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綠茵



關鍵詞:教育戲劇;光影元素;秘密管理;人際邊界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1-0027-05
【活動理念】
人際邊界是指人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控制線,是個體對自身心理活動實現控制的臨界點值,在這個臨界點值,個體既能承受相應的刺激,又無異常反應。初中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感迅速增強,更重視同伴交往。他們會通過向同伴傾訴釋放壓力,而同伴之間的友誼也常常是基于彼此的秘密而建構起來的。對于初中生來說,秘密是建立友誼關系的重要中介,他們常通過分享秘密來確認與朋友的親密程度。與此同時,初中生的人際邊界認識模糊,常常出現交淺言深的情況,容易因為秘密的泄露與傳播導致關系的疏遠甚至友誼的破裂。
教育戲劇(drama in education)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虛擬的學習體驗情境,教師運用戲劇與劇場的技巧,以戲劇性游戲、戲劇性扮演、劇場及戲劇認知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他人的故事,透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引發自身的共鳴和思考。本課引入教育戲劇和光影元素的藝術表達形式,以“秘密管理”為切口,引導學生初步探索人際邊界。演員在皮影幕布背后可以更放松地入戲,觀眾也能更專注地卷入劇情發展中。本課將身體打擊樂與角色扮演巧妙融合,帶領學生進行暖身,激活學生的全感。學生在戲劇創設的情境和“秘密之交”活動中全情體驗,深度學習;在“茶話會”和“競技場”的互動互融中重新審視自己對不同的朋友開放不同等級的秘密,感受清晰的人際邊界對于形成舒適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初步學會尊重他人人際邊界和守護自我人際邊界;在戲劇進程中探討“交友和保密”,培養交友過程中慎言慎行的品質,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際邊界。
2.情感目標:在教育戲劇情境中體驗秘密被泄露引發的負面情感;在“秘密之交”活動中體驗擁有恰當邊界帶來的輕松感。
3.行為目標:初步學會選擇性地傾訴自己的秘密,以及替朋友保守重要秘密,守護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邊界。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覺察到對不同交情的朋友應開放不同等級的秘密,初步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際邊界。
2.難點:初步學會選擇性地傾訴自己的秘密,替朋友保守重要秘密,守護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邊界。
【教具準備】
皮影幕布,皮影燈,筆,筆記本,印有“秘密”二字的T恤衫,PPT,寫秘密的小紙條。
【活動對象】
初一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熱身:身體打擊樂
教師在音樂中帶領學生用不同的聲勢律動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酷帥”的沉思者、放松的流浪鼓手、閃耀的歌手、開心的玩耍者、神秘的魔術師、自信的指揮家、熱情的觀眾等。
設計意圖:用聲勢律動引導學生打開身體,激活“全感官”,融入角色,導入主題。
二、情境建立:秘密之交
(一)第一幕:琳子和小麗的悄悄話
扮演琳子的學生入場。
琳子獨白:我叫琳子,是初一年級的學生,我很喜歡初中生活,在學校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最近,我特別喜歡和小麗聊天,她是我在班里交的新朋友,她熱情直爽,平時大大咧咧的,和誰都聊得來。
(琳子走入皮影幕布后,和小麗打招呼)
小麗:琳子,你知道嗎,我們班張強這次英文歌比賽拿了第二名,隔壁班好多同學都向我要他的QQ號。
琳子:是嗎?他這么受歡迎?告訴你一件事情,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張強有一次遞紙條給我,我看了以后非常吃驚……
(幕布后定格形象:兩個女生竊竊私語,聲音逐漸減弱。見圖1)
分享環節:
師:他們在說什么?
生1:秘密。
師:你對這個秘密好奇嗎?你會選擇站在哪個位置靠近秘密?
部分學生選擇站在離秘密很近的位置。
師:(采訪幕后的琳子)現在有人想知道這個秘密,你愿意告訴他嗎?
琳子:不愿意。
師:我們會對他人的秘密感興趣,但秘密通常不會對所有人開放。他人的秘密和我們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進入活動“秘密之交”。
(二)活動:秘密之交
活動規則:
1.每個人在便箋紙上寫下自己的秘密,然后將便箋紙貼在自己的手掌心(可以用手蓋住秘密)。
2.全班同學站成內外兩圈,內外圈同學面對面站立。
3.內外圈同學用“面對”和“背對”來回應是否會與對方分享秘密。“面對”代表會和對方分享秘密,“背對”代表不會和對方分享秘密。外圈同學順時針移動兩個位置,內圈人位置保持不變,兩圈人繼續用“面對”和“背對”來回應是否會分享秘密給對方。
學生活動,討論分享。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不愿意向別人分享秘密的同學請舉手,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
生2:這個秘密對我來說很重要。
生3:我和對方不熟,不適合分享這個秘密。
師:我們來看一下人際關系和秘密之間的關系。
教師邀請學生A帶著秘密站在臺前,隨機抽取四位學生走向A,A可根據自己的舒適度隨時叫停。當聽到“停”時,靠近的學生不能再前進,停在原位。
師:大家覺得A最有可能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哪個同學?
