HDR與SDR的內容時,要分別正確地顯示HDR與SDR畫面的色彩與細節,通過簡單的整體畫面色調映射的處理方式是難以實現的。SBTM基于信號源的色調映射功能,讓信號源設備來處理一部分的色調映射,不再需要全部依賴顯示設備自身的處理,實現在畫中畫、獨立視頻窗口等同時顯示HDR、SDR視頻或游戲畫面。SBTM功能還能讓播放設備與指定的某款顯示設備進行針對性的色調映射,以達到了更好的HDR畫面表現。想要開啟SBTM功能,必須要確保播放設備與顯示設備都支持SBTM功能,HDMI協會指出,大部分的設備都可以簡單的固件升級的方式支持SBTM功能。
除了各種設備之外,構建8K超高清影音系統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于HDMI線材。對于已經擁有一套4K影音系統,想要準備升級的玩家,是應該保留原來手上的線材,還是選擇新規格的線材? 這主要取決于你手上的線材是否能夠滿足8K 超高清信號的傳輸要求。我們建議大家盡量選用HDMI UHS認證的線材。所謂HDMI UHS認證,也就是HDMI協會針對8K超高清影音傳輸所推出的新一代線材認證,具體來說稱為HDMI 2.1 Ultra High Speed HDMI Cable超高速線材認證。HDMI論壇明確指出通過UHS認證的線材支持非壓縮的8K/60p與4K/120p超高清視頻信號傳輸,最高支持傳輸帶寬可達48Gbps。當然不是說不具備UHS認證的線材就不具備8K超高清信號傳輸,具體的還要看線材實際的性能表現。另外,如果你需要選擇一條5米以上的長距離傳輸HDMI線,我們建議穩妥的策略是選擇HDMI光纖線,畢竟8K超高清傳輸的數據量不小,HDMI光纖線在長距離傳輸還是有著一定的優勢。而短距離傳輸則可以考慮不需要光電轉換的普通HDMI線材,不需要擔心接頭內部光電轉換芯片壽命和發熱的問題。
終于來到8K超高清影音系統構建當中的關鍵核心,也就是選擇合適的8K大屏顯示系統。這里主要分為平板電視和家庭影院投影機兩大部分。在平板電視方面,如果不追求太大的尺寸,萬元左右主流級別就能找到不少8K電視新品,基本上都已經配置了HDMI 2.1接口,能夠輕松實現8K/60Hz 的超高清大畫面。當然,想要充分體驗8K畫面豐富的細節,最好還是要選擇80英寸以上的較大尺寸機型。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較大尺寸的8K平板電視價格仍然偏高,少數頂級機型甚至接近30萬元。因此,我們還是建議需要100英寸甚至150英寸8K超高清大畫面,還是建議選擇8K家庭影院投影系統的方案為佳。
LG Z3 88英寸OLED電視
參考價格:298888元(京東)
網址:www.lg.com
先來講講今年在8K OLED電視方面的代表機型LG Z3系列88英寸OLED電視。LG這款8K OLED電視搭載了先進處理功能的AI音/畫芯片α9 Gen6 8K處理器,通過亮度提升算法和光控架構等先進技術讓畫面亮度提到不少的提升,HDR峰值亮度達到580nit,色域范圍達到106.8%DCI-P3。OLED電視技術的優勢在于畫面像素可以在無背光的情況下獨立發光,讓畫面中的黑色區域更加深沉,有效減少溢光或光暈的問題,讓畫面的暗部細節更加豐富。同時,這也是一款支持Dobly Vision杜比視界的8K OLED電視。在玩家們都十分關心的游戲性能方面,LG Z3 OLED電視擁有0.1毫秒的快速響應時間,支持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Premium以及VRR,是一款性能相當出眾的8K平板電視。


