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云

本文主人公
中國睡眠研究會報告顯示,我國有3 億多人存在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生活和學習壓力大、玩手機上癮、熬夜工作、情感問題等,都是失眠的誘因。在此背景下,市場對“哄睡師”的需求逐漸增長。李燕為了給自己治療失眠接觸到這個新職業,不料“久病成醫”,她竟一路從哄睡師做到助眠公司老總,治愈了很多“壓力山大”的客戶。
李燕1989年出生于太原,大學畢業后在香港做金融分析師,是一名收入豐厚的“金領”。但每月3 萬元港幣的高薪背后,是她承受的巨大工作壓力。李燕一天24 小時手機開機,以便領導和客戶隨時找到她,寫報告,談判,拉投資,管理基金……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讓李燕連情感都沒時間維護,男友移情別戀和她分了手。工作幾年后,李燕對這種“高壓”生活產生了倦怠。
從2019年開始,李燕陷入“亞健康”狀態,晚上經常失眠焦慮,第二天一早還要頂著黑眼圈去上班。為了尋找到生活樂趣,李燕拾起了大學時期的攝影愛好,業余經去拍搖滾樂隊的表演現場,然后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拍著拍著,李燕的粉絲越來越多,她如愿舉辦了影展,在圈子里有了不小的知名度。許多音樂節都會找李燕去拍照,她的新壓力也隨之而來。
“李燕你飄了吧?現在拍的片子還不如前兩年。”“作為一名音樂攝影師,你怎么能去拍商演?”留言區里,批評越來越多。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的李燕,看到這些負面留言很痛苦。未來讓她感到茫然,金融工作令她厭倦,她又不知該不該靠攝影謀生。“想用愛好養活自己,但又害怕大家的期待和評價。”
每天都被失眠困擾的李燕,試著約朋友喝酒。不料幾個女孩一落座,還沒等她開口,姐妹們就輪番吐槽起各自的工作。李燕不敢向朋友說心里話了,因為她薪資優厚,時常出入名品店購物,如果再大倒苦水,會被說成“凡爾賽式炫耀”啊。
父母不時從太原家鄉打來電話,對李燕噓寒問暖。李燕一向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積壓的情緒都是負能量,說出來只會讓父母擔心,什么也改變不了。”
被失眠折磨幾個月后,李燕開始大把掉頭發,變得精神恍惚。李燕求助中西醫,嘗試多種助眠藥物,但收效甚微。人生第一次,她體會到了什么是無可奈何。
偶然間,李燕在電商平臺上看到了心理服務類的“情緒樹洞”,每小時收費200 元,專門傾聽顧客的心聲。李燕下單購買了樹洞服務,撥通對方的電話,把積存數月的情緒傾瀉而出。
傾聽者是個年輕男子,聲音低沉渾厚,話不多,偶爾插一句:“真不容易,或許你不用這么累的。”現在李燕回頭去想,那應該是對方“萬金油式”的回復模板,“但當時卻覺得他好懂我。”許久不曾和人說過這么長時間的話,李燕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
打完一通電話后,李燕很難得地睡了個好覺。第二天起床出門,她感覺天格外藍,陽光也明媚了許多。此后半個月內,李燕又給“樹洞先生”打過幾次電話,每次1 小時,大多數時候都是她在講,從工作和生活壓力,到情感方面的挫敗。通過這種“花錢買晚安”的服務,李燕的情緒好多了,眼睛有了昔日的神采,皮膚也變得光澤了。
在網上找“情緒樹洞”的經歷,啟發了李燕:每晚有那么多人被失眠折磨,他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心里積壓了太多東西?面對朋友和熟人又會有所顧慮,不敢暢所欲言。而找一個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傾訴,可能是“黑暗情緒”的最佳出口!
