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

“輪”由“車”和“侖”組成,“車”表示字的意思跟車有關,“侖”表示字的讀音與之接近。不過,有人認為,“侖”所起的作用不止于表音,理由是以“侖”為聲旁的字如“倫”“論”等,都有條理、次序的含義,而車輪則是以軸和轂為中心,四周有序地排列著輻條這樣一種裝置。
“輪”最初指“車輪”。“察車自輪始。”(《周禮·考工記》)車輪是車最重要的構件,因此,“輪”進一步又可以指代車。“輪”也能表示車的數量,相當于“輛”。
“輪”還可以指像輪子的物體。而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跟輪子相似的事物無外乎太陽和月亮。南北朝庾信《望月詩》:“蓂新半壁上,桂滿獨輪斜。”此外,還有“月輪”一詞,也常常被用來指月亮。“輪”進一步又可以表示日、月等圓形物體的數量。《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少間,風掃薄云,現出那輪明月。”今天,在“第幾輪會談”“第幾輪比賽”等說法中,“輪”表示循環的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則是它表示圓形物體的數量這種用法進一步抽象化發展的結果。
由車輪的轉動,“輪”還發展出“依照次序替換”的意思。晉代葛洪《神仙傳·張道陵》:“使諸弟子隨事輪出米絹、器物、紙筆、樵薪什物等。”在“輪班、輪休”等詞語中,“輪”表示的就是這種意思。
然而,在今天使用的“巨輪、游輪、貨輪”等詞語中,“輪”的意思跟車或車輪無關,而是指輪船。那么,車輪之“輪”又是怎樣跟船發生關系的呢?這是因為,古代的船中曾經設有像“輪”一樣的裝置,通過踏輪激水的方式使船前進。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的五世孫李皋“常運心巧思為戰艦,挾二輪蹈之,翔風鼓浪,疾若掛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李皋設計制造的這種裝有“輪”的戰艦,使得航行速度加快,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南宋吳自牧所著《夢粱錄》中也記述了當時西湖上的一種船,“船棚上無人撐駕,但用車輪腳踏而行,其速如飛”。而“輪”也就能夠指“輪船”了。
當“輪”出現在跟面積、丈量等相關的語境中時,它指的是地的南北距離。《周禮·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根據古人的注釋,東西為廣,南北為輪。
那么,“美輪美奐”一詞中,為什么要用“輪”呢?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華美,出自《禮記·檀弓下》。根據其中的記述,春秋時晉國趙文子建造宮室,晉國的大夫們前去參加落成儀式,大夫張老致辭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這就相當于在說,這所新居多么高大,多么漂亮啊!“輪”在句中表示“高大”的意思。與之類似的還有“輪奐”,或作“輪煥”。白居易《和〈望曉〉》:“星河稍隅落,宮闕方輪煥。”可見,了解了“輪”字“高大”的含義,自然也就能夠理解“美輪美奐”一詞中,為何要用“輪”了。
(王世全摘自《中國剪報》2023年4月12日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