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海
摘? 要:讓學生盡情地馳騁在綠茵場上,是每一所學校都希望看到的場景。足球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進入校園,以什么樣的形式在校園展開等問題是學校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依據學校經驗,將校園足球與學校校風、教風、學風“三風”建設緊密融合,以足球推動學校“三風”建設的同時,讓校園足球在學校開花、結果。
關鍵詞:足球;“三風”建設;校園足球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6-0054-02
江蘇省徐州市柳新鎮新橋實驗小學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與徐州市垞城煤礦和垞城發電廠毗鄰,社區資源豐富。學校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乘足球進校園的“東風”,把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運動的主打品牌,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202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將校園足球與學校“三風”建設緊密結合,以校園足球為切入口,提煉出“以球潤德,以球健體,以球啟智,以球育美”的指導理念,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一、精彩紛呈——校園足球與校風不謀而和
學校的校風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和而不同”語出《論語子路第十三》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之用,和為貴”,“和”是一種精神,一種尊重,一種認可,一種感恩,一種圓融。以此為校風,旨在多元文化、多元智能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共生共長。
“美美與共”,語出費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相互平等,和合共生;彼此欣賞,百花齊放。
學校在確立足球特色之初,就認定了在綠茵場上的合作、團結意識,將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學生融合在一起,每個人都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給隊友看、給家長看,一個團隊無私地送出腳下的球,是信任,更是期盼……均是學校校風的體現。學校在組建足球隊之初,邀請了專家進行論證,同行進行討論,并對全校教師進行了解讀,召開了家委會,積極爭取“聯動”效應。發展之初,深知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接受能力是有差異的,“不停步,走小步,有進步”就是對所有學生的要求。學校從每一名學生配一個足球開始,即從普及抓起,充分利用體育課、活動課、社團等時間,采用體育教師和外聘教練集中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大量的練習,盡可能讓每一名學生感受足球的魅力,感受教練、教師、同學的颯爽英姿,從而感受足球的“美”,讓每一次觸球的喜悅掛在臉上。
二、寓教于樂——校園足球與教風如出一轍
學校的教風是:尊重差異、正心啟智。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學生的差異是與生俱來的,每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鮮活個體。教師要有公正之心,公平是以承認差異的存在為前提的,要從傳授知識的經師走向啟迪智慧的人師。培養良好道德,啟迪潛在智慧,尊重不同心理、情緒及對方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這便如同對足球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式的判斷。
學校深知校園足球首先要得到教師的認可,讓“教師先行”的想法應運而生:每位教師一個球,讓教師學習技術,演練二過一等簡單戰術;閑暇時,教師也“踢一踢”“秀一秀”,對學生而言是言傳身教,也是鼓舞。其次,學校在普及校園足球的基礎上,先從組建班級球隊開始,班班有球隊、班班有教練,同時,學校還組建了年級球隊。充分利用開展足球文化節活動的契機,從教室的黑板報開始布置,開辟足球專欄,將足球明星、技術動作要領等內容寫進黑板報,征集學生足球技術分析、訓練法、戰術安排小知識等,將足球知識“印”入學生內心,讓學生從內在認知上感受足球。
由于剛剛普及,足球節及各類單項比賽中,學生的技術呈現出的并不多,所以在進行傳統固定項目競賽的同時,還增設了不同層次的校園“吉尼斯”挑戰,如校園足球“吉尼斯”、年級足球“吉尼斯”、班級足球“吉尼斯”甚至個人足球“吉尼斯”,讓每一名有意愿的學生創立自己專屬的“吉尼斯”,比如兩腳交替勾住球次數的校園“吉尼斯”、頭頂球(不顛球)一定時間的校園“吉尼斯”等,這樣做是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足球成就感,提高他們對足球的興趣。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班級凝聚力,開展競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足球賽在年級各班間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其基礎上,同樣的年級之間又可以組一個隊伍,與相鄰年級開展友誼賽,提升年級學生凝聚力。競賽最后,評出年級(班級)的冠軍隊、年級的最佳陣容、最佳射手、最佳助攻等,在這一場“盛宴”中,學生們樂在其中。
三、勇攀高峰——校園足球與學風相得益彰
學校的學風是:多元發展,張揚個性。傳統的教學模式造就的“唯分是從”環境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研究證明,傳統智商測試下的高分學生長大后未必是人才。多元智能理論警示我們,每名學生都與生俱來的擁有八種智能,每個學生都是天才。學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也是不斷發展的,教師關鍵是要把握學生的優勢智能,給每個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通過教學促進學生多元發展,促使每名學生走向成功。
為了促進學生各種智能的發展,張揚激情,成就夢想,也為了更好地普及校園足球,讓更多的學生奔跑在綠茵場上,學校開展了各種足球競賽。如設立了甲、乙兩級聯賽,抽取班級其他學生進行相應人數的業余組比賽,即由對方抽取該班甲、乙聯賽外的學生若干名進行比賽,讓聯賽更有普及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是參與者,都有展示自己的平臺。在班級獲得甲、乙聯賽和業余比賽獎牌的同時,進行三項賽事的總積分,同時對裁判、啦啦隊進行評比,讓學生在裁判工作、啦啦隊以及聯賽比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一名學生都是“參與者”,都有“一席之地”,都能在自己的領域盡情展現自我,張揚個性。
四、結語
學校“三風”建設貫穿在學校的方方面面,甚至滲透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將足球運動與學校“三風”建設緊密結合,以校園足球“推動”學校三風建設,使其再上一個新臺階,也讓體育工作有章可循,讓足球之花在學校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