生4:離他最近的那個同學。
師:在上節課中,我們提到了朋友圈。請猜一猜,離他最近的這位同學和A的關系怎樣?
生5:他們是好友或者密友。
師:我們會傾向于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好友或者密友。請問A同學,如果當你喊停時,離你最遠的這位同學不顧你的勸阻一直靠近你的秘密,你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生A:很不舒服。
師:是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和不同的人會形成不同的物理距離,也叫人際邊界。當對方未經同意越過這條人際邊界時,我們會感到不舒服。人際邊界不僅包括物理邊界,還包括心理邊界和身體邊界。例如,有的同學不喜歡朋友開過分的玩笑,有的同學不喜歡別人碰他的頭,有的同學不喜歡別人“八卦”自己的隱私。人際邊界就像護城河一樣保護著我們,讓我們擁有比較舒適的友誼關系。
師:(問A)你寫下的秘密對你而言重要嗎?對保密性要求高嗎?
生A:很重要。我只想告訴兩位最好的朋友。
師:有沒有連你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秘密?
生A:有。
師:我們的秘密是有不同等級的。(呈現秘密的等級)三級秘密是我們不會主動廣而告之的秘密,但別人知道也沒什么關系;二級秘密是對我們而言重要的秘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一級秘密是對我們而言非常非常重要的秘密,我們不想告訴任何人。
師:請問大家剛才寫下的是幾級秘密?
學生用手指表示秘密等級。
師:(提問寫下二級秘密的學生)你會將這個秘密告訴誰?
生6:好友和家人。
師:(提問寫下一級秘密的學生)你會如何管理自己的這個秘密?
生7:我會寫在日記本里。
生8:我會和寵物傾訴自己的一級秘密。
師:我這里也搜集了一些秘密,這些秘密對你而言是幾級秘密?請大家用手勢來回答。
PPT呈現:學習遇到重大困難;爸爸媽媽吵架了;我對一位同學有好感。
師:即使對同一個秘密,不同的人定義的秘密等級也是不一樣的。對此,你有什么新體悟?
生9:當我們和別人說秘密時要小心,因為有可能對我而言是一、二級秘密,對對方而言是三級秘密。
師:我們要慎重選擇傾訴秘密的對象。請問在剛才的劇中,那個秘密對琳子而言是幾級秘密?
生10:一級或二級秘密。
師:這個秘密會止于小麗嗎?我們繼續往下看。
設計意圖:教師運用教育戲劇和光影元素,創設“與好友分享秘密”的情境,調動學生對主角秘密的好奇心,同時運用“思路追蹤”教育習式詢問主角是否愿意暴露秘密。學生自然卷入戲劇情境,在“秘密之交”活動中,學生全情體驗,覺察自己的秘密等級,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際邊界,要學會守護自己的人際邊界。
三、主軸事件:行走的秘密
(一)第二幕:行走的秘密
皮影幕布后:
小麗:(遇到小A)告訴你一個秘密,張強寫紙條給琳子,紙條上說他想請她吃肯德基。別說出去,我先走了。
小A:(告訴小B)告訴你一個秘密,張強喜歡琳子,兩個人已經吃好多頓肯德基了。
小B:(告訴小C)跟你說,張強和琳子戀愛了,有人看到他們牽手了,還有人看到他們擁抱了。
小C:這么勁爆!
(琳子走進教室)
小C:聽說你和張強牽手、擁抱了?
(眾人起哄)
琳子:不是這樣的,不是你們說的這樣。走開!
(眾人退)
琳子:(氣憤地找小麗對質)為什么?你為什么要泄露我的秘密?
