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白
溫州有個“村”很特別。
與全國60多萬個行政村不同,這個村的“村長”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謝平,“副村長”是13名金融行業大咖。
2023年5月,這個“村”正式“開村”。同時還發布了百億產業母基金、百億QFLP基金、百億銀團“三個百億”工程及相關政策,計劃5年內引入超50家基金管理機構、400家私募基金類機構,募集與投資管理規模超過400億元。
這就是全國第一個基金村——溫州大羅山基金村。目前,溫州大羅山基金村已入駐機構累計31家,募集與投資資金規模總計65.38億元,此外還有87家基金機構正在對接中。全國首個基金村是如何誕生的?
一個月前,位于溫州大道的亨哈大廈第一、七、八樓還在緊鑼密鼓裝修。這里就是溫州市大羅山基金(天使)村的先導區,位于鹿城、甌海、龍灣三區交匯的金三角,地理位置優越。目前已設立招商運營中心并向機構開放辦公空間,未來的核心區正在加速謀劃中。
“把投資人引到村里來!”在2023中國(溫州)創投大會暨首屆浙江基金招商大會上,基金村正式對外亮相。規劃中,這里未來將作為溫州對接全國乃至全球創投機構的重要窗口,以百億母基金為支撐,力爭建設成為浙江省創投第三極和全球溫商僑商股權投資中心。
從公開信息看,大羅山基金村有兩大團隊:一是浙江菜根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團隊,提供規劃咨詢、招商引資等全面的運營管理服務,搭建專業化、規范化的運營管理體系;二是大羅山基金村產業母基金管理人,負責基金具體運作,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溫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傳統產業等領域的投資。
信息顯示,菜根科技公司在全國22個城市布局了30余個產業基地,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杭州等城市設立5大區域招商部,鏈接基金4500億,投資機構超2000家,服務企業超2萬家。溫州市甌海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隸屬于溫州甌海科創集團,此前曾出資海爾資本、一村資本、維度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
全國首個基金村在溫州誕生,并非偶然。當前,溫州正在加快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等新興主導產業。不少基金機構從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機。溫州也在大力推進“基金招商”,高效推進創投資源集聚、基金行業發展。大羅山基金村就是溫州規劃建設金融產業集聚區的典型代表。
2022年,溫州市專門印發了大孵化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24年底,全市累計新增示范孵化基30家以上、設立或引進合作基金45只以上、創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50家以上、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10 家以上,實現溫州孵化效能顯著提升,全域大孵化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基于此,大羅山基金村應運而生。
凱聯資本管理合伙人就表示,該公司已在基金村注冊基金,將陸續考察溫州的產業項目。“溫州制造業基礎好,電氣、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集聚度高,我們考察時也會留意上下游產業鏈,推薦相關企業來溫州落戶。”
今年3月,大羅山基金村發布公告,設立產業母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資金來源為甌海區財政撥款、區屬國有企業聯合出資、基金投資收益及其他增值收益、上級財政資金補助、大羅山母基金管理人出資、其他資金等,根據財政狀況和投資進度分期出資,并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管理。
根據規劃,大羅山基金村產業母基金將立足溫州本地產業基礎,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投體系和發展“5+5”產業集群為方向,提升發展電氣、服裝、汽車零部件、泵閥和鞋業五大傳統制造業,培育發展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智能裝備和新能源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正式開村的同時,溫州市也從機構落戶、投資、人才、招商等十個方面發布一系列政策,以吸引VC/PE落戶。
鼓勵機構落戶方面,在基金村新設或者從溫州市外遷入的私募基金,規模達1億元,2億元、20億元、50億元等相應臺階給予不同獎勵,管理人最高可享受1600萬元落戶獎勵。
投資本地企業方面,投資本地非上市企業1千萬以上,投資期限滿一個會計年的,按照投資金額的3%給予基金管理機構獎勵。私募基金將市域外企業引到本地,投資金額1千萬元以上,被投企業在本地實際生產經營滿一個會計年的,按投資金額的4%給予基金管理機構的獎勵。最高年度獎勵金額可以達2000萬元。

鼓勵“投早、投小”方面,投資本地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滿兩個會計年,被投企業在本地實際生產經營,按投資金額10%給予機構獎勵。每投資一家企業,最高可獎勵100萬。
基金返投方面,子基金投資本地的最低金額,降至母基金出資額的一倍。此外,大羅山基金村還積極搶抓QFLP試點機遇,鼓勵QFLP管理人落戶,對管理機構給予投資本地獎勵和投早投小獎勵政策外,額外增加0.5%的獎勵等,積極暢通世界溫商反哺家鄉,打通海外資本投資溫州的綠色通道。
溫州計劃打造以大羅山基金村為核心的溫州投融圈,成為創投機構和企業家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里探索投資機會,促進當地項目與資本對接,將迸發無限可能。
對于城市競爭而言,創投資源的集聚度越高,布局新經濟的動能就越強勁。
自2023開年以來,各地政府發起的千億級產業母基金與基金群接踵而至:2000億元的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1500億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與500億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湖南湘江新區10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群、2000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等。
溫州也不甘落后。與基金村同時亮相的,還有溫州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總目標規模500億,各縣(市、區、功能區)分別謀劃設立總目標超500億元產業基金,合計形成超千億產業基金集群。
其中,溫州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按照“1+1+1”的總體框架組建。這三個“1”分別是:溫州市重點產業發展基金,規模200億元,重點投資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溫州市國資創新投資基金,規模200億,重點投向國企綜合改革、上市扶持培育長三角區域項目投資等;溫州市科技創新創業投資基金,規模由50億元逐步擴至100億,重點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實施投資。
而在此前,溫州全市共設產業基金18支,總規模約270億,到位規模約56億元。2023年初,溫州科創基金還新設5支子基金,總規模23億,重點投向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激光與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推動溫州市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溫州希望通過“產業基金+資本招商”模式,引領市縣聯動形成超千億元產業基金集群,以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為當地招引更多優質產業項目。溫州市預計將撬動3000億規模產業投資,推動資本與產業雙向奔赴。
現在,溫州不光有皮革廠,新的“特產”還有各種母基金。
產業發展、項目招引、科創企業成長的背后,都離不開產業基金的助力。開展“基金招商”,對政府項目和資本來說可以實現三贏: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為優質項目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社會資本的自身壯大提供優質平臺。
可以預見,溫州市縣聯動,超千億產業基金集群,將會成為其吸引產業和投資的重要法寶。
(作者單位:北京融中傳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