望著地鐵里一臉倦容、眼圈發黑的人們,李燕決定也做一名“哄睡師”,在自愈的同時,幫陌生人擁有健康睡眠,重新擁抱陽光生活。于是,李燕在網上注冊了一間“深夜樹洞”小店,專門為人提供“哄睡”服務。
雖然開了店,李燕卻沒時間去打理。直到一天深夜,她被手機提示震醒,一個女生說自己失眠睡不著,正在醫院打點滴,明天要做一個大手術。女孩想下單,讓李燕陪自己說說話。得知她的家境并不好,李燕勸說女孩:“不用下單了,我陪你免費聊聊,你就趕緊去睡覺。現在醫療很發達,你明天的手術肯定能成功!”
當晚李燕陪女孩聊了一番,在她的再三勸說下,對方答應去睡覺。李燕還推薦給她一首歌,是鹿先森樂隊的《晚安》。
沒想到兩個星期后,李燕的網店忽然涌來很多人,紛紛留言說“晚安”,大家也不下單,說完就走了。原來是那個女生做手術之后,把她找李燕的經歷發到知乎的熱門帖里面,感動了很多網友。大家慕名來捧李燕的場,其中一些人,后來真的來找李燕下單了。
光顧李燕小店的“睡眠買主”,有在一線城市奮斗的年輕人,也有忙于家務和孩子的家庭主婦。“隨著顧客越來越多,我才發現世界上孤獨的人這么多。”李燕說,大家毫無顧忌地把積壓內心許久的煩惱一股腦吐露給她這個陌生人,只為了給心靈松綁,給精神減壓。
也有一些人,只是需要話筒另一頭的聲音陪伴,他們會讓李燕讀個故事,或者念一篇文章。“我在話筒這邊講著講著,那一邊的顧客就睡著了。”
有時,電話那頭傳遞過來的,僅僅是一種碎片化的情緒。李燕曾接聽過一個男生的電話,剛接通,他就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男孩下單后在電話里哭了20 多分鐘,最后一句話也沒說,就掛斷了。也許他需要的,僅僅是有一個人能停下匆匆腳步,認真傾聽他的壓抑,并給予溫柔的言語撫慰。
李燕決定百分百投入“哄睡師”這份事業,為更多人提供暖心服務,于是辭職從香港來到深圳。李燕一邊考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一邊嘗試用聲音給顧客們“靈魂按摩”。除了聊天和朗讀,李燕還構思場景,把敲擊、撫摸、摩擦、揉捏等產生的有規律的聲音制作成視頻腳本,讓下單顧客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放松四肢去傾聽,以幫助他們快速入睡,告別失眠的痛苦。李燕還通過代入醫生、臉部按摩師等角色,試著把顧客帶進不同情境中,以便更好地達到按摩、放松、哄睡目的。
當李燕把這些視頻發給客人們之后,很快收獲了他們的感謝和鼓勵。有人說自己患有中度抑郁癥,看了視頻后得到了緩解;有人說自從找到哄睡師李燕之后,睡眠時間已經從每晚三四個小時變成7 小時……
當線上顧客越來越多,必須要在同時段提供“一對多”哄睡服務時,李燕便降低收費標準,引導顧客們一同進入她的付費直播間。每天晚上,李燕會調設好環形燈,準備好風鈴、洗面奶、鵝毛棒、樂器頌缽等上百件哄睡道具,戴上耳機。“Hi,晚上好家人們……”她微笑著用約30 分貝的輕語和線上顧客打招呼,“請你們閉上眼睛,放松呼吸。”簡單的開場白之后,李燕開始用心“哄睡”……
濕濕的毛巾一點點擦過雙頰,那聲音非常柔和,被哄睡的顧客們感覺到了皮膚癢癢的;洗面奶倒在手心里摩擦,泡沫發出細碎的破裂聲也很“治愈”;而頌缽發出的低沉、悠遠、空靈的聲音,則是一種不需要言語的療愈。“頌缽音療對于氣血淤塞、肌肉關節疼痛、情緒的糾結等,有著非常出色的療效,它可以快速釋放你內在的負面能量。”掌握心理學知識后,李燕更專業了,“療愈師以缽校正身體的頻率,借由共鳴,讓人重回內心的平靜。”
