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娥 郭玉俠
(1.淮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宿州學院商學院)
考試是大學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考試的壓力督促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各類課程也是各所高校常用的教學手段。同時通過考試也能夠檢驗大學生的學習成效。但是,不少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在考試時采取作弊的手段獲取高分。近年來各高校期末考試學生作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學生的作弊行為固然和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和自律性相關,但是也會受到高校教師監考制度和監考教師監考態度的影響。監考教師是否嚴格監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作弊行為決策,而監考教師的監考態度又受到學校監考制度的影響。學校是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還是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將會影響監考教師的監考態度,從而間接影響學生的作弊行為決策。為了防止學生考試作弊,保證考試的公正公平,各高校紛紛出臺各種政策。因此,研究高校教師監考制度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
近年來研究高校監考工作的文獻較多。曹菊琴和許紅平[1]認為監考教師的責任心對考試成績、學風和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莫燕銀[2]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為例,分析了高校監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劉慧和崔青華[3]研究了廣播電視大學在轉型時期監考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劉冰[4]從教務員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監考問題,認為監考教師素質有待提高,監考教師獲得的監考費太低。董嘉鵬,劉尚躍和孫晉[5]從法治思維的角度提出了高校監考機制的完善措施。郝玉貴和何浪沙[6]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管等五方面分析了高校監考內部控制要素。張春梅[7]認為監考的主要職能是防止考生作弊,但是其認為監考的服務職能和防作弊職能一樣重要。曹菊琴和許紅平[8]研究了教師監考力度對大學生考試成績的影響。張玲玲[9]分析了高等學校的電子監控監考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
從目前的相關文獻來看,學者們分析了監考教師的責任心、高校監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高校監考內部控制要素、監考的服務職能、教師監考力度、電子監控監考制度等問題,但是沒有考慮高校的監考制度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影響。而且已有文獻主要從定性分析的角度展開,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監考對大學生作弊行為影響的文獻較少,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高校教師監考制度對大學生作弊行為影響的文獻就更少。基于此,本文以學校、監考教師、大學生組成的教學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建立學校無監考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和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模型,通過對模型均衡解的求解,分析了高校教師監考制度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影響。
學校作為教師和學生管理的主體,其通過制定各種監考制度來督促教師嚴格監考,防止學生作弊,不參與博弈。因此本文博弈模型的參與方為監考教師和學生。假設監考教師和學生都是理性人,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一)參與主體集合:監考教師、學生。
(二)參與主體的策略集合:監考教師的行動集合a=(a1,a2)(嚴格監考,不嚴格監考);學生的行動集合β=(β1,β2)(作弊,不作弊)。
(三)不失一般性,假設學生不作弊時。考試的正常收益為0,作弊后的考試收益為VS。由于學生作弊需要購買作弊工具、準備作弊材料等,有一定的成本支出,假設學生作弊的成本為CS,因此,學生作弊的凈收益為VS-CS。作為理性人,學生作弊必須滿足VS-CS>0。
(四)當教師選擇嚴格監考時,其需要緊緊盯住學生,抓出作弊者,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假設該成本為CS。由于學生的作弊行為具有隱蔽性,監考教師監考能力有限等原因,當監考教師嚴格監考時,若學生作弊,存在兩種情況θ=(θ1,θ2)=(發現學生作弊,未發現學生作弊)。假設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系數為μ(0 ≤μ≤1),該系數越大表明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越強。
(五)假設當學生的作弊行為被監考教師發現時,學校對作弊學生的懲罰為Fs(包括成績記為0、警告、記過等處分)。當監考教師選擇嚴格監考時,學校給予監考教師的獎勵為Vt。當監考教師選擇不嚴格監考時,學校對監考教師的懲罰為Ft。
(六)學校可以選擇的教師監考制度有三種:僅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僅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同時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
本文分別構建了學校無監考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和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模型。
當學校沒有制定針對監考教師的監考制度時,監考教師和學生博弈模型各方的收益矩陣如表1 所示。由于當監考教師嚴格監考,學生作弊時,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系數為μ,因此,此時學生的收益為μ(VS-CS-FS)+(1-μ)(VS-CS)=VS-CS-μFS。

表1 學校無監考制度下的博弈收益矩陣
由表1 可知,當學校沒有制定針對監考教師的監考制度時,監考教師和學生的博弈存在唯一的納什均衡(不嚴格監考,作弊)。表1 表明當學校對監考教師沒有約束時,監考教師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考慮,會選擇不嚴格監考,而學生則會選擇作弊。
當學校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時,監考教師和學生博弈模型各方的收益矩陣如表2 所示。

表2 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收益矩陣
由表2 可知,當學校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時,若Vt-Ct≥0,則無論學生作何選擇,監考教師都會選擇嚴格監考,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而對于學生而言,當VS-CS-μFS>0 時,學生會選擇作弊,而當VS-CS-μFS≤0 時,學生則會選擇不作弊;而若Vt-Ct<0,則不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此時,學生必會選擇作弊。
當學校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監考教師和學生博弈模型各方的收益矩陣如表3 所示。

