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海洋與漁業》記者 曾凡美

周禮雄/攝
繼海鱸、黃立魚后
近 年來,廣東珠海市兩條魚產業發展亮眼,白蕉海鱸、金灣黃立魚馳名粵港澳大灣區。這兩條魚的產業融合為珠海推動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成功示范。近日,《海洋與漁業》記者獲悉,當地發展水產養殖的信心不止步于這兩條魚,第三條魚產業已躍出水面。
6月8日上午,廣東省四指馬鲅生態綜合養殖技術示范基地掛牌儀式在珠海舉行。截至目前,珠海四指馬鲅年產量約6000噸,預計明年將突破10000噸,有望發展成為繼“白蕉海鱸”和“金灣黃立魚”之后支撐珠海市現代漁業產業發展的“第三條魚”。
四指馬鲅,常稱馬友魚,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被稱為“海上千層糕”,是消費者喜愛的名貴海水魚。四指馬鲅具有鹽度適應范圍廣、產卵周期長、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可全程攝食人工配合餌料、經濟價值高等特性,已被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作為重點推廣的海水養殖魚類。這條魚的發展勢不可擋,連續三年拿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席位,市場推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開發利用前景備受關注。
“馬友魚在2015年就實現了魚苗批量生產,目前龍勝的生產能力可達3000萬~5000萬尾的規模,最高年產可達1億尾。”日前,珠海市龍勝良種魚苗培育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舜梅在接受《海洋與漁業》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這條魚日漸受到市場關注和認可,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在省內東西部沿海養殖區域、珠三角和國內福建、海南、山東、浙江等沿海養殖水域都有養殖。“馬友魚經濟價值較高,市場行情平穩發展,目前一斤規格的塘頭價為35~40元,高位池養殖普遍畝產可達3500斤,有的養殖區能達到7000斤,經濟效益可觀。”
經過前期的平穩發展,四指馬鲅的市場推廣在2023年開始提速。“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馬友魚的推廣速度會加快,市場的需求也會水漲船高。在目前產業發展的刺激下,今年的市場需求與去年大不一樣,需求非常強勁。今年的魚苗還沒有下塘,成魚就有客商上門預訂,供不應求。”黃舜梅分析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今年馬友魚被列入廣東省和珠海市主推品種,金灣區也把這條魚列入主推的高端新品種;二是預制菜產業如火如荼,珠海甚至全省大力發展預制菜,馬友魚是目前珠海打造水產品高端預制菜最有潛力的一條魚。”
據了解,目前珠海正高標準打造預制菜特色產業新高地。最近,珠海市編制了《加快推進珠海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下稱《計劃》),突出“地標產品+裝備制造+珠澳合作”產業鏈特色,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構筑預制菜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產業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的預制菜產業體系。
近年來,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為珠海兩條魚并駕齊驅走向國內外市場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裝上了馬達驅動,同時也為四指馬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生動示范。這些行業發展的積極信號讓黃舜梅看到了四指馬鲅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產業前景,更加堅定了她的信心。
作為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黃舜梅常為四指馬鲅的產業發展奔走,她表示,“我們希望把金灣馬友魚打造成為珠海第三條魚,再造一個新的產業。”
據了解,多年來,作為省級鯔科魚類良種場,珠海市龍勝良種魚苗培育有限公司致力于四指馬鲅人工繁育技術研究,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省內著名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取得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形成了穩定的苗種繁育技術,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我們培育一個產業,良種支撐是關鍵。同時一個產業的發展,一家獨大是不可能支撐起來的,我們需要以點帶面,百花齊放,擴大養殖,吸引更多人加入這條魚的養殖,我們的行業才能繁榮發展。”黃舜梅對四指馬鲅產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她認為,一個產業的發展,良種是基礎,需要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同時更需要培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據了解,從主推品種到主推技術,四指馬鲅在育苗和養殖等方面的技術日趨成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珠海四指馬鲅已經具備了足以支撐一個產業發展的基礎技術條件,同時在預制菜產業的助力推動下,更是錦上添花。

四指馬鲅苗

“馬友魚經濟價值高,市場潛力大,5兩以上就可以上市銷售,并很受市場歡迎。目前塘頭價在35~40元/斤,如果朝著預制菜高端方向走,這條魚的產品價值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價格也會水漲船高,一條一斤的馬友魚,加工成預制菜能賣100元/斤!”黃舜梅說。
“目前珠海水產養殖品種中,能夠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去打造的,條件最為成熟的就是馬友魚。隨著我國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深水網箱養殖發展迅猛,馬友魚產業發展迎來好機遇。如果馬友魚苗種產量達到1億尾以上規模,那么市場上就有足夠的產量滿足預制菜發展的需求,將會成就一個大產業。”黃舜梅對四指馬鲅的產業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