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一
(北鎮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遼寧 北鎮 121300)
北鎮葡萄栽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葡萄產業已經成為北鎮市的優勢產業,北鎮葡萄是全國唯一一個葡萄農產品優勢產區。北鎮葡萄已有21萬畝,包括巨峰、遼峰、陽光玫瑰、著色香等10余個品種。
北鎮葡萄生產離不開肥料這個基礎資料,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葡萄生長需要多種必要營養元素,卻因為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有機肥料施用量偏低,并沒有發揮出肥料的最佳效果,這樣就影響了葡萄產量和效益。改變施肥方式,結合有機替代及減肥增效綠色發展方式,確定試驗示范施用肥料及施用肥料方法。能夠促進葡萄營養均衡,促進水肥利用率,改善果實品質,增產增收。
試驗時間:2021年5月7日至10月15日。
試驗地點:北鎮市常興鎮范屯村。
試驗地地形:平地。
土壤類別:棕色森林土;土壤質地:壤土。
前茬作物名稱:巨峰葡萄。前茬作物產量:2300公斤。
前茬作物施肥量(公斤/畝):復合肥40公斤,有機肥3000公斤。
試驗肥料名稱: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水溶肥。
作物名稱:葡萄,巨峰。
第一,試驗設計。結合有機替代及減肥增效綠色發展方式,確定試驗示范施用肥料及施用肥料方法。試驗示范采取規模示范,不設重復,示范面積5畝。
第二,試驗處理。處理1:常規施肥。處理2:生物有機肥+葉面噴施微生物菌劑+沖施有機水溶肥。同時減少化肥用量。
第三,施用方法。生物有機肥在葡萄上架后作基肥施入,每畝200公斤;微生物菌劑在葡萄開花始期葉面噴施,每畝總用量500克,噴施5次施用;水溶肥在葡萄開花期開始施用,每畝每次沖施10公斤,沖施5次。
試驗區種植密度為每畝450棵。4月29日萌芽期,6月13日初花期,7月2日初果期,7月10日果實膨大期,7月23日漿果期。8月20日期進入轉色期,8月27日至10月10日為成熟期。在葡萄上架后進入萌芽時開溝施用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在葡萄開花盛期時開始葉面噴施,連續噴施5次,每次間隔7~10天;有機水溶肥也是在開花期開始施用,隨著灌水一起施入,大概沖施5次。其他按正常管理,6月27日霜霉病發病初期福美雙800倍液噴施。7月10日至8月10日發病嚴重,72%霜疫克星750倍液,18%安克猛鋅1000倍液. 用藥后效果明顯。
表1中可以看出,葡萄施用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水溶肥等系列肥料促進了葡萄葉片與新梢生長,新梢長度增加3.3厘米,葉片濃綠肥厚。百粒重增加60克,裂果率減少0.3%,含糖量提高1.3%。

表1 葡萄生育性狀調查
表2中可以看出,葡萄施用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水溶肥料等系列試驗肥料有一定的增產效果,畝增產150.66公斤,增產率達9.49%。

表2 葡萄產量調查
第一,葡萄上應用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水溶肥等系列肥料,能明顯改善葡萄的生育性狀,新梢長度、坐果率、百粒重都有增加;作物裂果數減少,含糖量增加,提高了作物品質。能明顯促進葡萄的生長發育,植株長勢旺盛,促進早熟,減輕病害的發生,改善果實品質。
第二,從畝產上看葡萄施用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水溶肥等系列肥料,增產效果明顯,畝增產150.66公斤,增產率達9.49%。
第三,通過試驗看出,試驗示范區改變原來的施肥方式,即在減少基肥化肥用量的同時,應用生物有機肥、菌劑、有機水溶肥,不僅沒有對葡萄生產產生負面的影響,反而促進了作物的生長,葡萄長勢良好,改善果實著色,提高了產量,增加果品甜度,提升了品質。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穩定,增加產出效益。還要進一步加大試驗示范力度,最終確定最佳的施肥模式,為葡萄綠色生產提高可靠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