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育芳
摘要:首先對農產品電商直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接著闡述了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農產品電商直播中的優勢,然后提出如何在直播過程中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農產品電商直播,最后對“直播+農產品+VR”的新模式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用作了探究,研究表明,虛擬現實技術在農產品電商直播領域能發揮巨大潛力,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經濟。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農產品?電商直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724.6;F323.7???文獻標識碼:AResearch?of?the?Application?of?the?Livestream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Based?on?Virtual?Reality?Technology?and?Its?Role?in?the?Development?of?the?Agricultural?IndustryHAN?Yufang
1?農產品電商直播及其面臨的挑戰
1.1?電商直播
電商直播相對于傳統的交易方式,存在明顯優勢。一是很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通過直播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整個農產品的生長生產過程,而傳統的交易方式不具備展示產品來源、質量等優勢;二是直播交易的機動性大,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實時下單動向,及時對銷量好的農產品數量進行增加,最大化銷售利潤;三是受眾面廣,主播可以一對多地進行商品講解,相比傳統交易模式,更能有效提升下單率;四是營銷手段多樣化,主播可以通過發放紅包、優惠券等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電商直播最早應用在服裝、美妝等領域,隨著鄉村建設的不斷發展及受疫情影響導致農產品堆積等原因,農產品電商直播成為鄉村農產品售賣的新模式。但是農產品直播起步較晚,且多數規模較小,在電商直播行業的市場競爭中并不存在競爭優勢。所以分析農產品電商直播面臨的挑戰并提出利用VR技術的解決辦法,以助推農產品銷量。
1.2?農產品電商直播面臨的挑戰
1.2.1?缺少有影響力的當地主播
直播帶貨領域,頭部主播積攢了很多流量,具有很強的帶貨能力,但是農產品相對美妝、服裝等行業利潤小,且不具備一定規模,選擇讓知名的頭部主播帶貨,會減少農戶本就不多的利潤,并不經濟實惠。因此,當地要打造自己的銷售主播,以吸引更多流量,將利潤更多地留給農戶。
1.2.2直播內容過于單一、同質化嚴重
通過觀看各大平臺的電商直播,發現直播方式大多雷同,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而且農村的技術條件相對落后,大部分農戶沒有經過專門的專業化培訓和學習,如果沒有自身特色賦能,很容易淹沒在電商直播洪流中。
1.2.3缺乏農產品品牌意識
農產品的銷售多是農戶因采摘季存放和處理有困難,為避免產品堆積造成損失,而選擇直播銷售,并沒有根據產品特色形成品牌特色,這樣的發展不能保證持續性,對客戶也沒有形成記憶點,所以在下一次銷售時還需重新引流。
2?虛擬現實技術及其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VR技術)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其他相關科技,生成與現實環境高度相似的視覺、聽覺、觸覺等的逼真模擬環境[8]。虛擬現實技術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想象性三大特點,可以使用戶“身臨其境”地感受農產品的種植環境、成長過程、制作流程,融入鄉村風光、當地民俗等,極大地突出農產品的鄉土風味,提高客戶的體驗感,不但促進農產品的銷售,而且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發展。
2.1?交互性特點
交互性特點是用戶通過虛擬產品設備,比如手柄,與虛擬場景內的物體進行交互。
農產品直播中的虛擬現實技術交互性,使消費者與產品能夠近距離接觸,延伸了人們的感官,同時,消費者對直播的參與度增加,實現與主播的雙向交互,有利于農產品的銷售。
2.2?沉浸性特點
沉浸性是指通過觸覺、聽覺,甚至嗅覺、味覺,觸發消費者多方面的感知,讓消費者如在真實的世界,擁有沉浸式的體驗。
農產品直播中的虛擬現實技術沉浸性,使消費者從口感、視覺等多方面得到真實體驗,更加了解產品特性,沉浸式的體驗更容易激發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2.3?想象性特點
想象性是指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不受時空和現實條件約束,構建不存在的場景。可以充分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在虛擬的世界里,可以做平時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在虛擬場景中操控無人機進行播種。農產品直播中的虛擬現實技術想象性,能夠使人們發揮想象,幫助制作者更好地改進直播中背景內容的不足,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3?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農產品直播優勢