Samsung QN900C 85英寸Neo QLED電視
參考價格:99999元(官網)
網址:www.samsung.com
三星在今年所帶來的QN900C 85英寸Neo QLED電視是今年在8K電視領域的重頭戲,特別將量子點顯示技術與MiniLED背光技術相結合,分別在畫面的高光與暗部層次方面取得顯著突破,配合HDR10+動態高動態范圍技術,讓整個畫面的高光能量感與黑位細節層次得到充分釋放。QN900C在關鍵的圖像處理器方面,搭載了神經元量子點8K處理器,可以使用20個神經元網絡生成的增強效果,令8K的視頻內容擁有清晰豐富的細節。在內置的揚聲器系統方面,加入了頂部通道揚聲器,在表現杜比全景聲音效時,可以實現更加飽滿與廣闊的上方聲場。再來說說游戲方面的性能,一方面支持4K/120Hz高刷顯示,另一方面,借助通過AMD認證的FreeSync Premium Pro核心技術,減少卡幀和畫面撕裂,提供優質高動態范圍視效與低延遲在內的一系列流暢游戲體驗。
Sony XR-85Z9K 85英寸Mini LED電視
參考價格:79999元
網址:www.sonystyle.com.cn
由索尼所推出的85英寸XR-85Z9K 8K Mini LED電視,是目前索尼旗下的8K系列旗艦機型,在技術方面的其中一個主要特點在于XR-85Z9K搭載了XR認知芯片,夠通過交叉分析,識別畫面中的不同對象,再驅動XR對比度增強大師版,對于畫面中不同區域、對象進行更精準的亮度輸出優化,讓亮部耀眼不溢出,暗部深邃有層次。針對目前8K節目源不足的問題,XR-85Z9K采用了8K倍線技術,能夠將低分辨率內容優化至接近8K的畫質體驗,再通過XR認知芯片配合強大的數據庫,智能地重塑丟失的紋理和細節,還原更為逼真與細膩的畫面層次。在HDR方面,XR-85Z9K支持目前主流的三大技術規格,包括HDR10、HLG與杜比杜比視界。而在游戲性能方面,XR-85Z9K支持VRR、ALLM,并且擁有120Hz的高刷顯示能力。

