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沖
山東省濟寧市市直機關醫院 山東 濟寧 272000
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細菌性疾病,它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在齲齒的最初階段,孩子不會感到疼痛。當齲齒發展到牙本質淺層時,在遇到冷、熱、酸、甜的時候會感到疼痛。齲齒多因兒童喜食糖果類甜食且口腔衛生習慣較差等導致[1]。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導致我國兒童患有齲齒人數增加。為降低兒童患齲率,可在兒童尚未形成牙菌斑及齲齒之前就采用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等手段進行預防。本文對適齡兒童使用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可以降低兒童齲齒發生率的情況進行探究[2]。選取本院收診的齲齒兒童進行研究分析,分析采用不同方式觀察兒童的整體治療效果。
在2021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本院接受牙齒保健護理的適齡兒童中選取60 例,按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常規窩溝封閉術為對照組30 例,另外30 例應用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為研究組。研究組:年齡為6~9 歲,平均年齡(7.58±0.42)歲;其中男性23 例,女性7 例;對照組:年齡6~9 歲,平均年齡(7.52±0.39)歲,男性22 例,女性8 例。
納入標準:年齡6~9 歲且能配合治療進行,所選兒童目前尚無齲齒。參選兒童均經本院臨床診斷,參選兒童對本次研究方案知情并認同,同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心肝腎疾病、凝血障礙、口腔疾病、炎癥及對含氟制劑過敏兒童。參選兒童具有正畸病史;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兒童,存在精神異常的兒童,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兒童;排除血液疾病、凝血障礙等疾病。
對照組予以常規窩溝封閉術:①首先對窩溝處進行清潔,毛刷表面蘸取適量不含氟的牙膏,輕刷窩溝及牙面處,后用漱口水去除口腔內牙膏,并用探針徹底清除殘留在窩溝處的牙膏。用磷酸液酸蝕牙面,并用水槍沖洗牙面和窩溝處,最后用壓縮空氣吹干牙面,時間范圍控制在15 秒左右。②在酸蝕牙面上涂抹封閉劑并進行光面固化。③最后用探針對窩溝處進行全面檢查。
研究組予以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①用磨光車針將兒童窩溝開口擴大至適合尺度,0.05 毫米為窩溝最佳深度。②去除不平整的牙釉質,用水槍清洗窩溝中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用氣槍吹干,使牙面及窩溝處保持干燥。在15 秒左右的時間內采用牙釉質酸蝕劑對窩溝處進行腐蝕,完畢后將酸蝕劑洗掉,再次用氣槍吹干。③將封閉劑完全、均勻地填充窩溝,填充范圍不應超出酸蝕區域。④使用探針去除留在窩溝中的氣泡,同時進行40 秒光照,保持1 毫米的輻射距離。盡可能靠近,但與牙面保持一定距離。⑤最后使用磨光車針去除多余的封閉劑,利用探針對窩溝全面檢查,是否形成氣泡等,如發現遺漏應及時做出處理。
1.3.1 齲齒發病率
參與本次牙齒保健治療的所有兒童均能保證在隨后12 個月內按要求接受復查,復查時統計兒童牙齒出現齲齒和鄰面齲的人數并計算總齲齒率[3]。
1.3.2 封閉劑脫落率
檢查時根據兒童牙齒封閉劑留存情況與手術完成時做比較判斷,分為完整、部分脫落與完全脫落3 個等級。
1.3.3 治療總有效率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率,將結果分為無效:患者采取治療后出現嚴重齲齒。有效:病人接受治療后有齲齒但是癥狀較輕。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無齲齒。有效率=總例數/(顯著+有效)×100%[4]。
1.3.4 齲齒指數
治療6 個月后,對兩組兒童齲齒指數進行評價。使用培養唾液方式在2 天后對兒童口腔乳酸桿菌總數進行計數,在4 天后對變形鏈球菌總數進行計數,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
1.3.5 口腔功能評分
應用自制齲齒咀嚼功能評分 評估患兒治療前及治療后的患牙咀嚼功能,總分0~10 分,分數越高越好;應用自制齲齒咬合功能評分評估患兒治療前及治療后的患牙咬合功能,總分0~10 分,分數越高越好;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兒治療前、治療后的齲齒疼痛癥狀,總分0~10 分,分數越低越好。
實驗數據根據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以(±s)表示,當數據結果P<0.05 時,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與常規窩溝封閉術比較,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對于降低兒童齲齒發病率的效果更好(P<0.05),見表1。

