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鋒 賴曉軍 蘆蕾


摘要:在新冠疫情下,為了達到動態清零的目的,更好地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超大規模方艙醫院構建工作圓滿完成,該方艙醫院主要用于對患者人群的收治以及重點患者的篩查,防止特定人群出現一系列健康風險,確保醫療秩序能夠有效維持。本文以某市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為研究對象,結合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管理新冠肺炎患者經驗,對患者病情特點進行全面化分析,并系統化探討醫院信息化建設需求,從而探索出一種新型、先進管理模式,以滿足超大規模方艙醫院實際臨床需求。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奧密克戎變異株;方艙醫院;醫療信息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于2019年12月,該疫情具有毒性強、傳染快等特點,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達到動態清零的目的,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的建設,并利用該醫院遵循“應收盡收”的原則,對陽性感染者進行收治,以起到阻斷社區傳播鏈的作用,在新冠疫情下,如何結合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病員特點,系統化分析醫療信息化需求是技術人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新冠疫情下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特點
方艙醫院主要是從軍隊中發展而來的,為戰爭時期相關配置提供極大的戰役支持,對傷病員進行針對性治療,該方艙醫院內通常會配置相應的機動醫療設備,該醫療設備具有快捷方便、機動性高、功能強大等特點,體現出較高的醫療救治能力。汶川地震后,方艙醫院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部分大型醫療機構通過建設和應用方艙醫院,為后期出現地震等各種災害時,對傷病員進行批量救治。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背景下,所建設和應用的方艙醫院主要運用了各種公共建筑物,并在院內設置多個床位,突出方艙醫院的便捷性、改裝簡易性等特點。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漢大約共建了20家方艙醫院,院內床位數量多達14000張,其中,龐大光谷日海方艙醫院所提供的床位數量較高,高達4596張。通過建設和應用方艙醫院,不僅可以降低大量患者的救治壓力,還幫助武漢市人們快速、平安地度過疫情。奧密克戎BA.2變異株于2022年3月在上海市進行大規模的傳播,上海疫情規模不斷變大,遠遠超過武漢市疫情,與新型冠狀病毒原型毒株相比,奧密克戎BA.2變異株具有傳染性更強、疾病潛伏期更短的特點,這無疑增加了醫療機構收治壓力,盡管大部分患者不需要使用藥物進行特殊治療,但是,如果不及時隔離患者,難以阻斷疫情社區傳播鏈,無法實現“動態清零”的目的。所以,加強對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的構建和應用是完成“動態清零”任務的主要手段,因此,上海對多個體育館、會展中心等各種設施進行有效的改造,并完成對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的構建,并利用該方艙醫院,可以對感染患者進行有效的隔離和治療。
二、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病區設置特點
會展中心方艙醫院主要是在改建原有建筑物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院內空間非常大,可以放置若干個床位。對于相同建筑物而言,其各層的相鄰兩個場館呈現出相對隔離狀態;對于不同建筑物而言,其相鄰兩個場館之間呈現出絕對隔離狀態。相鄰場館間為患者提供洗浴間、污染通道(刪除等)設施,另外,通過將清潔通道設置到不同場館建筑之間,將監控間、休息間、庫房等多個區域進行有效的連接。
三、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病員診療流程
患者診療流程如圖1所示,該流程可以直接劃歸為以下四大類,分別是病員流轉、精準治療、流調核酸、信息化病案。
由于醫院感控和后勤表現出較高的供應壓力,需要從護理組抽調30人專門承擔感控和后勤相關工作。此外,將醫療和護理人員統一設置為16組,每班次平均2組醫護人員開展協同值班工作,平均每隔4小時換一次班,在保障醫護人員個人安全防護的基礎上,更好地落實患者救治工作,從而有效地滿足感控和后勤相關標準和要求。另外,還要將整個院區劃分為以下三個大區,分別是A大區、B大區、C大區,每個大區被劃分為9個小區,并結合分區數量,為各個床位進行有序編號,便于醫護人員以區域為劃分標準,對患者進行集中化管理。病區內設置多處護士站,護士站上主要放置以下幾種辦公必需品,如電腦、打印機、廣播系統等,并在醫療用房兩側分別設置相應的觀察室、搶救室、藥房等醫療使用房間,便于醫護人員更好地開展患者救治工作。