相對于平板電視而言,來到2023年,家庭影院投影機在8K方面的選擇仍然不多,主力依然是JVC新宙斯系列高端機型,盡管在顯示芯片部分仍然停留在4K級別,但是通過全新的8K/e-shiftX處理技術,配合240Hz驅動方式實現4路多維度的8K處理,實現了更加精準的8K超高清顯示。更為重要的是,JVC新宙斯系列在傳輸接口部分采用了48Gbps帶寬的HDMI接口,真正支持完整的8K/60Hz的顯示能力,并且在8K信號處理方面,通過專門的FPGA封裝SoC信號處理芯片,以及具備海量信息高速處理能力的LSI技術來實現。除了JVC之外,其他品牌暫時還在等待8K市場需求的爆發,不管是DLP陣營,還是3LCD與SXRD陣營。這點與4K投影機剛剛在家用市場路面的情況頗為類似。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在面向客廳影院的激光電視領域,包括三星和海信都已經展出或推出了8K的相關機型,包括三星The Premiere 8K與海信100LX。盡管這兩款8K暫時還沒有關于顯示核心更詳細的技術參數釋出,但根據國外相關信息可以大概率得到,這兩款8K激光電視很有可能采用的是8K DLP解決方案屬于TI新一代的0.94英寸的DMD芯片,很有可能是原生4K UHD級別,再通過XPR抖動處理的方式將畫面的分辨率提升至8K UHD等級。而在光源部分采用的是RGB激光引擎,能夠實現略大于BT.2020色域范圍,畫面峰值亮度可以達到400nit左右的水準。既然激光電視已經開始采用8K DLP的解決方案,那相信在家庭影院投影機領域,我們也能很快地迎來DLP陣營在中高端市場方面的8K化,屆時相信國內外各大主流品牌都會推出相應的新機型,從而讓8K家庭影院投影機的選擇變得更加豐富。
JVC(杰偉世) 新一代宙斯系列家庭影院投影機
網址:www.jvc.com.cn
對于8K超高清家庭影院投影機,JVC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旗下的高端宙斯系列無疑是目前我們能夠選擇的8K家庭影院投影機解決方案的不二之選。值得注意的是,來到最新一代的宙斯系列機型,包括DLA-N118、DLA-N98、DLA-N88與DLA-N80,全部都能支持8K/60p與4K/120p高規格超高清視頻信號輸入,并且擁有48Gbps的傳輸帶寬,從信號輸入,到信號處理,再到畫面顯示,都完全實現了8K/60Hz超高清,而不再像是以往信號輸入還只是停留在18Gbps 8K/30Hz,真正支持8K HDR高規格的視頻信號,也能完整支持PS5與XSX兩大主機平臺,以及高端PC游戲系統,可以讓高端游戲玩家也能夠輕松在1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上暢玩8K超高清游戲。以新宙斯系列中的主打機型DLA-N88BC為例,在顯示核心方面采用了3片式的D-ILA顯示芯片,擁有極其細膩的畫面精細度。而在關鍵的光源部分,DLA-N88BC則是搭載了JVC新一代改良型激光光源技術,輕松實現光源20000小時以上,并且有著接近于100%DCI-P3廣色域的色彩還原能力,而且保留上一代的動態映射HDR技術基礎上,更進一步支持HDR10+,整體HDR方面的處理與顯示能力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們再來說說8K超高清影音系統構建當中一個容易忽略的環節,那就是音頻系統方面也應該留意是否能夠支持8K超高清信號傳輸。在絕大多數的家庭影院系統當中,信號源設備與顯示設備之間,往往不是直接連接的,而是會通過一個專門的視頻與音頻信號的處理中心,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AV放大器,如果你所采用的音頻系統是一體化系統,包含音頻信號處理、放大以及揚聲器系統的話,比如說Soundbar,播放設備所輸出的音視頻信號也需要經過它。當然,如果你所采用的信號源設備擁有兩路HDMI輸出,支持畫面與聲音信號的單獨傳輸,視頻信號是直接輸出到顯示設備的話,那來到8K超高清的階段,你也完全不需要擔心音頻系統是否能夠支持8K視頻信號傳輸。否則我們就要選擇能夠支持8K信號傳輸的AV放大器、環繞聲處理器以及Soundbar系統。
來到2023年,絕大多數的新一代日系和歐美系的AV放大器與環繞聲處理器都已經配備了支持8K/60Hz超高清信號的HDMI接口或者HDMI2.1規格的HDMI接口。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有可能并不是所有的HDMI接口都是HDMI 2.1規格,部分可能只能支持4K超高清信號傳輸,甚至有些機型只有1個HDMI輸入和輸出的接口,稍不留意接錯了,畫面就無法顯示出來了。另外,部分AV放大器還需要在內置的菜單中開啟8K或者是HDMI2.1的功能后,8K HDMI接口才能啟用,否則還是只能傳輸最高4K的視頻信號。對于Soundbar來說,也同樣如此,我們在接線的時候,還是要留意機身上的HDMI接口是否能夠支持8K超高清傳輸,同時如果你需要使用音頻回傳的功能來傳輸杜比全景聲或DTS:X這類沉浸式三維音效,則同樣需要尋找Soundbar上支持eARC增強型音頻回傳功能的接口。

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集中地來看看目前各大主流AV放大器品牌究竟有哪些機型是已經具備了8K超高清視頻傳輸與處理的能力,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頭好。




Denon(天龍)/ Marantz(馬蘭士)
網址:www.marantz.com.cn /www.denon.com.cn
Denon和Marantz 都是國際知名品牌,目前屬于Masimo Consumer集團旗下。踏入2023年,Denon和Marantz都推出一系列新品,全部能支持8K@60p/4K@120p圖像。其中,Marantz AV 10/AMP 10和Denon AVC-A1H均為全新旗艦型號,前者是分體機,后者是合并機,最高都能支持15.4聲道輸出,還能同時支持Audyssey MultEQ XT32和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兩種聲音修正技術,將來還能通過付費升級方式支持Dirac Live Bass Control功能,進一步針對多只低音音箱重播低音做優化。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機型還搭載區域低音功能,能根據影片的音效把低音信號分配到相應區域的低音音箱里面,增強聲像的定位感和移動感,而且對于上一代旗艦型號Denon AVC-X8500H、Marantz AV8805可以通過升級HDMI電路模塊來支持8K@60p/4K@120p圖像。