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直播,能夠打破時空界限,構建更加立體和豐富的消費場景,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可以互動的沉浸式消費場景,主播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進行遠程交互,猶如置身于實際的農貿市場,即使處于不同地區的用戶都可以自由進入任何的農產品虛擬場景中,同時可以實現虛擬畫面和直播畫面的切換。比如:直播開始,主播介紹相關產品并向消費者展示相關場景,消費者只需要進入直播間中,點擊相關商品鏈接便可進入到虛擬空間,直觀地觀看商品并確定消費,相當于實現了跨時空的虛擬在場購物,同時增加了用戶在網上購物的趣味性和沉浸感,更有效地刺激和引導用戶進行消費。將虛擬現實技術與農產品直播相結合,一方面可以為農產品直播提供一個現代科技化的舞臺,解決當前農產品直播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以農產品電商直播為引擎,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
當前在農產品直播領域的頭部主播是李子柒和董宇輝。李子柒并不像其他電商主播那樣以直播間“搖旗吶喊上鏈接”的方式銷售產品,她通過自己做食物,并將整個過程拍攝成視頻,帶動相關周邊的銷售,其本質是展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董宇輝作為東方甄選(以賣農產品為主)的一名主播,以他獨特的人文素養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從這兩個主播我們得出兩點啟示,一是人們對“搖旗吶喊上鏈接”的銷售方式早已出現審美疲勞;二是人們對直播內容有了一定的人文要求。
3.1?結合當地特色,培養當地明星主播
農產品直播可以借鑒“李子柒”式的傳播傳統民俗文化方式,選擇一些當地的種植能手、勞動模范等作為主播,針對不同的農產品選擇當地相應的行家里手來做推介,同時利用VR技術展現虛擬場景,結合產品特色,融入民宿民居、特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元素,既豐富了直播內容,又形成了直播特色,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
3.2利用VR技術,豐富農產品電商直播內容
一是通過VR技術,全方位展示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宣傳農業文化。展示生長環境的同時,增加自然環境的比重,使消費者“身臨其境”感受當地的鄉土風貌、自然風光,從而對鄉村旅游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二是通過VR技術解決一些農作物生長周期長生產過程難以體現的問題,全過程展示農作物的種植生長過程,使消費者深入了解農業文化,了解新時代農民,提高對三農的認識,觸動消費者的鄉土之情,推動售賣;三是通過VR技術體現果蔬采摘三維場景,展示農產品采收過程,讓用戶放心的同時,帶動當地果蔬采摘旅游;四是通過VR技術,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比如:對于一些非當季農產品,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展現整個的采摘、儲藏過程,增加消費者消費信心。
3.3展示農產品特色,形成品牌優勢
深入挖掘特產背后的文化底蘊,將地域文化和紅色文化融入品牌塑造中,凸顯文化競爭力,同時創新文化宣傳方式,利用創意文化宣傳打造品牌IP[9]。樹立品牌意識是農產品銷售的必經之路,誰先打造出品牌產品,誰就更容易獲得客戶。在技術上能獲得一定的先發優勢,也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比如:通過VR技術,展示農產品生長環境和生產環節,以當地氣候優勢,作為特色農產品的“賣點”,同時重點展示生產過程中與眾不同的環節,形成自身的差異化品牌優勢,更好地促進品牌的塑造和推廣。VR技術展示比單純的主播描述更有說服力,消費者更容易對其形成記憶和信任,利于品牌的推廣和影響。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將民俗活動、鄉村節日文化等融入直播場景,豐富鄉村特色品牌的形象,同時,根據不同的民俗節日,融合當地特色民俗文化,推出不同的消費主題,形成當地特色鄉村品牌IP,更容易吸引消費者持續關注。
4?虛擬現實技術在農產品直播中的應用技術分析
4.1前期素材準備工作
4.1.1收集素材
通過全景相機對農產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拍攝,錄制農產品生長生產過程,為后期合成做準備。并通過Photoshop對圖片進行加工處理,通常要進行裁剪和調色,使圖片滿足紋理貼圖要求。另外,拍攝和錄制過程中對于產品特色要清晰明白,后期成片必須能夠展示出來。
4.1.2編輯素材
運用3ds?Max三維建模軟件進行農場、虛擬農產品等的三維建模,設置好材質、貼圖等屬性。最后進行場景搭建,形成虛擬場景。注意要對素材分類整理,同時要做好素材的備份,便于視頻修改需要。
4.1.3上傳成片
將制作完成的視頻素材按應用場景、農產品類別進行多維排序編號,方便尋找。
4.1.4增加人文元素
將相關農產品的文化內涵、生長環境、農業故事、種植知識、民俗文化等形成文字,并在視頻素材中形成字幕進行保存。
4.2直播中展示工作
通過綠幕摳圖技術,將制作好的虛擬場景視頻與直播畫面進行疊加,主播“行走”在虛擬場景中介紹農產品,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拉近產品與消費者距離。
4.3直播后營銷工作
播放下次將要直播售賣的產品信息,吸引消費者,為下次直播做鋪墊。同時,要查看直播中的互動對話,了解消費者需求,以便制作出更符合消費者期待、更能刺激消費的作品。
5?虛擬現實技術下農產品直播對農業發展的推動
