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但在社會救助領域,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依舊突出,醫療救助面臨救助水平低、供需矛盾大、資金保障不足、申領難度大等問題。在此背景之下探索并分析慈善醫療救助的多方面影響因素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本文通過研究發現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總體完成度較低、目前網絡慈善救助平臺的網站所展現的形式不利于網絡募捐、籌款目標和已籌金額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有顯著性影響,提出完善網絡慈善救助制度、改進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網站模式和營造良好的醫療救助社會環境的建議,為未來推動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領域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網絡慈善;醫療救助;二元logistic
隨著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但困難群眾罹患重特大疾病時,現有的保障水平仍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其醫療難題,由此導致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以及無力看病、放棄治療等問題非常突出。[1]針對上述問題,各類慈善力量積極發揮作用,通過動員社會資源,為困難群眾提供了形式多樣的醫療援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看病就醫負擔。網絡慈善的出現可以幫助更多的病患解決難題。[2]隨著我國邁入數字時代,作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慈善組織也積極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形成了網絡慈善。[3]網絡慈善目前已成為我國慈善的重要形態,為我國慈善募款、項目設計及運行模式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4]網絡救助這種新型模式已經逐漸被大眾認可。但研究發現,近幾年網絡慈善救助項目的完成情況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影響因素的分析,發現網絡慈善救助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建議。
一、數據來源與模型構架
(一)數據來源
本文的主要數據來源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主體運營的騰訊樂捐平臺。項目類型設定為醫療救助項目,項目狀態設定為已完結。時間年限設為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本研究最終使用樣本數為903份。數據內容主要包括醫療救助的慈善機構層級、善款籌集、項目結構以及項目監管四個維度。
(二)變量設置
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完成情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將可能會影響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的因素分成14個具體變量,將這14個具體變量進行定義,具體數據詳見表1。
(三)樣本基本情況描述
本研究最終使用樣本數為903份。其中,完成籌款的項目為101件,占總比例的11.2%;未完成籌款的項目為802件,占總比例的88.8%。國家級公益慈善機構參與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數量為464件,地方級公益慈善機構參與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數量為439件。在項目結構中,項目說明為 “純文字”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68件,項目說明為 “純圖片”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0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圖片”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792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財務憑證”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3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圖片+財務憑證”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39件。在項目監管中,項目進展為 “純文字”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42件,項目說明為 “純圖片”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2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圖片”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39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財務憑證”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264件,項目說明為 “文字+圖片+財務憑證”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556件。
(四)模型構建
本文將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完成與否作為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的被解釋變量,應用該方法構建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影響因素回歸模型。利用一般線性回歸模型對解釋變量取值為1的概率P進行建模,對概率P的變換進行變換處理應采用非線性變換,可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其模型表述如下。
其中, β0為常數項; βi(i=1,2,…,n)為Logistic回歸模型的偏回歸系數,如果其他條件不變, xi(i=1,2,…,n)則表示變量對logitP的影響程度; xi(i=1,2,…,n)是影響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完成效果的第i個因素。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文通過運用SPSS26統計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處理。結果詳見表2。此回歸模型中的-2對數似然值為37.747,考克斯-斯奈爾R方為0.483,內戈爾科R方為0.958,霍斯默-萊梅肖檢驗的值為0.641,大于0.05,說明模型總體擬合程度較好。由于項目說明為 “純圖片”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數量為0件,項目說明 “純圖片”將不參與logistic回歸分析中。
