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忠飛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6-0090-02
科學合理的智慧課堂應具備五個要素:智能化的學習環境,交互式的學習工具,開放兼容的綜合學習平臺,優質合適的教學資源以及科學精準的評價系統。借助智慧課堂,師生的教與學行為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困難內容反復學、問題內容針對學、擴展內容自由學。本文從“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三個方面,結合具體教學實例討論智慧課堂在中小學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操作策略。
一、互動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使用教學管理平臺及移動學習工具,實現師生高效互動,即時監測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展示與收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時生成的作品,貫通課前、課中與課后的任務;利用課堂直播、視頻作品展示實驗教學難題環節,以微觀或者宏觀的展現方式解決傳統實驗教學中演示難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個性化點評,及時準確地得到學生學情匯總,掌握學生的薄弱知識點;系統完整地反饋學生學習狀況,實現自動錯題分析,幫助學生攻克難點等。
1.基于技術的智能教學方式
智慧課堂的智慧性體現在基于云計算與云存儲技術,根據學習者學情分析情況,個性化推送教學資源,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延展了課堂教學內容,在智能化的課堂環境中實現高效便捷的交互教學。例如,課前教師針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分析,將學習情況分析推送給每個學生,讓學生了解自身學習結果和學習狀態,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智慧轉化。
2.基于目標的深度學習引導
智慧課堂的智慧性更能體現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內需,引導深度學習方面。階段的反思能夠促進整體的理解,一種經過透徹研究的,促進正確且整體編碼的方法稱為“自我解釋”。智慧課堂環境下,教師利用平臺化的方式能快速實現基于目標的深度學習引導,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解釋。實踐發現,在學習過程中使用自我解釋的學生不僅能更好地提供準確的解釋,還掌握了規則與方法,能在遇到類似問題時進行方法調整,避免二次犯錯。
二、創新學習策略
1.思維可視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智慧課堂通過利用新技術實現教學環境的數字化、智慧化,進而實現智慧型教與學,最終促進學生的智慧發展,這就要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復式統計表特征分析”教學片段為例,教師引導學生比較表格和復式統計表的區別,鼓勵學生用平臺彈幕的方式表達個人觀點。學生各抒己見:“信息更加全面,讓人看著一目了然”“復式統計表的內容十分詳細”“信息更完整”等。借助平臺彈幕,教師可以全面、快速地了解全班學生的觀點,根據學生的現場反饋引出新知,總結出復式統計表的優點為:總數獲取更方便;信息更加全面,讓人一目了然;單個表沒有總計,但復式表有;等等。
2.處理真實問題,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在進入較為抽象的正式表征前,如果先利用故事問題情境和言語描述等預設方法,幫助學生在輕松學習的狀態下理解問題,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利用智慧課堂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利用智慧教學平臺現場生成教學數據,使抽象思維具體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智慧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合作的意愿,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達成知識體系完善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的目標。智慧課堂中Web2.0的展現方式強調開放共享的理念,讓教師和學生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心得、想法分享給別人,使學生充分交流互動,從而進行課堂知識的創造和管理。
三、多維立體的評價策略
正確有效的評價策略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反之,則會重挫甚至傷害學生。智慧課堂環境下,有數據為基礎,可以采集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答題、課后作業以及各次考試的得失數據;有平臺為依據,可以采集學生的當日數據、7日數據以及學期乃至全部數據;有算力為支撐,可以分析學生的單知識點、單科以及綜合表現;有人工智能為引領,可以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答題所用時長、知識點掌握度以及全面的學習質態。有了智慧課堂上學生的各類學習數據,教師就可以科學有效地開展精準評價。相比過去一考定終身的評價方式,智慧課堂環境下的評價可以是多維立體式的,能真正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方式和過程等多個方面,分析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還可以分析影響學生學習的第三方問題,從而給出最科學、最準確、最及時、最有效的評價,幫助學生實現學業質量提升。
智慧課堂走進中小學校教室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課程改革的必然。智慧課堂的建設重在用,不在建;重在人,不在物;重在神,不在形。智慧課堂中教學載體的網絡化、教學內容的數字化、互動方式的多元化都在驅使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方式的改變。智慧課堂助力學校課堂教學已成為趨勢,微課、電子書等數字資源正在高速倍增,在優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生認知方式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從而實現從簡單傳授、學生跟著教師步伐被動學習變為學生主體建構知識的主動學習。中小學智慧課堂與課程融合將充分發揮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習者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促進學習者全面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電化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