(一)病員流轉
病員流轉過程如圖2所示。在進行入區收容期間,該方艙醫院主要采用了快速批量方式,確保4568張床位在首日內使用率達到99.2%以上。在進行入區期間,醫生要對這些患者進行初步問診,并對那些不適合入院的患者進行勸回,剩下的適合入院的患者由護士安排相應的床位。同時,還要按照廖勇床位分配的方式[1],對不同性別的患者進行分區域分配床位,將家庭患者、朋友患者安排在一起,便于他們更好地照顧彼此。在進行入院登記期間,患者本人通過采用掃描二維碼的方式,自行完成入院登記,另外,在登記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完成對現病史、既往史等各種病史信息的系統化填寫。當這些信息成功上傳到系統后,系統會自動生成相應的在院二維碼。護士借助移動護理工作站[2],完成對在院二維碼的即時掃描,并進入相關入院操作。在對這些患者進行醫院觀察期間,某些患者如果出現普通型轉型、基礎病情加重,需要將這些患者信息上報到上級部門,由上級部門安排120急救車將這些患者進行及時轉出。對于那些連續二次核酸結果為陰性的患者而言,可以將其送回各個病區,并對其進行7天居家隔離觀察。
(二)精準治療
精準治療環節的落實,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安全性。當方艙醫院內患者出現發燒、咽痛、肌肉酸痛等癥狀時,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但是,大約20%以上的患者出現慢性并發癥,并伴隨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癥狀[3],需要繼續待在方艙醫院進行治療,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對其治療藥物進行科學調整,從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當患者的慢性并發癥得以有效緩解時,需要對這些患者進行及時檢出,并將其直接轉出到指定的醫院進行救治[4]。
(三)流調核酸
流調核酸作為各個患者每日必須要做的環節,需要患者采用掃碼填表的方式,配合落實每日流調工作,流調結果的獲得有利于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內篩選出那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颊哌M入方艙醫院的第二天要配合核酸檢測,院內設置若干個核酸檢測點[5],患者每日上午利用核酸檢測平臺進行掃描檢測,然后,將檢測結果打包封箱后,直接運輸到中心實驗室,由中心實驗室對其進行精確化檢測。次日凌晨中心實驗室會將最終核酸結果報告直接上傳到指定的工作站,醫護人員結合最終核酸結果[6],確定患者的出院名單。出院患者在正式出院之前,要采用掃描的方式,登記自身去向信息,便于指揮中心在最短時間內安排轉運患者車輛[7]。
(四)信息化病案
信息化病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確保以上流程能夠穩定化進行。醫護人員嚴格按照集中隔離治療相關標準和要求,對所有入艙病員進行集中化管理,并核對相關病歷的書寫,這些病歷主要涉及入院記錄、日常病程記錄、會診記錄等信息。一線醫生主要承擔書寫患者醫療文書相關工作,醫療小組組長要審核處理患者病歷質量[8],同時,值班一線醫生要承擔藥品醫囑書寫工作,由護士將這些醫囑下發到患者。大部分患者幾乎沒有病癥,因此,無需使用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所以,利用工作站的批量操作功能,自動完成患者日常病程書寫、醫囑下達等環節,有效地簡化醫生工作流程[9],極大地提高了醫生工作效率和效果。另外,利用護理工作戰,可以自動化執行病員入院、醫囑下達、病員出院等相關操作。
四、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的醫療信息化需求分析
對于超大規模方艙醫院而言,其醫患比和護患比相對較低,遠遠低于常規醫療機構實際需求,而醫療信息化平臺的構建和應用,可以協助護理團隊集中化管理大量患者,此外,指揮中心要利用該信息化平臺,對各個病區的床位數、入院數、出院數等數據進行實時化了解和掌握,以達到統籌安排海量患者入院工作和出院工作的目的[10]。此外,還要根據醫療組實際工作體驗,確保所設計的工作站平臺必須滿足以下幾點需求。
(一)清晰易讀的人機交互界面
對于超大規模方艙醫院而言,其院內醫護人員必須著裝防護服,同時,佩戴相應的面屏和護目鏡,這就導致視野出現模糊性,另外,穿戴三層外科手套,會增加電腦鼠標的操作難度,為了避免以上不良現象的發生,技術人員必須保證所設計的工作站界面具有邏輯簡單、清晰易懂(刪除等)的特點,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避免出現誤操作現象。
(二)簡單地批量操作功能
