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鄔媛,宏欣,時雨,張思彤
胃腸道作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之間的調節屏障,具有維持機體營養和組織內穩態、防止致病性病原菌入侵和免疫調節等作用,胃腸功能與全身多個器官功能密切相關。研究顯示,腸道菌群不僅調節腸道免疫反應,還影響遠端器官——肺的免疫功能,與呼吸系統疾病密切相關[1]。炎性腸病、先天性食管閉鎖等胃腸道疾病患者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顯著增加[2-3],同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伴有胃腸道疾病或癥狀[4-6],呼吸道疾病與胃腸道疾病相互作用,促使病情進展。急性呼吸衰竭(ARF)是重癥醫學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者可表現為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和副呼吸肌收縮等,往往需要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病死率極高[7],老年住院患者由于身體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低下,ARF的發生風險較大,老年ARF患者中胃腸功能障礙發生情況和相關因素尚不清楚,目前缺乏相關報道。現分析胃腸道功能障礙發生的危險因素,并構建預測模型,旨在為臨床治療和預防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選擇2018年8月—2022年8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收治老年ARF患者452例,根據是否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將患者分為障礙組316例和無障礙組136例。本研究已經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18Z627) ,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靜息狀態氧分壓(PaO2)<60 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 mmHg[8];②年齡>60歲;③既往無ARF病史。(2)排除標準:①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②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胃腸道疾病;③既往消化道手術史;④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統疾病;⑤住院不足48 h死亡或出院患者。
1.3 觀測指標與方法
1.3.1 臨床資料收集: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吸煙史、飲酒史、合并癥(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ARF病因[重癥肺炎、膿毒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AECOPD)、其他]、并發癥[急性腎損傷(AKI)、心肌損傷、腹腔感染]、機械通氣(MV)治療、持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營養支持、入院24 h內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估(APACHE)Ⅱ評分、序貫器官衰竭評估(SOFA)評分、ICU住院時間等。
1.3.2 胃腸道功能評估:所有患者采用急性胃腸功能障礙(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評分[9],從食物不耐受、腸道運動功能減弱、消化道出血、腹內壓增高程度(Ab Visr腹內壓監測系統測定)進行評價,共分為4級:1級,存在胃腸功能風險,腹內壓<12 mmHg,腸鳴音異常;2級,胃腸功能紊亂,腹內壓12~14 mmHg,胃輕癱、腹瀉、便中帶血;3級,胃腸功能衰竭,腹內壓15~20 mmHg,胃腸道麻痹,腸擴張;4級,嚴重胃腸功能衰竭,腹內壓>20 mmHg,腸缺血壞死,腹腔間隔綜合征。2級及以上定義為胃腸道功能障礙。
1.3.3 實驗室指標檢測:入組后次日采集空腹血3 ml注入干燥試管,在室溫靜置30 min左右,待血液凝固后取上層液離心(3 500 r/min,離心半徑15 cm,時間5 min),-80℃保存待檢,另采集2 ml靜脈血注入EDTA抗凝試管混勻待檢,1.8 ml注入血凝管混勻待檢。采用FC Multiskan酶標儀(美國賽默飛公司)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腸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niCel DxH 8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檢測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計數,Ca1500全自動血凝儀(日本Sysmex公司)檢測D-二聚體。

2.1 2組臨床資料比較 2組患者性別、體質量指數、吸煙史、飲酒史、合并癥、并發癥、MV治療、CRRT治療比例及D-二聚體、WBC、淋巴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ARF病因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障礙組年齡大于無障礙組(P<0.01),血清PCT、CRP、DAO、D-乳酸、IFABP水平及APACHE Ⅱ評分、SOFA評分高于無障礙組(P<0.05),腹腔感染比例高于無障礙組(P<0.05),ICU住院時間長于無障礙組(P<0.05),營養支持比例低于無障礙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障礙組ARF患者臨床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disorder group patients
2.2 胃腸功能障礙分析 AGI分級1級136例,2級152例,3級101例,4級63例,共316例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胃腸道功能障礙發生率為69.91%。
2.3 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為因變量,以上述結果中P<0.05項目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膿毒癥、SOFA評分高、D-乳酸高、IFABP高是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in elderly ARF patients
2.4 預測模型建立和驗證 根據上述Logistic回歸方程建立預測模型為Logit(P)=6.023+0.821×(年齡)+0.777×(膿毒癥)+0.642×(SOFA評分)+0.432×(D-乳酸)+0.398×(IFABP),擬合優度ROC曲線,結果示模型預測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的曲線下面積為0.840(95%CI0.803~0.873,P<0.05),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0.820(259/316)、0.846(115/136),H-L檢驗P=0.109,見圖1。