小麗:我不是故意的,就是隨口一說。
琳子:虧我還把你當最好的朋友,你這個大嘴巴。
小麗:我只對小A講了,哪知道他傳成那樣?(定格)
(眾人上,對琳子指指點點)
琳子:我討厭你,我以后要怎么在班級待下去?真的好丟臉。嗚嗚嗚……
(定格。見圖2)
眾人:聽說了嗎,琳子和小麗為了張強鬧翻了……(定格)
(二)討論分享
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這里用到了思路追蹤(thought-tracking):觀眾把手放在幕布后面“定格形象”角色的肩膀上,讓他們以角色身份用一句話說出心里的想法或感受。
生11:我看到秘密傳到后面都變形了,變成謠言了。
生12:我感受到琳子很憤怒、很無助。她的人際邊界被侵犯了。
師:面對這樣的事件,你會用什么身份和劇中人對話?可以是父母、班主任、前桌、網友、好友、同學等。(茶話會)
生13:我想以普通同學的身份對造謠的那些人說:你們太沒素質了,你們的謠言對琳子造成了傷害。
師:扮演造謠者的同學,你們有什么想回應的嗎?
扮演造謠者的學生:我們沒想傷害琳子,剛開始造謠是因為無聊和好玩。
生14:我想以媽媽的身份對琳子說:你不能把重要的秘密輕易告訴他人。
師:在相處中,我們不僅要守護自己的人際邊界,也要尊重他人的人際邊界,比如保守朋友的重要秘密。在分享別人的秘密時,要隱去對方的個人信息,不捕風捉影,不造謠不傳謠。
設計意圖:創設主軸事件“行走的秘密”,讓學生代入角色,體驗主角的秘密在傳播中變成謠言引發的負面情感;采用“定格”、“思路追蹤”和“茶話會”等教育戲劇習式,讓學生和劇中人物對話,幫助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認識到隨意泄密和造謠是破壞人際邊界的行為,會傷害他人。
四、競技場:還能做朋友嗎
臺上有兩把凳子,分別代表A和B兩種觀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站成兩列,每人輪流坐在凳子上發表觀點,下一個人接著上一個人的話回應對方。
琳子和小麗還能繼續做朋友嗎?A:不能? B:可以
學生參與競技場一對一的對話,教師適時總結和引導。
生15:也許兩人不能再做密友和好朋友,但還是可以維持普通朋友的關系。
生16:不可以做朋友,因為泄密對琳子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萬一下次再泄密怎么辦?
生17:可以做朋友,因為兩人有感情基礎,琳子可以給小麗一次改錯的機會。
生18:不能做朋友,因為小麗已經撒謊了,她之前答應琳子不會說出去,結果還是傳出去了。謊言只有0次和無數次,她辜負了琳子對她的信任。
生19:可以做朋友。小麗做錯了,沒有守住琳子的秘密,但琳子自己也沒有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她選擇把秘密告訴小麗的,既然她可以選擇原諒自己,那也可以選擇原諒小麗一次。
設計意圖:采用“競技場”的教育戲劇習式,讓學生體驗泄密引發的人際沖突,以角色身份思考朋友的意義,表面上是思考琳子的抉擇,實則在思考自己遇到同樣的事件時對朋友的態度和立場。學生在聆聽同伴的觀點時實現觀點采擇,豐富自己的認知角度。
五、時光機:重回當初
(一)第三幕:關于“秘密”的對話
師:小麗重回當初,她會如何對待琳子的秘密?
幕布后,學生進行戲劇展示。(見圖3)
琳子:小麗,我父母昨天吵架了,吵得很兇,都快離婚了,你不要告訴別人。
小麗:琳子,別難過,謝謝你這么信任我。
琳子:老師叫我了,我先走了。(退場)
小A:琳子剛和你說了什么呀?
小麗:我們就聊中午該吃什么。
小A:哼,沒意思。
小B:你和琳子剛才在說什么秘密?
小麗:這個秘密本來是不能告訴你的……好吧,我告訴你,我們說的就是個秘密。
小B:哼,神神秘秘的。
小C:琳子剛才都和你說什么啦?
小麗:耳朵別伸那么長,別人家的秘密瞎打聽什么?
小C:哼,誰稀罕?
(二)討論和分享
師:大家領悟到了什么?
生20: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守住朋友的秘密。
生21:要像守護自己的秘密一樣去守護朋友的秘密。
師:我的秘密我做主;人際邊界,我們共同來守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用正向反饋的方式守護秘密和邊界。
【活動反思】
本課融入了教育戲劇與光影元素藝術表達,采用教育戲劇經典的習式,充分利用皮影道具,讓學生在幕布后呈現戲劇《琳子的秘密》。以戲劇的情節發展為主線,借由學生對“秘密之交”的體驗和探討,引發學生對人際邊界的覺察和思考。皮影幕布的運用是創新之處,學生全情投入,收獲頗豐。整節課有非常多的巧思,例如,劇本的臺詞設計非常生活化,給學生以真實感,正是這種真實感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之中,領悟深刻。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