李燕輕柔的手勢、悅耳的細語,以及各種催眠道具發出的絲絲入耳的聲音,都讓人感覺無比舒服。聽著聽著,客戶逐漸放松下來,沒多久便被倦意裹挾著,沉沉睡去。李燕把療愈的聲音和視頻,從小小的直播間傳到天南地北,安撫眾多深夜難眠的人。李燕最開心的就是她“哄睡”半個多小時后,直播屏幕上漸漸鴉雀無聲的那一刻。“哄你入睡,不用搖籃”,李燕很享受這份職業帶來的成就感。
李燕平時遇到最多的傾訴,是關于愛情。2020年底,一個畢業兩年的大學生聯系到李燕,深夜下單找她說話。“今天我從廈門來到深圳,來見一個從大學暗戀至今的女同學,打算在明晚的跨年之夜向她告白……”小伙子購買李燕的哄睡服務不為“催眠”,而是想獲得一份勇氣,他擔心明天表白失敗。李燕在電話中給了對方一番精神鼓舞。
第二天深夜,小伙子給李燕發來一個小視頻:長長的跨海大橋,車子在一排暖色路燈下閃過,他已經回廈門了。“兩年沒見,再次見面已經十分生疏,我才明白自己執著的,只是沒說出口的那句話。既然已經物是人非,就讓那句話成為大學時代的美好回憶吧。”他說雖有遺憾,但總算了卻了一樁心愿,今后會好好工作,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女孩。
自主創業收入不穩定,李燕開店之初的壓力并不小。好在顧客數量一路上升,1年后,店鋪每月流水都在2 萬元以上。
每年高考、考研、考公前一兩個月是“哄睡”旺季,李燕經常要熬夜到凌晨四五點,才能停止接單去睡覺。“一想我守護了許多人健康美好的睡眠,就很開心。”
后來,李燕的哄睡口碑越來越好,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發展到2022年,李燕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在她搭建的平臺上有38 位哄睡師。“夜間時間充裕,音質好,普通話標準,有耐心”是從業基本條件,李燕會對員工進行1 個月的線上培訓,通過相關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崗。“重要的一條,我們絕不提供軟色情服務。”李燕說,深夜里不乏尋求“語言刺激服務”的客戶。“這里沒有。”李燕和她的哄睡師們,會直截了當地拒絕。
李燕手下也曾經有哄睡師為了多賺錢,故意跟客戶打曖昧的“擦邊球”,讓對方多續時。李燕發現后果斷炒了那個哄睡師魷魚,并讓團隊成員引以為戒:“哄睡師是一個溫暖有愛的職業,我們要自尊自重,否則不光會毀了這一行的名聲,甚至有觸犯法律的危險!”
每當客戶下單之后,李燕就在工作群內向隊員派單,大家根據自己的閱歷和特長比照接單。每晚7 點到凌晨4 點,是哄睡師的工作時間。客戶一般提早1 個小時下單,如想要延長服務,也可以讓哄睡師臨時加班。
有的客戶要求個性化服務。“有位回山東老家的大叔,早年在香港生活多年,就想聽粵語歌,用粵語找人聊天。”李燕就特別給他安排廣東籍的哄睡師。
憑借著職業操守和溫暖走心的服務,李燕的哄睡事業越做越大。到了2023年5月,李燕已經注冊專業助眠公司,擁有近70 名哄睡師、催眠主播等,公司年收入兩百多萬元。
李燕覺得自己剛打開市場的冰山一角,睡眠改善市場的規模高達千億!她信心十足地表示:“目前哄睡師行業從業人員缺口很大,我們會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讓更多人擁有健康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