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面向藥學職業崗位群,以職業能力標準為依據,構建“崗課賽證”融通的“內生長外循環型”藥學專業教學資源庫。校際、校企協同開發顆粒化素材,形成覆蓋專業基本知識點和技能點的積件、服務職前職后的學習模塊,組建系列課程。面向職業院校藥學專業師生、藥學行業從業人員、社會學習者精準推送各類資源,推動師生學習共同體、校企命運共同體、校際發展共同體內涵的深化,有力提升了藥學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關鍵詞】藥學專業;教學資源庫;崗課賽證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6-0029-02
【作者簡介】李勇,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常州,213000)教務處處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藥學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建設等。
近年來,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學?!保┮月殬I能力標準為依據,架構資源庫系統,確保資源的職業性和規范化。各參與方協同開發優質資源,服務藥師型復合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多維度教學資源整合與運用,使資源庫內部具有可生長性。以服務為導向,打破院校邊界、學校企業邊界,向職業院校藥學專業師生、藥學行業企業從業人員、社會學習者開放,完善資源使用與反饋機制,實現資源庫外部“正向循環”,在邊建邊用中使資源庫內外部呈現共建、共用、共生的態勢。
一、建設路徑
1.總體部署,建立資源庫建設工作機制
學校系統規劃“1244”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通過“1個平臺、2類主體、4類用戶、4大保障”建立資源的建設、管理、應用、更新的良性生態循環系統?!?個平臺”即1個資源庫協作平臺,“2類主體”即完善共建院校、共建醫院(企業)協同開發機制,“4類用戶”即面向藥學專業教師、學生、行業人員與社會人員,形成教學研用反饋與激勵機制,“4大保障”即強化組織保障、制度保障、經費保障和技術保障。
2.分步實施,科學規劃資源庫頂層設計
一是開展基于職業崗位的藥學職業能力分析。通過產業調研、專家研討等,形成基于職業相關學習難度范圍表達的整體職業分析,準確定位藥學專業藥品生產、藥品經營與藥學服務等崗位的核心職業能力需求。
二是構建“崗課賽證”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根據藥學產業鏈所面向的職業領域,圍繞職業崗位群及核心崗位工作任務,校企共同設計課程群體系,突出課程思政,重構崗課賽證模塊。以技能訓練與職業能力獲得為主線,依據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縱向開發面向專業崗位的學習課程包;根據知識和能力成長規律,橫向設置基層共享、中層分立、頂層互選的課程平臺,對接職業技能競賽、“1+X”證書,形成“崗課賽證”融合的藥學專業課程體系。
三是構建服務不同用戶需求的資源庫框架。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Y源”的組織建構邏輯,分析不同用戶個性化需求,科學構建資源庫框架體系。盡可能將庫內資源設計成最小學習素材,顆粒化存儲,以便于根據不同學習需求組建學習項目或課程,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3.分層建設,系統開發專業教學資源
資源庫建設團隊分工合作,分別開發覆蓋專業基本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基本資源、反映產業發展動態的拓展資源、服務專業技能訓練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教育的培訓資源。庫內資源呈現為素材、積件、模塊和課程等不同層次,以滿足不同需要的用戶自行搭建個性化的教學模塊、工作任務、技能訓練項目以及專業課程。
二、建設重點
1.對接專業標準,確保資源適用
用戶數量不斷增長是資源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我們以教學標準為邏輯起點,協同8所院校、9家藥學行業企事業單位,開發與藥學專業國家教學標準相銜接的專業教學資源,打造適用型資源庫,并在移動技術支持下,積極探索基于課程的校際學分互認機制,使用戶數量持續增長。
2.對接職業資格,確保資源實用
對接產業,圍繞臨床藥學服務、藥物制劑、分析檢驗等,開發優質醫藥數字教育資源,建立崗位實踐教學案例庫。對接職業工種,基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教育,以藥學典型工作過程為主線,使典型工作任務教學與崗位實踐全面結合,促進職場化育人改革。
3.融通崗課賽證資源,確保平臺建設質量穩步提升
資源庫技能競賽、“1+X證書”模塊對應職業崗位模塊,并與相應的平臺課、核心課、技能課、拓展課對接,使崗課賽證有機融通、四維聯動。在此基礎上,依托資源庫舉辦教學項目、教學任務設計賽事,開展技能操作項目微課評比,不斷積累優質教學資源。
4.融合行業企業資源,確保平臺服務增值賦能
通過藥學行業動態、繼續教育、學術服務、招聘信息等特色欄目為校企雙方技術交流、產品推廣、用工信息發布等提供快捷渠道,實現校企信息共享。建設“職業培訓資源”,引導企業將資源庫學習引入職工技能提升培訓系統,使用資源庫進行員工繼續教育、技能培訓等。建設“職業體驗資源”,提供中小學生職業啟蒙、職業養成、職業探究式的職業體驗,為普職融通架設橋梁。建設“健康教育資源”,引導民眾提高安全用藥意識和合理用藥能力,提升人民健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