二元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當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公益慈善機構層級為地方級時,其影響程度為1.172,在5%顯著性水平以下,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產生正向影響。在其他條件一定、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公益慈善機構層級為地方級時,網絡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是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的公益慈善機構層級不是地方級時的1.172倍。籌款目標和已籌金額的顯著性在10%以下。籌款目標影響程度為0.005,且OR值為1.005。表明籌款目標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有顯著影響。已籌金額的影響程度為-0.005,且OR值為0.995。表明已籌金額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有顯著影響。項目結構和項目監管等因素對網絡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沒有顯著影響。
三、建議
本文基于903項網絡醫療救助項目樣本,運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其完成效果的因素,得到以下結論:一是發現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總體完成度較低;二是目前網絡慈善救助平臺的網站所展現的形式不利于網絡募捐;三是籌款目標和已籌金額對網絡慈善醫療救助完成效果有顯著性影響。
基于上述結論,為緩解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總體完成度低的問題,使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進一步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網絡慈善救助制度
可以通過法律法規明確求助人、救助平臺等相關人員的權利與義務;保證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整體的公開性,善款流向的透明性。完善的網絡慈善醫療救助法律法規可以營造良好的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環境,從而促進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的完成效果得到明顯的改善。醫療救助是以促進社會公平為目標,增加貧困人群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的重要手段。在整個體系中,慈善組織需要增強其自主能力,與政府救助做到有效配合。在醫療救助范圍方面,慈善救助應延伸至政府救助無法覆蓋的更多貧困人口范圍,在救助標準方面,慈善組織應制定更加明確的救助標準,來幫助政府無法完全提供保障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病種。并且,慈善組織應按照社會經濟水平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成熟程度進行調整,有針對性的提供救助。在政府社會保障水平一般的地區或疾病,網絡慈善應起到補充作用;在政府社會保障較差的地區或疾病類型,慈善組織可以嘗試融入管理服務和策劃方案,摸索出一種官民醫療救助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構建立體化大病保障體系,進而改變我國大病保障的不足狀態。
(二)改進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網站模式
網絡救助平臺的運營組織可以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收集相關信息,或通過用戶的日常瀏覽,運用大數據分析廣大群眾想要了解的相關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展現在救助網站上,讓群眾隨時能夠查找到信息。完善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網頁設計,為公眾提供一個清晰易懂的網絡慈善救助頁面,讓捐贈者和求助人能夠順利的尋找到捐贈的入口,并且能夠讓公眾便捷的在網頁中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使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網頁充分發揮作用,吸引更多潛在捐贈者關注醫療救助項目。平臺可以采用授予榮譽、設定用戶等級等方式提高捐款者對于醫療救助項目的關注,加強對項目的監督,促進更多的人員參與到網絡慈善醫療救助之中。網絡救助平臺的運營組織可以定期公布善款募捐額度及使用去向,并向公眾開放查詢渠道,對慈善組織信息采取透明化等手段來提升公信力。
(三)營造良好的醫療救助社會環境
要立足我國國情,構建適合我國的社會主義的慈善文化。通過借鑒希望工程、學雷鋒活動等項目的經驗,立足于中華傳統文化,將現代思想和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構建適合本國的慈善文化,并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幫助廣大群眾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文化觀、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孩子從小接觸慈善文化,父母通過積極構建充滿慈善文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從小在充滿慈善文化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讓慈善文化植根于孩子的內心。讓慈善文化走進校園,讓孩子從小受到慈善文化的熏陶。也可以通過傳統的宣傳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慈善文化,幫助廣大群眾了解慈善文化。還可以通過網絡宣傳慈善文化,以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宣傳慈善文化,鼓勵大家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參與救助。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地點多方面宣傳慈善文化,營造一個良好的醫療救助社會環境,從而促進網絡慈善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我國網絡慈善醫療救助起步較晚,還存在不足之處,但網絡慈善救助對我國醫療救助的幫助是毋庸置疑的。網絡慈善救助的出現能夠有效緩解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情況,彌補醫療救助短板,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因此,對于網絡慈善醫療救助面臨的問題和困境,應該及時解決,為網絡慈善醫療救助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謝治菊.健康中國戰略下脫貧戶健康扶貧質量及其治理[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03):85-97.
[2] 楊文圣.促進困難群體共同富裕的社會政策體系建構[J].甘肅社會科學,2023(04):159-167.
[3] 王海漪.網絡大病個人求助: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案例[J].社會保障評論,2023,7(01):147-159.
[4] 謝瓊.中國網絡慈善的創新價值與未來發展[J].社會保障評論,2022,6(03):135-147.
作者簡介: 王立新,女,漢族,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