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接連被兩個小朋友留言提問“如何才能像你一樣通透自洽”,我回復了她們“等年紀大點就好了”。看上去很敷衍吧,但這真的是再真心不過的真心話。
因為總要跟年輕人打交道,我時常都會想起自己在剛畢業那幾年,上大學時,甚至是中學時期的自己。那時候我得到最多的評價可不是什么通透或自洽,瀟灑或聰慧,而是不踏實,不穩重,不成熟,也不是很聰明的樣子,還總是因為一點無足輕重的小事糾結和焦慮,被人當了槍使還無知無覺,個人成就還是人際關系都是一團糟。
空閑的時候我會回頭翻一下前幾年出過的書和更早一點的日記,有時候甚至會驚訝地意識到當年的自己居然是如此青澀且沖動,膽怯又擰巴,跟如今的我好像判若兩人。可老實講,我也并沒有像小說里的主人公那樣經歷千難萬險然后脫胎換骨——我連工作都是待在同一家公司十年沒動過,人生中能有多大的起伏可想而知了吧。
可時間的力量就是這樣的,它平靜如水,有時甚至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逝與存在,但你身處那條河里,總會被日復一日的水流沖刷打磨——我小時候很討厭別人說我“變了”,仿佛那就意味著我背叛了曾經的自己,可走過那段路之后我們就會明白,我們被時間贈予的,其實跟被它帶走的一樣多。
它拿走青春但還你閱歷;拿走膠原蛋白但留下腹有詩書;它拿走孤注一擲的孤勇與熱烈,但還你臨危不亂的安定與沉著;它拿走你詩人的敏感,但還你大地的穩重;它會將你從一些朋友身邊帶走,但也會讓你得以靠近你仰望過的人;它帶走你的依賴,但它也賜你力量,讓你自己長成大樹。
我們是如何改變的呢?或許就是在這一舍一得之間,一半是放下,一半是算了,然后與一切和解,逐漸不再那樣在意“我”,從而能夠看清一些關系,改變一些事情,僅此而已。
很多人會覺得“把一切交給時間”是一句雞湯,但其實一句話是雞湯還是箴言從來不取決于說話的那個人,而是取決于聽話的那個人都做了什么——
把自己托付給時間當然沒問題,但你交給時光的是那個加班到深夜也還是會在地鐵上翻開書的人,是那個即便身處迷霧中也依然會摸索著向前移動的人,是那個已經精疲力盡但還是要努力走上幾步的人,還是一個遇到順境就躺平,遇到逆境就擺爛的人呢?
帶著那些迷茫,那些焦慮,那些年輕的煩惱和痛苦再走上幾步吧,一直走,向前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因為你付出過很好的努力。
(王傳生摘自微信公眾號“陶瓷兔子的悅讀筆記”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