表3 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收益矩陣
由表3 可知,當學校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若Ft≥Ct,則無論學生作何選擇,監考教師都會選擇嚴格監考,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而對于學生而言,當VS-CS-μFS>0 時,學生會選擇作弊,而當VS-CS-μFS≤0 時,學生則會選擇不作弊;若Ft<Ct,則不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此時,學生必會選擇作弊。
當學校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同時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監考教師和學生博弈模型各方的收益矩陣如表4 所示。

表4 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收益矩陣
由表4 可知,當學校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同時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若Vt-Ct≥-Ft,則無論學生作何選擇,監考教師都會選擇嚴格監考,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而對于學生而言,當VS-CS-μFS>0 時,學生會選擇作弊,而當VS-CS-μFS≤0 時,學生則會選擇不作弊;若Vt-Ct<-Ft,則不嚴格監考是監考教師的占優策略,此時,學生必會選擇作弊。
通過對不同高校教師監考制度下的監考教師和學生的博弈模型均衡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高校在制定教師監考制度時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由學校無監考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當高校不制定教師監考制度時,監考教師會選擇不嚴格監考,而學生會選擇作弊。此均衡結果會造成更多的學生不努力學習,影響學風,而且無法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導致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真實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改進,同時也損害了學校的名聲。而從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和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當學校對作弊學生的懲罰FS、給予嚴格監考教師的獎勵VS和對不嚴格監考教師的懲罰Ft滿足一定條件時,監考教師會選擇嚴格監考,而學生會選擇不作弊。因此,無論是從學生的角度、教師的角度還是學校的角度考慮,高校都應該制定教師監考制度來督促教師嚴格監考,防止學生作弊。
從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當學校單獨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時,如若Vt-Ct≥0,即Vt≥Ct,也就是學校給予嚴格監考教師的獎勵不小于其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時,監考教師會選擇嚴格監考,否則,其會選擇不嚴格監考。從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當學校單獨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如若Ft≥Ct,即學校對不嚴格監考教師的懲罰大于等于其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時,監考教師會選擇嚴格監考,否則,其會選擇不嚴格監考。因此,當學校對監考教師單獨實施獎勵措施或懲罰措施時,為了保證監考教師能夠嚴格監考,學校對監考教師制定的獎勵力度和懲罰力度均不能太小,不能小于其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但是實際上,很多高校對教師監考工作給予的報酬非常低,以安徽省某地方二本院校為例,教師監考一場兩個小時的期末考試,只能獲得二十幾元的收入,遠遠低于教師監考的投入。
從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當學校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獎勵措施,并對不嚴格監考的教師采取懲罰措施時,如若Vt-Ct≥-Ft,即Vt+Ft≥Ct,也就是學校對嚴格監考教師的獎勵和不嚴格監考教師的懲罰之和不小于教師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時,監考教師會選擇嚴格監考,否則,其會選擇不嚴格監考。如果學校對監考教師單獨實施獎勵措施,為了保證監考教師能夠嚴格監考,獎勵力度不能小于監考教師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這對于學校而言,會增加一筆較大的資金投入。而如果學校對監考教師單獨實施懲罰措施,為了保證監考教師能夠嚴格監考,懲罰力度也不能小于監考教師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對于監考教師而言,嚴格監考會有成本支出,不嚴格監考會受到更大的懲罰,容易引起監考教師的反感,造成學校和監考教師之間的沖突。而當學校對監考教師采取獎懲并行的措施時,只需要滿足學校對嚴格監考教師的獎勵和不嚴格監考教師的懲罰之和不小于教師嚴格監考付出的成本即可,此時,學校增加的資金投入不會太大,也不會引起監考教師的強烈反感。因此,獎懲并行對高校而言是最佳的教師監考制度。考慮到教師和學校的關系,筆者建議高校應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
從學校獎勵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學校懲罰制度下的博弈模型和學校獎懲并行制度下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結果可知,只有當VS-CS-μFS≤0,即時,如果監考教師選擇嚴格監考,學生才會選擇不作弊。因此,學校對作弊學生的懲罰力度不能太小,否則即使監考教師嚴格監考,學生也會作弊。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對作弊學生的態度是“高高拿起,輕輕落下”,學生手冊中對學生各種作弊行為的處罰規定很嚴格,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是一輕再輕。高校只有嚴格執行對作弊學生的懲罰規定,才能對學生的作弊行為起到威懾作用。同時,為了防止學生作弊,當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系數μ的取值較大時,FS的取值范圍更大,表明提高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有利于防止學生作弊,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當監考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較強時,學生不敢輕易作弊的現象。因此,高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發現學生作弊行為的能力。例如:開展考前培訓、邀請有經驗的老教師對新教師傳授監考經驗等。
高校教師監考制度會通過影響監考教師的監考態度間接影響大學生的作弊行為決策,本文以學校、監考教師、大學生組成的教學系統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博弈論方法分析了高校教師監考制度對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影響。研究結論表明:高校很有必要制定教師監考制度;對監考教師的獎勵力度和懲罰力度不能太小,否則高校教師監考制度起不到防止學生作弊的作用;獎懲并行是最佳的教師監考制度;制定合理的作弊學生懲罰制度是防止學生作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