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
近些年,得益于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年輕群體對茶的接受度不斷提高,茶企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調整企業定位與運營模式,打造差異化品牌,是決定企業市場占有份額的關鍵。
當前,茶業連鎖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為“茶葉超市”模式、“茶館”模式以及“泛茶”模式。其中,“茶超”模式是指以茶葉、茶具、茶點等為銷售產品的零售模式,是目前主流的茶葉連鎖模式。“茶館”模式的本質是空間租賃業務,消費者消費的是空間環境,而茶是輔助。“泛茶”模式是最新的茶業業態,主要是指茶業連鎖店不再局限于“一單一模式”,而是圍繞“茶”進行多層面延展,將品牌打造成一個能和目標消費群進行溝通和互動的社交及休閑平臺。
2012年,早在“泛茶”模式還未興起時,肖思學就已經在北京市創立了北京蓮語時空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即業內著名品牌——“蓮語學堂”。蓮語學堂以茶為核心,連接了茶零售、茶文創、茶教學、茶飲等綜合業態,功能涵蓋了文化傳播、教育、展覽承辦、教育咨詢等等,是一家多功能復合型連鎖茶企。
肖思學是中華茶道學會創會理事長、重慶茶藝師協會副會長,獲得了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認證。她創立蓮語學堂并打造出了一套“茶文化+展會+教學+文創”的創新模式,使蓮語學堂在經濟、文化層面均建立起獨特優勢,受到了業界廣泛認可。目前,蓮語學堂在中國已經有上百家分店,獲得了北京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品牌賽事聯盟單位、中國教育部職業培訓師崗位培訓項目合作單位等榮譽認證。
“茶道+展會”模式
推進茶文化交流
在蓮語學堂創建之初,茶業連鎖企業多以“茶葉超市”或茶館形式為主,高度追求功能性,產業結構雷同。在肖思學看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觀念不斷改變,將不再局限于茶的物質消費,而是越來越重視茶背后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消費。在這一判斷下,她創立了蓮語學堂。蓮語學堂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社群,容納了眾多精通茶文化的資深專業人才,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基于茶的生活方式。
在實際行動中,肖思學創立“制茶大師+講會”,邀請非遺傳承人在門店開展巡講會,并發起了全國茶道講師大賽——星火杯書院茶事美學講師大賽。賽事在全國60余座城市聯動開展,成為行業的一大盛會,促進了不同學派的茶道講師交流教學模式與方法,推進了茶文化與茶教學的發展。
“茶道+展會”模式是肖思學促進茶文化交流的核心模式。蓮語學堂通過與茶美術館合作,并在書法、美術、音樂、花藝、圖書、攝影等各個領域邀請行業領先人才舉辦展覽,并擔任策展人,將茶道文化與展會相結合,促進茶文化的跨界融合。
目前,肖思學策劃的蓮語學堂展會及講會包括“似琉璃”山水畫展、自然攝影藝術展、植物染色藝術講會、花與器瓶講會等。展會與講會集中了各行業頂級人才,如“似琉璃”山水畫展的王云峰,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山水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以及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通過將展會與茶會相結合,肖思學推動了茶道不斷跨界融合,吸引了各個領域的愛好者進入茶道領域,加深了其對茶道的認識與了解。這一模式已經成為蓮語學堂的經典范式,在全國各個連鎖店展開推廣,成功推進了茶道文化的破界傳播。
“茶道+文創”模式,推進茶產品年輕化
文創是肖思學在零售領域切入的重點,是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創辦蓮語學堂時,肖思學發現傳統的茶葉包裝設計較為單一,難以滿足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訴求。如何在包裝設計上呈現出年輕態的視覺效果,吸引年輕消費者,成為肖思學研究的重點。
在這一需求的引導下,肖思學對傳統的茶葉包裝進行了創造性改造。在外包裝結構的設計上,肖思學選擇了紙材料以及竹材料。針對可塑性強的紙材料,肖思學帶領研究團隊設計出折疊式的外包裝,每一個折疊空間都能放置茶包,這一趣味性的結構打破了常規的方體結構。運用圓面編、裝飾編等手法,將竹材料制作成帶有不同紋理的茶罐。在圖案上,肖思學借鑒了古典元素,包括花、鳥、山水、仕女圖等,在此基礎上,她又邀請設計師,對其進行現代化處理,賦予了傳統元素新的內涵。通過現代化的改造,肖思學在茶具的設計上不斷創新,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肖思學不斷開拓“茶道”的跨界模式,推進傳統的茶道與展會以及現代文創相結合,在文化層面上提升消費者的素養,在經濟層面上推進銷售額持續增長,構建起獨特的業態優勢,鞏固了蓮語學堂的品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