Onkyo(安橋)/ Integra(音橋)
網址:intl.onkyo-av.com/integrahometheater.com
Onkyo與Integra之間屬于兄弟關系,Onkyo的定位是家用,而Integra的定位是高端定制。對于新型號機型,Onkyo與Integra不僅能支持8K@60p/4K@120p圖像,還能同時支持AccuEQ和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兩種聲音修正技術。Onkyo TX-RZ70和Integra DRX-8.4都是全新的旗艦機型,它們倆都能支持11.4聲道輸出,具備THX認證,還能提供付費升級方式使用Dirac Live Bass Control功能,進一步針對多只低音音箱重播低音做優化。對于Dirac Live的操作,用戶可以使用Onkyo或integra原機自帶的測試麥克風以及自家App(已嵌入Dirac Live操作功能)來操作,也可以在電腦上安裝Dirac Live操作軟件,然后使用第三方測試麥克風進行測量工作。另外,Integra DRX-8.4的前置主聲道和低音聲道還提供了平衡輸出接口,適用于長距離傳輸。

Yamaha(雅馬哈)
網址:www.yamaha.com.cn
日本經典品牌Ya m a h a(雅馬哈)也推出一系列全新支持8K@60p/4k@120p圖像的AV功放。其中,Yamaha(雅馬哈)AVENTAGE系列為面向定制安裝的系列,會因應AV系統特殊的使用環境,在設計的前期已經將防止震動對機內組件的影響考慮了進去,將各電路在箱內的安裝位置分布更合理,加入了Anti Resonance Technology Wedge技術,能隔絕外界振動對機內的影響。另外四款支持8K@60p/4K@120p圖像的型號為面向家用系列。它們都使用了Yamaha強勁的CINEMA DSP聲場技術以及YPAO聲場優化技術。另外,對于AVENTAGE RX-A8A、AVENTAGE RX-A6A和AVENTAGE RX-A4A三款機型,更使用了Yamaha的SURROUND:AI 功能,功放能自動識別影片場景對環繞聲效作出自動調整,讓用戶體驗度進一步增加。
JBL Synthesis / Arcam(雅俊)
網址:www.jblsynthesis.com/www.arcam.co.uk
JBL和Arcam同屬哈曼集團旗下影音品牌,而JBL Synthesis為美國著名品牌JBL的高端定制系列。JBL Synthesis SDP-58為環繞聲處理器是/前級,SDR-38是合并式AV功放,兩者最高能支持16通道輸出(自帶7聲道功率放大器),而且本身自帶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和Dirac Live Bass Control。在音頻傳輸方面,SDP-58和 SDR-38除了提供HDMI、光纖和同軸等常見的接口外,還提供了DANTE接口傳輸。至于Arcam品牌,目前AVR41是環繞聲處理器/前級,其余三款是合并式AV功放。它們同樣具備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功能,而Dirac Live Bass Control功能需要付費升級才能使用。Arcam是經典的英國音響品牌,有漫長的HIFI音響設計歷史,使得Arcam的AV功放在聲音取向方面往HIFI特質的方向走。




McIntosh(麥景圖)
網址:www.mcintoshlabs.com
M c I n t o s h 是美國經典H I-E N D 影音品牌,目前支持8K@60p/4K@120p圖像的家庭影院產品共三款,這三款機型都有各自特色。MX180和MX123是環繞聲處理器/前級。其中,MX180使用Lyngdorf Audio的RoomPerfect Room Correction聲學修正技術,最高支持15.1聲道輸出。MX123采用Audyssey MultEQ XT32聲學修正技術,最高支持13.2聲道輸出。MHT300是合并式AV功放是最新機型,采用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聲學修正技術,最高支持13聲道輸出,自帶7聲道功率放大器,每聲道輸出功率為120W(8歐姆)/150W(4歐姆)。作為老牌HI-END名牌,McIntosh往高端奢侈品的方向發展,而且在產品外觀設計上擁有自己獨特的元素,如:黑色前面板,藍色燈光顯示屏和綠色LOGO背光等,不僅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搭配自家的功率放大器。