表1 齲齒發病率比較[n(%)]
首次治療6 個月后對兩組學齡前兒童牙齒封閉劑留存情況進行檢查分析發現,研究組封閉劑脫落率更低(P<0.05),見表2。

表2 封閉劑脫落率比較[n(%)]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較大(P<0.05)。見表3。

表3 治療有效率比較[n(%)]
研究組兒童齲齒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對兩組兒童唾液中乳酸桿菌總數和變形鏈球菌總數進行計數發現,研究組兒童口腔內兩種菌數目較少,牙齒清潔度較高。所有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齲齒指數、乳酸桿菌總數、變形鏈球菌總數評價(±s)

表4 齲齒指數、乳酸桿菌總數、變形鏈球菌總數評價(±s)
組別 例數 齲齒指數 乳酸(桿個菌)總數變形鏈(球個菌)總數研究組 30 5.48±1.22 3 653.39±332.46 2 456.26±321.25對照組 30 3.18±0.77 1 646.33±154.26 925.93±231.33 t 值 10.718 36.717 25.933 P 值 0.000 0.000 0.000
治療前研究組、對照組的咀嚼功能、咬合功能及疼痛癥狀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咀嚼功能、咬合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的疼痛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口腔功能評分比較(±s)

表5 兩組患者的口腔功能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咀嚼功能 咬合功能 疼痛癥狀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0 7.01±0.53 8.55±0.47 6.98±0.58 8.18±0.52 6.21±1.46 3.16±0.93對照組 30 7.13±0.55 9.42±0.52 6.83±0.56 9.28±0.59 6.02±1.45 1.55±0.76 t 值 0.577 4.092 0.672 4.099 0.626 4.323 P 值 0.432 0.002 0.325 0.002 0.379 0.002
近年來齲齒在兒童中的患病率較高,然而對該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存在著不足,對兒童的生存品質構成了較大影響[5]。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使得兒童齲齒的預防效果獲得顯著提升,窩溝封閉術在應用中利用高分子涂料將其涂抹于兒童牙冠表面,進而產生良好的保護膜,同時可長時間滯留在兒童窩溝內,進而對窩溝當中的食物殘渣以及牙菌斑等物質進行有效隔絕,最終實現預防齲齒的治療目標,因此窩溝封閉術是一種預防齲齒的無創性技術手段[6]。而近年來新型的窩溝釉質成型封閉數則更具優勢,比如能夠對封閉劑實際貼合效果進行進一步增強,同時對于殘留物的實際清除效果也更加徹底,對兒童牙面酸蝕的面積進一步擴大[7]。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中,通過機械性的方式來進行預備窩溝磨除,有助于提升填充封閉劑的實際貼合效果,并進一步提升其厚度,還可以進一步增強兒童釉質表面具有的可濕性,有助于對溝窩當中的各類殘留物進行徹底清除,在實際操作時也可更加全面的發現兒童溝窩當中存在的隱藏齲,并實施直接操作填充材料,預防齲齒組織持續性惡化[8]。但是在進行窩溝封閉時,由于很多兒童在操作過程中口水比較多,造成封閉劑不牢固,很容易脫落。因此,在進行窩溝封閉后3~6 個月要定期進行復查。
結果表明,讓學齡前兒童使用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能夠提高牙齒保護效果,研究組兒童牙齒表面的封閉劑脫落率更低,齲齒發病率更低。研究的數據均顯示研究組更具有優勢。此外,研究組的咀嚼功能、咬合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不僅可有效治療患兒的齲齒疾病,還可預防患兒再次發生齲齒,有效改善患兒的牙齒咬合功能、口腔咀嚼功能,讓患兒恢復良好生活質量及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對適齡兒童使用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進行牙齒保健治療,能夠保證兒童牙齒表面形成保護膜,對于減輕細菌侵蝕牙釉質有幫助,能夠有效降低兒童患有齲齒的概率、改善兒童口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