作為農村電子商務新業態之一,電商直播在促進農產品銷售、農民收入增加、助推鄉村振興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20年,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觀念都有一定變化,在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如何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村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農產品電商直播作為扶貧模式,不僅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還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所以,通過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發展,依托電商直播強大的輻射面和推動力,推進農業產業與電商直播的深度融合,能夠更有效地助推鄉村振興。
5.1有助于構建農業新業態
農業新業態指以農業為中心,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使農業與二、三產業邊界模糊化,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如上文所述,在農產品直播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加入自然風光、民俗文化、農作物生長過程等農業新產業元素,吸引游客下鄉旅游,將促進各產業融合發展。比如:通過果園采摘、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展示等鄉村體驗,將農業與旅游結合起來,實現游客在農村的“吃住行購游學”,并帶動農產品的銷售。再如山西桃林溝村種植桃樹和葡萄,發展形成了集觀光、采摘、鄉村生活體驗、度假等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文化旅游景區。游客在鄉村旅游過程中,就地購買農產品,降低了農戶的運輸成本,促進農戶增收。
5.2有助于延伸產業鏈
產業鏈延伸是指農業產業鏈加長,將已有的產業鏈向上下游兩端延伸,從而實現各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電商直播,打破了原有的傳統的低效率經營模式,延伸了城鄉之間的產業鏈,實現農業生產和銷售的一體化經營,減少了交易環節,使生產、消費鏈更加高效,將利潤更多地留在農戶手里。
5.3有助于形成高效的物流鏈和金融服務
隨著直播賣貨的數量增多,高效的物流管理必然成為關注的問題。農產品經常因為生產地地理位置偏遠,物流鏈不夠發達導致銷售滯后。隨著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發展,物流鏈的建設成為迫切需要,可以根據規模大小,組織以村或鎮為單位的物流中心,降低農產品的物流成本,逐步形成高效的物流鏈,并接入信貸、支付結算等農村金融服務,在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盤活農村經濟。
5.4有助于傳承農業文化
比如:通過開發虛擬農場,增加趣味性的同時,宣傳推廣農業知識。可以加入相關農產品的農作物種植、動物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機使用等功能模塊。在這個過程中,將科學互動與農業知識結合起來,消費者可以親自體驗整個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僅對農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更是對傳統農業文化的傳承。
6?結語
該文對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農產品電商直播進行了研究。首先,考慮到當前農產品電商直播中存在的問題,選擇VR技術進行提質優化,結合地域特色突出當地農產品電商直播;其次,研究了虛擬現實技術在農產品電商直播中的技術實現;最后,通過VR技術在對農產品直播過程中的一些應用,研究了其對農村特色旅游、農產品種植、果蔬采摘、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推動作用。根據文中研究,隨著農戶品牌意識和用戶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VR技術會成為農產品電商直播的強大助力,對推廣農業知識和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平均.虛擬現實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創新思考[J].藝術與設計,2020(5):66-68.
[2]?李嵐,曹宇佳,包亞飛,等.互聯網+VR技術下的農產品銷售研究與實現[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3(3)88-90.
[3]?余訓培,余晨威.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現狀及趨勢[J].中國農業信息,2016(9):158-160.
[4]?劉丹青,王宇寧,楊愛秋.虛擬現實技術在農村土特產網絡直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22(19):188-190.
[5]?王利榮.基于互聯網的虛擬農業合作組織探索[J].電子商務雜志,2011(11):4-6.
[6]?黃增松.“互聯網+”足球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7):176-181.
[7]?薛程隆.政府主導下農產品直播問題研究:以河南省宜昌縣為例[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22.
[8]?趙沁平.虛擬現實綜述[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09,39(1):2-46.
[9]?燕曉娜.鄉村特產品牌的塑造的推廣分析:以萊蕪區特產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