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媒體傳播方式正不斷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傳統的傳播格局被越來越豐富的現代化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打破,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新聞媒體傳播行業進行重新分析并基于時代發展需求采取相應措施應對變化。本文對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傳播特征及其多元化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以及行業發展需求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媒體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傳播方式;多元化
我國已初步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各行業以及各領域不斷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現代化轉型,新聞媒體傳播作為引導我國社會輿論走向以及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領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化的影響,從當前我國新聞媒體的整體情況來看,新聞媒體在傳播方式方面不斷朝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以及信息化方向發展,傳播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基于新的時代需求對其工作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優化與轉型,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對其自身專業能力以及職業認知進行提升,從而促進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充分發揮其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傳播特征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的傳播越來越廣泛,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由傳統的報紙傳播、廣播傳播以及電視傳播逐漸發展成為線上的微信傳播、小紅書傳播、微博傳播等。除此之外,相比傳統的媒體,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形式也不斷發展,由傳統的文字傳播轉變為現代化的圖片傳播、音頻傳播以及視頻傳播,甚至3D傳播等,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時效性和覆蓋范圍廣泛性。
(一)交互性
相比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方式,交互性是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傳播的最主要特性之一,因為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是單向的,受眾群體和新聞媒體的傳播者之間很難實現雙向溝通,受眾群體只能被動地接收傳播者所傳播的信息,而傳播者也不能及時接收到受眾群體的反饋。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信息的傳播,而且多數線上的新聞信息傳播通道都設有受眾群體的留言板塊以及傳播者和受眾群體的溝通板塊等。新聞媒體的傳播者可以實現和受眾群體的雙向溝通,這有利于新聞媒體傳播者基于受眾需求對其傳播內容和傳播模式進行調整,也有利于受眾群體及時發表意見和建議。
(二)時效性強
時效性是新聞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特征,而傳統媒體雖然也具備一定的時效性,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整體經濟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穩步上升,時代已經對新聞媒體的時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媒體傳播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受眾群體在接收到信息時可能已經不算是 “新聞”了。而在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是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的,而直播通常是實時直播,也就是當下發生的事情通過線上渠道實時向受眾群體傳播,觀眾可以更及時地了解到新聞信息。
(三)覆蓋范圍廣
融媒體與傳統的新聞媒體的最大區別就是其現代化水平更高,行業跨度更廣,融合性更強,而這一系列的融合都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建立的,互聯網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就相對較多且較為豐富,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豐富的新聞信息。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能夠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極大地擴大其覆蓋范圍,同時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基于相關信息進行深度挖掘,這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傳播的廣泛性。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的多元化發展
(一)新聞媒體傳播內容多元化
新聞傳播內容是新聞媒體的核心,也是對媒體傳播質量和效率造成直接影響的因素,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提高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自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可以發現我國媒體行業從業人員在制作新聞內容時會投入極大的精力,因此其最終的新聞內容質量較高。[1]但與此同時,由于融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者的要求偏低,任何受眾群體或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傳播者,因此不同的人群傳播的新聞信息并不相同,這導致了當前新聞媒體的整體傳播內容極為多元化和多樣化。
除此之外,現階段我國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各行業都進行了相應的現代化轉型,因此社會格局發生較大轉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以及不同的企業的發展模式都與以往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新聞傳播作為傳播新聞信息、促進行業互通的重要方式,自然會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信息,因此新聞傳播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元化。
(二)新聞媒體傳播渠道多元化
新聞媒體的傳播渠道是對其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造成直接影響的重要因素,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明確新聞媒體傳播渠道選擇的重要意義。在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前,我國的新聞媒體傳播通常只能通過報紙傳播、廣播傳播以及電視傳播這三種方式。隨著現階段對于新聞媒體傳播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三種傳播方式已經完全無法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也正逐漸被時代淘汰,新聞媒體傳播方式正不斷朝現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轉型。
從當前我國新聞媒體的傳播渠道來看,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新聞傳播者更喜歡通過線上的渠道進行傳播,同時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來擴大傳播范圍,如目前常見的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今日頭條等都是新聞信息的重要傳播渠道。受眾群體的接受渠道也越來越廣泛,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新聞媒體傳播模式多元化
傳播模式是影響新聞媒體傳播質量的重要因素,從目前我國新聞媒體的整體傳播情況來看,可以發現,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媒體傳播模式與傳統新聞媒體傳播模式的差異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傳播模式的不同是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媒體有別于傳統的新聞媒體的最主要因素。[2]傳統的新聞媒體進行相關信息傳播時通常只能通過文字或者是二維的圖片進行,雖然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傳播有效信息,但是受眾群體的接受程度畢竟有限,因為文字和版面的限制,受眾群體幾乎只能通過自己的經驗去想象相應的新聞信息的具體畫面。但是在融媒體時代,除了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信息傳播,讓受眾群體可以通過更直觀的方式準確、全面、高效地了解到相應的真實的新聞信息。
