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雅娟

一個自信的幼兒能夠積極面對各種問題,并保持良好的心態。角色游戲是幼兒模仿其中的角色進行游戲,通過幼兒對自己相應角色的模仿,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當幼兒充分演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時,幼兒能感受到別人的贊揚和對自己行為的肯定,這個過程就是幼兒贏得自信心的過程。角色游戲能讓不同性格的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增強自信心。
小班幼兒往往依賴家長和教師,將別人的話語作為自己行為評價的標準。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用積極的評價,肯定幼兒的行為,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現在,有些家長也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強迫幼兒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以下案例,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案例一:角色游戲“公共汽車”
我班家長基本用電瓶車或小汽車接送幼兒,很多幼兒沒有坐過公交車。我們讓一名幼兒扮演司機,一名幼兒扮演售票員,一名幼兒扮演警察,其余幼兒扮演乘客。鈺琳(乘客)說:“下一輛公交車馬上就要到了,大家先排好隊。”公交車停下后,大家陸續上車,雪熙(售票員)開始售票。幼兒用自己制作的錢幣購票。每到一個站點,售票員就提醒大家不要遺漏隨身攜帶的物品,并有序下車。突然,司機闖紅燈,浩軒(警察)出現了,要求司機靠邊停車。這時,安牧說:“老師,我坐公交車的時候,司機都不會闖紅燈的。”
在實際生活中,公交車司機的職業素質較高,不會發生闖紅燈的現象。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想法。案例中,教師肯定了安牧的想法,用積極的評價肯定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需要成功的經驗,要讓幼兒體驗到成功,感受到自信。在角色游戲中,小班幼兒僅按照計劃“走流程”,“流程”結束就不知道該做什么。幼兒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創新,自主學習,讓幼兒從創造中感受成功、增強自信心。
案例二:角色游戲“娃娃家”
對于“娃娃家”角色游戲,大家都玩過多次。這一次,教師沒有給幼兒創設主題,而是讓幼兒自主發揮。幾名幼兒先把“娃娃家”的玩具(奶瓶、蘋果、香蕉、撥浪鼓、凳子、鍋、鏟子、椅子等)擺弄一番,然后開始分工。凌萱當“媽媽”,左手抱著一個娃娃,右手拿著奶瓶給娃娃喂奶。安牧當“爸爸”,對凌萱說:“娃娃都哭了。”然后,他拿著撥浪鼓哄娃娃,接著說:“我要去上班了,你在家里哄孩子吧。”凌萱說:“好的,路上小心。”
“娃娃家”游戲是適合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一開始,幼兒都能按照計劃開展游戲。當“拋棄”計劃后,幼兒也能根據生活經驗,創設游戲情節,并取得了成功,增強了信心。
針對幼兒能力各有不同的情況,教師創設了各種有趣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能夠在創設的情境中,獲得成就感。
案例三:角色游戲“銀行”
在“銀行”角色游戲中,幾名幼兒圍在“銀行”門口,說著一些事情。這時,晨晨說:“我的銀行存折里面只剩一個黃點了,我想取出來。但是,取出來以后,存折里就什么都沒了。好傷心!”萱萱說:“我的存折上一個黃點都沒有。”晟淼說:“我的銀行存折上還有很多黃點,我的黃點都是老師給我的獎勵。我還去食品坊干活,得到了很多黃點,你們也可以去試一試。”
在晟淼的提醒下,安牧和萱萱手拉手,來到了食品坊。萱萱說:“我會畫太陽。”安牧說:“我會做小花。我們兩人做花瓶吧,等下賣給顧客。”萱萱說:“好呀!好呀!”他們從柜子里拿出材料制作起來。不一會兒,安牧拿著幾朵做得不是很漂亮的花朵走到教師面前,笑瞇瞇地說:“老師,這是我們做的花。你可以獎勵我們小黃點嗎?”教師說:“你們可以向顧客推銷花,如果顧客買下花,你們不就能賺到錢了嗎?”“嗯!好的。”安牧不假思索地說。他拉著萱萱的手來到“醫院”,剛好碰見正在給“娃娃”看病的瑤瑤。安牧拉著瑤瑤的手說:“瑤瑤,娃娃病了,你買束花送給娃娃吧!”瑤瑤看著安牧手里的花說:“多少錢?”“兩元。”安牧拿著兩元錢,興奮地來到銀行,存折上又多了兩個黃點。
評價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從細微處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案例四:角色游戲“樂智思維館”
在區域活動中,思維館玩具架上的紙盤吸引了很多幼兒。甜甜在旁邊看著,很想參與其中,教師走過去對甜甜說:“這里人太多了,我們玩別的游戲吧。那里的串珠子挺好玩,我們可以去那里玩玩。”甜甜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不一會兒,甜甜拿著一串項鏈走到教師面前:“老師,這個項鏈送給你吧。”教師特意大聲地說:“謝謝,這條項鏈非常漂亮。你幫我戴上,可以嗎?”甜甜幫教師戴上項鏈,周圍的幼兒都投來羨慕的目光。
正確的評價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的。幼兒的自信心應該貫穿到各個游戲及一日活動之中,有利于幼兒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驗,增強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