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憶 鐘世成 張文科
摘 要 在國家實施新興產業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 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因此 建立企業大數據技術平臺是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何構建大數據平臺 以及從企業海量的數據中分析和挖掘出有價值信息以支撐企業績效考核及戰略決策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文章闡述了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時代背景 以及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關鍵業務系統現狀 深入研究其關鍵績效指標(kpi) 形成了重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研究結論 為企業關鍵績效指標的定義提供借鑒
關鍵詞 機械裝備制造企業 關鍵績效指標KPI 大數據平臺
中圖法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國家實施新興產業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促進大數據技術應用以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是當前面臨的新的機遇和挑戰,這給大數據應用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國,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目前,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信息化已完成手工電子化辦公的跨越,企業信息化已實現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但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海量業務數據來確定有效的關鍵績效考核指標(KPI)體系并建立管理駕駛艙平臺,以及通過大數據分析支持管理決策將是大型制造企業面臨的挑戰。企業需要實現廣泛的分析功能,但不同的分析工具、信息壁壘、多種平臺,以及過度依賴于電子表格,讓企業難以準確地分析信息。企業使用的分析解決方案必須能夠滿足所有業務用戶的需求,這些用戶希望能夠自己分析數據,而無需等待部門提供所請求的信息,從而做出更出色、智慧的業務決策。基于大型機械裝備制造業關鍵績效指標KPI 管理駕駛艙平臺的分析、設計、開發,并應用Hadoop 生態圈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從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數據分析到數據可視化圖形展示的全過程的技術應用研究。構建以上大數據平臺任務是本文作者的一項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項目研究的在研課題,課程名稱為:“基于大數據技術及機械裝備制造企業KPI 的管理駕駛艙平臺研究與實現”,文本研究的核心內容———“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關鍵績效指標(KPI)”是在該項目研究背景下進行的。
1.2 問題的提出
構建重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的關鍵績效指標
(KPI) 體系難度很大,如何準確分析企業現有信息化技術架構及業務流程、業務系統功能和數據結構,并在其基礎上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將是一個挑戰,需要具備業務領域專業知識,本文研究的問題是在大數據平臺建設背景下如何構建重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關鍵績效指標,其中,如何形成KPI 指標體系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2] 。
2 關鍵績效指標(KPI)
2.1 關鍵績效指標的概念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KPI 是衡量部門人員業績的指標。建立明確、切實可行的KPI 體系是做好績效管理的關鍵。關鍵績效指標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員工作績效的量化指標,是績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3] 。
2.2 關鍵績效指標的特點、用途、效果及核心價值
(1)主要特點。
KPI 是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分解,并隨企業戰略的演化而被修正,是有效反映企業關鍵業績驅動因素化的衡量參數,是對業績結果中可影響部分的衡量,是對關鍵重點經營行動的反映,但不是對所有操作過程的反映。
(2)用途。
根據組織的發展規劃、目標計劃來確定部門及個人的業績指標;監測與業績目標有關的運作過程;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發現需要改進的領域,并反饋給相應部門或個人; KPI 輸出是績效評價的基礎和依據。
( 3)應用效果。
把個人和部門的目標與公司整體的目標聯系起來;對于管理者而言,階段性地對部門或個人的KPI輸出進行評價和控制,可引導正確的目標發展;定量和定性地對直接創造利潤和間接創造利潤的貢獻作出評估。
(4)核心價值。
推動企業戰略的分解和執行,使上下級對相關績效目標有著清晰和統一的認識,為業績管理和上下級的交流溝通奠定客觀基礎;使高層領導清晰了解公司經營的情況,使管理人員能及時診斷經營中的問題并采取行動;積累關鍵績效參數,為績效改進提供依據。
3 機械裝備制造企業核心業務系統
重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核心業務系統如下。
(1)產品設計系統(PDM)。
產品設計系統主要由計劃任務管理、產品設計管理、工藝設計管理、路線編制管理、定額編制管理、設計變更管理、圖文檔管理以及基礎數據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營銷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生產計劃管理系統、制造執行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2)銷售管理系統。
銷售管理系統主要由客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產成品管理、價格分割管理、售后服務管理以及營銷報表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PDM 系統、采購管理系統、生產計劃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以及包裝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3)采購管理系統。
采購管理系統主要由物料信息管理、供應商管理、采購計劃管理、采購合同管理、原材料倉庫管理以及計劃價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產品設計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生產計劃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以及制造執行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4)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
制造執行管理系統主要由冶煉日計劃管理、熱處理配爐管理、熱加工施工票管理、焊接施工票管理、冷__加工施工票、外協管理、零部件交接管理、二級庫管理以及商品完工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技術信息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協作制造管理系統以及成本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5)協作制造管理系統。
協作制造管理系統主要由外協申請管理、外協合同管理以及外協完工管理、外協財務核算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制造執行管理系統以及財務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6)質量管理系統。
質量管理系統主要由項目任務管理、質量檢驗策劃管理、制造過程檢驗管理、外購物資檢驗管理、探傷檢驗管理、等級品評定管理以及合格證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PDM 系統、采購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以及MES 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7)財務管理系統。
