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永祖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其中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金融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強農業強國金融供給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為加快鄉村建設提供了金融保障。鄉村振興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未來的農村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經過各級政府的努力,這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都有了巨大改善。
不過也要看到,部分地區的鄉村建設面臨不少困難。這些困難有客觀方面的,比如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存在短板,環境條件相對較差,具體工作找不到抓手。一些干部的主觀認知不到位也是阻礙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比如,部分干部對農村工作不熟悉,總是習慣于上項目、鋪攤子,忽視了鄉村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
之所以認識會出現偏差,是因為部分領導干部還沒有看到當前形勢的變化,沒有認識到這項戰略的重要性。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乏力、前景并不明確的情況下,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首先,農村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建設中的一塊短板,要想實現民族振興,必須加大農村建設的力度。“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根據2022年的數據,中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為2萬元人民幣,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3萬元,比農村居民高出一倍多。除此之外,在醫療、教育、基礎設施方面差距更是巨大。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歷史遺留問題。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中國已經有能力和實力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其次,在當前愈加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鄉村振興對于中國經濟安全具有更大的意義。一些國家通貨膨脹高企,不斷推高糧食價格。2023年1-4月份,中國進口糧食508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0.5%,進口金額增長17.5%,糧食價格上漲明顯。同時部分地區形勢緊張,糧食生產和運輸相對困難,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推動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從國內看,肉蛋等相關價格卻一直低迷,5月份中國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0.2%,其中豬肉價格環比下跌2%,蛋類環比下跌1.3%。中國是肉蛋食品消耗的大國,養殖業規模龐大,國際糧價的變動會極大影響到飼料的價格,進而對養殖業的利潤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只有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糧食產量,才能確保糧食安全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另外,加快鄉村振興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可靠的新引擎。目前中國經濟整體出現恢復向好的跡象,但生產需求仍然存在相對不足。以今年5月份數據為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相較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高達20.8%。這些數字背后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城市的過度建設和某些工業企業的過度投資。
相比之下,農村投資卻相對缺乏。在某些農村地區,中小學缺乏高素質的教師,甚至缺乏基礎設施如電腦等教學工具。鄉鎮醫院也沒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導致農民不得不前往大城市進行檢查和治療,進一步增加了負擔。如果適度將更多資金投資到農村,改善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甚至是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回鄉發展創業,城鄉發展會得到極大平衡。由此可見,擴大農村投資不僅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也可以提高投資質量,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國際形勢越復雜,就更要加重視國內經濟發展質量。在當前形勢下,必須更加重視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才能出臺、制定更加科學、細致和可落地的政策措施,才能下好全國經濟這盤大棋,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