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森晨
“接下來競選的是勞動委員,請要參加競選的同學舉手。”我的話音剛落,臺下竟舉起了十幾只手。新接班的我目瞪口呆,執教以來,從沒見過哪個班對勞動委員崗位如此熱衷。也許是之前的班主任勞動教育特別成功吧,我笑了笑,把講臺留給了競選者。
“我如果選上了勞動委員,一定會安排好同學們的值日,讓教室越來越干凈。”
“我每天都會陪著大家值日,檢查完衛生了再走。”
“我會獎勵勞動做得特別好的同學。”
……
競選者依次上臺發表競選演說,但臺下的我卻越聽越不是滋味。班干部應該服務班級、服務同學,讓班級更有凝聚力,而非享有特權。勞動委員應該“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但聽孩子們的演說,怎么有種做了勞動委員就可以蹺起二郎腿指揮同學勞動的意味呢?
由于候選人過多,接下來的民主投票中出現了4個相同的最高票數。這該怎么辦呢?同學們一臉期待地看著我。
往常,我會讓同學們再投一次票,但看著“動機不純”的候選者,我當即宣布:“既然票數相同,那我就給4位候選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接下來一個月,4位候選人都是實習勞動委員,一個月后我們再來一次選舉,確定最終的勞動委員人選,怎么樣?”此話一出,同學們自發鼓起掌來,對這個出乎意料的舉措頗為滿意。
下課鈴響起,新學期的班干部競選也隨之告一段落。看著陽光下隨風飄落的樹葉,我知道,最重要的競選現在才開始。
第二天,我找來班長和副班長,詢問同學們對勞動委員崗位如此熱衷的原因。
實際原因與我猜想的出入不大:勞動委員只負責安排值日工作,監督值日生勞動,雖然需要每天留下來陪同值日,但不需要親自動手打掃,只需“指手畫腳”,頗有大總管的架勢。這給了某些“小懶蟲”一個逃避勞動的機會!
我大感不妙,馬上叫來4位實習勞動委員,想以他們為突破口,改變同學們的勞動觀念,讓大家愿意勞動,愛上勞動,享受勞動。
“請誠實地告訴老師,你們喜歡勞動嗎?”我看著4個孩子。
小丁率先打破了沉默:“談不上喜不喜歡,只是覺得沒什么意思。”
剩下的3個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說起來。
“勞動太浪費時間了,我們家都是掃地機器人打掃的,可干凈了。”
“對啊,勞動時還會沾一身灰塵。我們班其實也可以買一個掃地機器人,這樣就方便多了。”
“我媽媽說了,不好好讀書以后就去做清潔工,所以我不能把時間浪費在勞動上,要認真讀書。”
三言兩語間,孩子們對勞動的態度顯而易見,而部分家長的錯誤觀念也是導致孩子們不愛勞動的原因之一。看來改變這一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也做好了“持久攻堅”的準備。
“那老師想問問你們,你們覺得,合格的學習委員應該是怎樣的?”
“要愛學習!”4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喊道。
“是啊,如果學習委員自己在學習上都很懈怠,那會怎樣呢?”我皺著眉頭問。
“大家肯定不會服他呀,班級的學習風氣肯定也不好!”小王搶著說。
“是啊,同樣的道理,勞動委員如果不愛勞動,又怎么能做好勞動表率呢?如果所有的同學都和你們一樣不重視勞動,不去勞動,我們班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全社會的人都不勞動,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成什么樣子?”我順勢說。
之前侃侃而談的4個孩子突然愣住了,紅著臉,一聲不吭。
“能站上競選臺,證明你們都是有責任心的好孩子。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跟著老師一起勞動起來,帶領同學們愛上勞動。你們一定會成為大家心目中最棒的勞動委員!有信心嗎?”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有些茫然。
“那……我們怎么做呢?”小周問。
“先留個懸念吧,周五的班會課上老師再公布要做的事!這一周,希望你們可以和值日生一起打掃,一起勞動,可以嗎?”
4個孩子點了點頭,離開了辦公室。回去的路上,4個人交頭接耳的,不知道在說些什么。但我相信,第一步已經成功了。
接下來的幾天,一放學,我就去教室和值日生一起打掃衛生。4名實習勞動委員也分成了兩組,每天留下一組參與值日。
很快就到了周五。班會課上,我展示了這幾天同學們認真勞動的視頻和整潔的教室的照片,問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大家紛紛表示,教室里窗明幾凈,很舒服,大家打掃認真的樣子讓人感動。接著,我又點開了4名實習勞動委員認真打掃的照片,問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這一下,教室里可熱鬧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描述4名實習勞動委員打掃時的細節。我看著4個孩子臉上的紅暈,不由地笑了。我知道,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接下來,我們班要開展‘志趣勞動系列活動,學期末根據同學們的勞動表現評選‘勞動小能手,頒發驚喜大獎。大家愿意參加嗎?”
“愿意!”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喊了起來。我拿出了兩張表格,投影在屏幕上:《501班班級勞動崗位表》和《501班家庭勞動清單》。兩張表格分別羅列了45個班級勞動崗位和包括洗漱穿衣、整理打掃、種植養殖、烹飪制作及服務體驗五個方面的家庭勞動任務。
“接下來,我們每個人可以認領一個班級勞動崗位,成為‘崗長,每周評價一次,認真完成工作的同學可以獲得3個勞動幣。大家每天選擇做一項家務勞動,堅持30天的同學可以獲得10個勞動幣。”
“勞動幣有什么用呢?”還沒等我說完,小金就忍不住提問了。我笑了笑,打開袋子,輕輕地拿起勞動幣展示:“勞動幣可以兌換不同的種子,10個勞動幣可以兌換鮮花種子,20個勞動幣可以兌換多肉種子,30個勞動幣可以兌換蔬菜種子,50個勞動幣可以兌換果苗哦。”
此時,教室里又沸騰了。“是不是可以自己種菜吃了?”“我種出了橘子就送給你們吃。”“種出多肉還可以不斷繁殖,到時候我就成多肉大戶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聊著,看著他們神采飛揚的樣子,我的心里特別開心。用勞動材料作為獎勵,推動學生持續勞動的意愿,看來,我的目的要達到了。
接下來的3個星期,我總能看到同學們忙著擦桌子、倒垃圾、給花澆水、整理圖書角,也總能在班級群、朋友圈里看到孩子在家洗碗刷鍋、洗衣做飯、鋪床疊被、擦窗掃地。我準備的100個勞動幣很快就發完了,又趕制了一批新的,各類種子也被快速兌換完了。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班級的勞動氛圍卻早已大變樣。這天,約定好的第二次競選如期而至,只見4位候選人摩拳擦掌,或緊張或自信地發表著新一輪競選宣言。
“我會主動幫大家做勞動,不怕苦,不怕累!”
“我愿意做最臟最累的活,你們在勞動中有什么困難也可以隨時找我。”
“我在養花種菜方面很有心得,愿意分享給大家。”
“就一句話,我要做勞動委員,我要讓我們班變得更干凈!”
隨著最后一位競選者的發言結束,臺下響起了熱烈且持久的掌聲,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勞動委員競選的場面如此熱烈,如此感人。(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