圖1 預測模型的ROC曲線Fig.1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prediction model
2.5 預測模型轉換 根據回歸系數計算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功能障礙危險因素年齡、ARF病因、SOFA評分、D-乳酸及IFABP的預測得分依次為2、2、2、1、1分(計算方法為該危險因素的回歸系數除以最小回歸系數),預測評分模型的臨界值為2分,繪制預測評分模型ROC曲線,曲線下面積為0.848(95%CI0.811~0.880,P<0.05),敏感度為0.826(261/316),特異度為0.875(119/136),見圖2。

圖2 預測評分模型的ROC曲線Fig.2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prediction scoring model
腸道和呼吸道菌群相互關聯和影響,呼吸系統疾病和抗生素的使用影響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和結構,同時腸道屏障破壞和菌群紊亂可引起呼吸道菌群改變,引起呼吸道疾病[10]。現有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腸道微生物菌群發生改變,腸通透性增加[11],表明肺部炎性反應可能通過影響腸道菌群引起胃腸道功能障礙。研究證實,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高達62%[12],冠狀病毒感染危重患者住院期間胃腸道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86.7%(72/83)[13],本研究老年ARF患者中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69.91%,略高于既往報道[12],可能與入選患者均為老年人有關,但低于Sun等[13]報道,可能因樣本數量和范圍差異導致。
本研究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膿毒癥、SOFA評分高、D-乳酸高、IFABP高是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衰老影響胃腸道蠕動、消化酶和激素分泌、消化和吸收,并引起腸黏膜變薄,腸血管硬化、腸道血供減少,增加腸黏膜受損風險[14]。因此年齡越大,腸黏膜屏障功能越差,在內外因素影響下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風險越大。膿毒癥是宿主對感染反應失衡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腸道是膿毒癥主要的靶器官之一,這與膿毒癥全身炎性反應介導腸道黏膜缺血、腸屏障完整性受損有關,也與膿毒癥誘發細菌及其毒素移位,抗生素使用導致腸道菌群紊亂等有關[15]。SOFA評分反映呼吸、循環、肝臟、凝血、腎臟和神經系統器官功能障礙程度,評分越高表明器官衰竭數量越多、程度越重,對胃腸功能的影響越大,本研究障礙組SOFA評分高于無障礙組,回歸分析顯示SOFA評分每增加 1分,老年ARF患者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風險增加1.9倍,Li等[16]報道指出SOFA評分是胃腸道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為腸道黏膜對缺血極為敏感,在ARF低氧血癥刺激下,腸黏膜損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減退,腸腔中細菌、內毒素移位,刺激各種炎性介質釋放觸發全身炎性反應,最終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
D-乳酸是克雷伯氏菌、大腸桿菌、乳桿菌和擬桿菌等腸道固有菌群代謝的終產物,正常情況下血清中D-乳酸水平非常低,在缺血/再灌注損傷時,腸黏膜受損,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細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包括D-乳酸)通過肝臟進入外周血循環,因此外周血D-乳酸水平升高被認為是胃腸道疾病的標志物[17-18]。Li等[19]報道指出膿毒癥胃腸道功能障礙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顯著增高,D-乳酸診斷膿毒癥患者發生胃腸道功能障礙的AUC為0.881。IFABP是一種低分子量脂質伴侶,主要在腸上皮細胞中表達,參與脂質攝取、轉運長鏈脂肪酸等過程,在腸道缺血性損傷或感染時,IFABP通過毛細血管及乳糜管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血清IFABP 升高,與腸道通透性呈正相關,被認為是腸道損傷的生物標志物[20]。研究顯示,血漿IFABP水平升高與心臟手術后早期胃腸功能障礙及胃腸道并發癥有關[21]。
基于回歸模型構建的老年ARF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風險預測模型,結果顯示曲線下面積為0.840,說明該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H-L檢驗P>0.05表明預測模型具有一定的校準度和區分度。根據回歸系數計算危險因素的預測得分,最佳臨界值為2分,提示當預測得分≥2分時,老年ARF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風險明顯增加,臨床應給予針對性的干預,以降低胃腸道功能障礙的風險。
綜上,年齡大、膿毒癥、SOFA評分高、D-乳酸高、IFABP高是老年ARF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根據上述高危因素擬合預測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效能,可為臨床胃腸道功能評估提供可靠的信息。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張茹: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鄔媛: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宏欣:資料搜集整理;時雨:進行統計學分析,論文修改;張思彤:論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