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
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關鍵,發揮著火車頭的作用,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5月29日,大唐寧夏分公司與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聯手舉辦的“中國大唐·筑基賦能—寧夏鄉村振興干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第一期)”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鳴鑼”開班啦!來自寧夏區、市、縣三級鄉村振興系統業務骨干和部分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致富帶頭人等50位學員共同迎來了為期一周的研修之旅。
“從大唐教育幫扶專項資金的高效落實到培訓方案的精心制定和北師大珠海校區的對接協商等,大唐寧夏分公司事無巨細,耐心細致地幫助我們做了大量準備協調工作。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大唐寧夏分公司的鼎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謝!”自治區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棟在開班儀式上講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將持續加大駐村產業幫扶、鄉村振興干部培訓的資金投入力度。”大唐寧夏分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楊子江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大唐在自治區幫扶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成效,并希望通過企地雙方共同努力,把大唐的這份真心真情銜接好,把工作做得更加務實有效,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在開班儀式后,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永瑞就如何提升鄉村振興干部領導力,開展了一場趣味生動、寓教于樂的課堂講座。
“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方向更明、辦法更多。”“授課內容有啟發性,很解渴、很實用!”“不僅講干什么、為什么干,還講怎么干,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寧夏分公司駐村第一書記袁寶文表示,培訓內容緊貼現實需求,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基層干部思考與實踐能力,將努力當好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火車頭、領頭雁和主心骨,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貢獻“大唐力量”。
在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的實踐教學點“十億人火龍果莊園”,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珠海十億人社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夢蘭向學員們介紹了十億人火龍果莊園的火龍果栽培技術、莊園建設運營機制、“三產融合”以及對口扶貧項目運作等成效。
“感謝大唐給予我們實踐學習的機會,關于如何實現對火龍果二產的研發和銷售、聯動三產實現致富新門路的內容讓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既有沉甸甸的收獲,更有再出發的責任,返回崗位后要結合惠農區園藝鎮底埂村火龍果溫室大棚實際,真正把學習成果理解好、吸收好、運用好、實踐好,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石嘴山市惠農區鄉村振興局鄭桂琴激動地說。
此次培訓班分2期舉辦,每期7天,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依托集團公司與北京師范大學的合作機制,利用北京師范大學師資優勢和教學優勢,將理論教學與現場研學充分融合,邀請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農民文學獎”和農村文化月“千村計劃”發起人等名師專家開展課堂教學。
“我們還組織學員赴珠海紅色黨建村示范點、鄉村振興示范村、白蕉海鱸預制菜產業園等地開展了多場現場實踐教學,幫助參訓學員啟發思維,拓展思路,直觀地感受了珠海市在黨建引領、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文化旅游、民宿產業發展以及電商經濟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寧夏分公司投資發展部主管李翔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唐寧夏分公司堅持把主題教育同推進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千萬工程”為牽引、“浦江經驗”為遵循,扎實貫徹落實“三扶三真,五位一體”大唐特色幫扶體系,持續加大駐村產業幫扶、教育幫扶的資金投入力度,突出黨建引領,強化統籌協調,以首創意識攻堅突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堵點難點,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扎實推進弘德村、同原村駐村聯點幫扶行動,積極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推動實現“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