Lyngdo◎ Audio
網址:lyngdo◎.steinwaylyngdo◎.com
Lyngdorf Audio是著名投資人Peter Lyngdorf創立的品牌,產品類型包括立體聲功放,家庭影院放大器以及播放器。Lyngdorf Audio的放大器(包括立體聲功放和家庭影院放大器)都使用了RoomPerfect Room Correction聲學修正技術,這種技術的前身叫RoomCorrect Room Correction,簡稱RSC。它當初的出現就是針對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而設計的。Lyngdorf Audio目前的家庭影院產品有MP-60 2.1和MP-40 2.1,它們均為環繞聲處理器/前級,支持最高16通道輸出,而且全部提供XLR平衡輸出,非常典型的高端定位機型。不過,Lyngdorf Audio暫時沒有提供對應的多聲道功率放大器與它們匹配,目前只提供SDA-2400立體聲功放,每聲道輸出功率為400 W(4歐姆)/200 W(8歐姆)。


Anthem(圣歌)
網址:www.anthemav.com
Anthem是Paradigm集團旗下的品牌,主要生產放大器,搭配Paradigm的音箱組成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在市場上推廣。面對8K的到來,Anthem對自身產品做了一次全面更新,凡是支持8K的產品在型號后面都加上“8K”標識。其中,AVM 90 8K和AVM 70 8K是環繞聲處理器/前級,分別支持最高15.4和15.2聲道輸出。MRX 540 8K、MRX 740 8K和MRX 1140 8K是合并式AV功放,分別是支持15.2聲道(內置11聲道功放)、11.2聲道(內置7聲道功放)和7.2聲道(內置5聲道功放)輸出。在聲音修正技術方面,它們都使用Anthem Room Correction修正技術。使用時通過廠方提供的軟件,并結合隨機附帶的測試麥克風進行調校,而且開放的調整參數多。

AudioControl
網址:www.audiocontrol.com

在歐美系影音品牌之中,AudioControl是一個相對低調的品牌,它的產品劃分為汽車音響、家用影音和專業聲學測試三大部分。國內的影音愛好者可能并不熟悉,但它確實經常出現在國內外眾多展會以及不少高端玩家的定制家庭影院之中。面對8K的到來,AudioControl也將旗下兩款主打的機型升級為Maestro X9S、X7S外,還新增了兩款合并式AV功放CONCERT XR-8S和CONCERT XR-6S。它們均最高支持16聲道輸出,同樣內置7聲道功放,只是輸出功率不同,CONCERT XR-8S每聲道200W(4歐姆),CONCERT XR-6S每聲道100W(4歐姆)。它們先進的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聲音修正技術,以及多顆高精度的ESS SABRE PRO DAC做D/A轉換,提供卓越的環繞音效。

Storm Audio
網址:www.stormaudio.com
Storm Audio是法國品牌,它的主打產品就是家庭影院放大器,高端定位。ISR Fusion 20是目前Storm Audio唯一一臺能支持8K@60p/4K@120p圖像的合并式AV放大器。它是基于ISP Elite MK3環繞聲處理器/前級作為平臺發展過來的。ISR Fusion 20使用了新的HDMI電路模塊,并內置了16聲道的功放,每聲道輸出功率為150W(8歐姆)/300W(4歐姆)。最高支持20聲道輸出(16聲道功放+4個自定義前級輸出)。在聲學修正方面,由于Storm Audio與Dirac公司的良好合作關系,ISR Fusion 20本身就自帶Dirac Live with Room Correction和Dirac Live Bass Control,而且還支持REW plugin功能,用戶可以通過使用REW聲學分析軟件對ISR Fusion 20進行半手動方式調校。

Trinnov Audio
網址:www.trinnov.com

對于發燒級玩家而言,如果現在想要組建3 2 甚至是4 8通道的超大型系統的家庭影院放大器方案,Trinnov Audio Altitude48ext與Altitude 32環繞聲處理器無疑是理想的解決方案,可以讓你組建24.1.10環繞聲系統,完整釋放家用版杜比全景聲的真正潛力。而在視頻傳輸處理部分,Trinnov Audio雖然說目前旗下的環繞聲處理器暫時還沒有采用HDMI 2.1的規格,僅能支持18Gps傳輸帶寬的HDMI 2.0接口,但根據Trinnov Audio 官網的相關信息,Trinnov Audio Altitude系列環繞聲處理器所采用的模塊化硬件設計將會緊跟著HDMI技術的發展趨勢,所有Altitude系列環繞聲處理器都可以升級到HDMI 2.1,也就是全面支持8K/60Hz HDR信號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