三、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新聞媒體傳播效率的路徑探討
(一)注重新聞的層級式
相比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媒體傳播對于內容質量的要求更高,想要保證新聞信息的高速傳播和高效傳播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時代發展需求對傳播內容進行創新與突破。在原有基礎之上提高內容的多元化,確保新聞媒體所提供的信息能夠讓各個領域的受眾群體都能接受。在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前,由于新聞媒體傳播需要通過傳統的技術進行,因此部分領域無法接收到媒體信息。而在融媒體時代,相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以及數字技術等智能設備進一步擴大新聞媒體傳播范圍,從而提升其影響力。
在多元化背景下,為提升新聞媒體傳播效率,需要加強對于新聞層級式的重視程度,因為在傳統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通常傳播的是一次性內容,而在融媒體時代,受眾群體已經對新聞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聞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受眾群體需求進行相應轉變,可以通過對現代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媒體平臺上對新聞進行多次創作,通過對相應新聞事件的逐步挖掘和逐步擴大的方式來更全面地向觀眾展示事件的真實細節和具體情況,強化新聞的整體層級性,從而提高新聞質量。在新聞傳播工作開始之前,就需要相關人員基于事件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故事性編創,然后根據受眾的不同需求進行層級式的播放,以探索的方式來揭露事件的全過程,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受眾群體的體驗感和沉浸感。[3]
(二)完善科學化的媒介管理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到了網絡便利性的紅利,除此之外,由于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信息越來越多樣化,因此新聞資訊的多樣化也不斷提升,但是需要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新聞的優勢進行提升,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于媒介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媒介需求,建立科學合理、完善有效的媒介管理體系。
媒介管理是新聞媒體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傳統新聞在發布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通常情況下,只會在不同類型的軟件上進行投遞,而這根本無法發揮出新聞傳播的實際作用。[4]因此,在融媒體時代,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結合實際情況組建相應的新聞報道小組,在趕往新聞現場之前,就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然后與當地相關部門合作進行媒介統籌。在編輯的過程當中,對不同類型的媒介進行合理選擇與定位。基于對新聞內容的深入分析和受眾群體需求分類別投放。比如,如果新聞信息是飲食類的內容,則可以將該新聞投放在飲食類的App以及外賣類App上,如果新聞信息的內容是體育類,則可以將新聞投放在足球軟件以及相應的文體軟件上。
(三)強化相關人員素質素養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行業以及各領域在其實際發展中都在不斷朝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對于新聞媒體行業來說,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及其綜合素質仍然是對最終傳播效率和效果造成直接影響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強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時代發展具體需求,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提升,強化相關人員的素質素養,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媒體工作隊伍。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行業已經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新聞記者通常只需要具備編輯能力就可以,主要是指對文字的排版、審核、校對以及加工等,而融媒體時代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已經遠遠不止這些,因為記者以及發布者除了需要具備傳統的對文字的編輯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對音視頻、圖片以及動畫的編輯和制作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新聞素材創作能力,確保新聞的多樣化。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新聞編輯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擴大眼界,確保知識面的廣泛,具備一定的現代化設備使用能力、媒體技術以及新聞理論等。
(四)發揮主流媒體的主導作用
在融媒體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因此融媒體時代也可以稱之為全民記者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不能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市場需求對媒體進行相應的制約,那么媒體市場將會較為混亂,因此主流媒體需重視自身的重要價值,提升主流媒體的權威性,掌握媒體行業的話語權。主流媒體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基于當代的社會需求對媒體理念進行創新與優化,對傳統的行政化思維和固化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加強對市場定位和市場需求的重視程度。尤其是 《人民日報》以及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更需要基于當前的受眾群體需求進行積極創新和改革,同時與相關行業展開相應的跨界合作,從而實現大范圍的媒體新聞傳播,也讓更多領域的人感受到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話語權,在錯綜復雜的媒體行業中找到真實的媒體信息,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官方、更權威、更真實的新聞信息。[5]
四、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傳統的傳播方式目前已經完全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和受眾群體需求,在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應該朝更加多元化、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本文研究發現,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傳播具備交互性、時效性以及傳播范圍廣等特點,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新聞媒體傳播質量的提升并保證受眾群體的新聞接受體驗感。除此之外,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媒體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媒體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應該通過注重新聞的層級式、完善科學化的媒介管理、強化相關人員素質素養、發揮主流媒體的主導作用以及創新報道等方面入手,促進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傳播的效率,充分發揮其在時代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彩琳.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民生新聞傳播力[J].新聞前哨,2022(08):43-44.
[2] 袁豐雪,周海寧.從教化啟蒙到受眾同參:融媒體時代媒介教育的新轉向[J].中國編輯,2022(04):87-90.
[3] 狄華.地市級融媒體發展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04):106-108.
[4] 李世盛.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短視頻的制作及傳播效能[J].中國傳媒科技,2022(02):112-114.
[5] 看卓措.全媒體時代下地方廣播電視臺新聞傳播力增強策略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1(23):124-126.
作者簡介: 鄧彥,男,漢族,湖南婁底人,碩士,編輯部主任,副編審,研究方向:新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