該方艙醫院內大量的患者由于癥狀較輕,所以無需使用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此時,對病程模板進行導入,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日流調結果,高效化書寫每日病程,確保批量診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醫護工作強度不斷減輕。
(三)完善的數據統計功能
指揮中心和醫護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實時關注和了解各個病區運行統計數據,工作站在實際運用中,科學地設置合適的篩選條件,并對患者藥療情況、男女空床數等相關數據進行精確化、實時化篩選,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藥物發放效率,確?;颊呤杖菪实靡燥@著提升。另外,將當日核酸結果安全、可靠地上傳到系統,如果系統可以對患者床號等相關信息進行自動化、實時化提醒,就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工查驗核酸結果的流程。(此句邏輯不通),當部分患者在正式出院之前出現復陽問題,系統會在第一時間內出現彈窗等警示框,提醒醫生快速對患者出院醫囑進行作廢處理,避免因復陽患者出院而導致社區疫情不斷蔓延。
(四)優秀的醫患溝通功能
在全面化登記入院信息、流調信息、出院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將患者的手機APP添加到醫患溝通入口處,便于各種患者更好地借助溝通平臺,相關醫生提出相關醫療訴訟請求,當患者出現病情嚴重現象時,可以利用手機進行實時化、精確化報警,便于醫護人員及時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實際變化情況。另外,通過應用生命體征檢測設備,可以實時化、遠程化監護患者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信息,確保醫療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超大規模方艙醫院的建設主要是由患者病情特點所影響的。因此,如何對超大規模方艙醫院進行高效化運行是醫護團隊重點工作。通過選用合適的醫院監管模式,精細化管理患者整個治療流程,迭代升級數字化醫療信息平臺等方式的有效實施,能有效保證疫情暴發應急處置水平,從而為實現“動態清零”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趙文鋒 賴曉軍 蘆蕾 新疆醫科大學
參 ?考 ?文 ?獻
[1]王玉,鹿青龍,徐民.山東省援滬醫療隊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艙醫院管理實踐[J].山東醫藥,2022,62(18):116-118.
[2]齊曉林,干振華,童智慧,等.上海方艙醫院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實踐及探索[J].醫學研究生學報, 2022,35(08):868-871.
[3]楊志洲,韓夢飛,楊洋,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上海方艙醫院患者收治的分診管理[J].醫學研究生學報, 2022,35(10):1086-1088.
[4]馮升,張悅玥,陳琳,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方艙醫院親子艙護理管理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09):1311-1314.
[5]黃明,楊豐文,鄭文科,等.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艙醫院的建立與成效[J].天津中醫藥,2022,39(06):684-687.
[6]張穎,謝學建,于小迪,等.上海某方艙醫院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傳染病信息, 2022,35(04):311-315,341.
[7]李澤宇,徐天宇,何萍,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型方艙醫院云HIS系統的建設與實踐探索[J].中國數字醫學, 2022,17(09):23-27,59.
[8]吳文娟,張祎博,陳爾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型方艙醫院感染預防控制風險管理探索[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22,56(08):1050-1054.
[9]蘇明華,姜濤,吳侗,等.簡易肺活量計在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22,17(02): 154-156.
[10]周嵐,呂萍,沈玲莉,等.某方艙醫院批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隔離治療的護理管理[J].海軍醫學雜志, 2022,43(9):88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