財務管理系統主要由應收管理、應付管理、庫存價值管理、總賬管理、資金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銷售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協作制造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以及金稅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8)設備管理系統。
設備管理系統主要由投資項目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維修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現場及狀態管理以及計量器具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財務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制造執行管理系統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9)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主要由組織崗位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培訓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構成,對外分別與PDM 系統、ERP 系統、MES 系統以及設備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集成。
4 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關鍵績效指標(KPI)研究結果
通過對重型機械裝備企業核心業務系統進行分析,按照關鍵績效指標的定義方法進行研究,指標定義分別從指標名稱、指標維度、指標描述、指標功能、評價時段、指標計算單位、目標值、實際指標值、評價計算方法、數據來源等方面進行定義和描述。通過研究,定義了20 個關鍵績效指標:經營訂貨合同總額、完工報產產值、銷售收入、在手任務拖期、完工報產庫存、機加臺時統計、裝配工時統計、關鍵設備的在手負荷、外協合同總金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毛利潤、毛利消耗指標、現金流量指標、凈利潤指標、貨款回收完成率、產品NCR 單頻次、職工分類統計、責任制工資指標、物資庫存價值、領用物資價值。由于論文篇幅有限,這里只闡述核心的一部分關鍵績效指標的研究結果。
(1)經營訂貨合同總額。
指標名稱:經營訂貨合同總額。指標維度:營銷部門、產品分類。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承接完成經營訂貨合同總額。指標功能:檢測一定時間段內累計承接的經營訂貨效果。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計劃完成率百分比%。目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計劃訂貨總額。實際指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實際訂貨總額。評價計算方法:計劃完成率= 【實際訂貨總額/ 計劃訂貨總額】?100%。數據來源:銷售系統。
(2)完工報產產值。
指標名稱:完工報產產值。指標維度:報產單位、產品分類。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完工報產金額。指標功能:檢測一定時間段內累計完工報產產值。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計劃完成率百分比%。目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計劃完工報產產值。實際指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實際完工報產產值。評價計算方法:計劃完成率= 【實際完工報產產值/ 計劃完工報產產值】?100%。數據來源:銷售系統。
(3)銷售收入。
指標名稱:銷售收入。指標維度:營銷部門、報產單位、產品分類。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已開票的完工明細。指標功能:檢測一定時間段內累計已開票的完工明細的銷售收入。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計劃完成率百分比%。目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計劃銷售收入總金額。實際指標值:按指標維度、時間段內實際銷售收入總金額。評價計算方法:計劃完成率=【實際銷售收入/ 計劃銷售收入】?100%。數據來源:銷售系統。
(4)主營業務收入。
指標名稱:主營業務收入。指標維度:營銷分部、產品分類。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金額。指標功能:檢查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主營營業收入金額與計劃主營營業收入總金額的比較。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計劃完成率百分比%。目標值:按時間段內計劃完成主營營業收入總金額。實際指標值:按時間段內實際完成主營營業收入總金額。評價計算方法:計劃完成率=【實際完成主營營業收入/ 計劃完成主營營業收入】?100%。數據來源:財務系統。
(5)主營業毛利潤。
指標名稱:主營業毛利潤。指標維度:營銷分部、產品分類。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主營營業毛利潤總額。指標功能:檢測一定時間段內主營業毛利潤總額。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元。目標值:無。實際指標值:一定時間段內(當月、年)累計主營營業毛利潤總額。評價計算方法:毛利潤=主營業收入?主營業成本。數據來源:財務系統。
(6)現金流量指標。
指標名稱:現金流量表。指標維度:事業部及分子公司、項目。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對外的現金流入、流出金額。指標功能:分析一定時間段內對外的現金流入、流出金額。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萬元。目標值:無。實際指標值:一定時間段內實際對外現金流入金額、流出金額。評價計算方法:(1)統計一定時間段內對外現金流入金額;(2)統計一定時間段內對外流出金額。數據來源:財務系統。
(7)凈利潤指標。
指標名稱:凈利潤。指標維度:事業部及分子公司。指標定義:核算事業部及分子公司的凈利潤。指標功能:核算出事業部的凈利潤,指導決策。評價時段:月、年。指標單位:元。目標值:無。實際指標值:按一定時間段核算出的事業部的凈利潤。評價計算方法:凈利潤=收入?成本?費用(營銷、財務、管理)+營業外收入?營外成本?所有的減值準備費用(事業部級別)。數據來源:財務系統。
(8)物資庫存價值。
指標名稱:物料庫存價值同比環比。指標維度:事業部及分子公司。指標定義:一定時間段內,股份為事業部購買的物料的庫存價值總額的同比/ 環比。指標功能:了解物料的需求產生的庫存金額(按計劃價計算)。評價時段:月、季、年。指標單位:元。目標值:無。實際指標值:按時間段內事業部實際庫存價值總金額(按計劃價計算)。評價計算方法:按事業部的總庫存價值的同比/ 環比。數據來源:采購系統。
5 結束語
本文從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問題的提出到具體問題的研究,闡述了關鍵績效指標的相關概念、特點、用途及核心價值,深入研究了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核心業務系統的相關功能,提出了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20項關鍵績效指標,最終形成了本論文的研究成果。通過本文的研究,為機械裝備制造業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實施落地及大數據平臺的構建提供了參考思路。
參考文獻:
[1] 王寶永.關鍵績效指標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15):146?148.
[2] 薛冰.讓關鍵績效指標發揮關鍵作用[J].人力資源,2022,515(14):103?105.
[3] 喻瑤琦,龔海橋.煉化企業設備關鍵績效指標分析促管理提升[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1,500(15):10?11.
作者簡介:
汪憶(1981—),碩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機械裝備制造業信息化、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