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視域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突出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構建大任務、大觀念或大主題等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課程內容結構單位和教學單元組織形態;要求以素養評價為支撐,推動“教—學—評”一體化建設,描繪出語文課程育人的藍圖?!冻踔姓Z文閱讀理解公式法》一書通過知識導圖、創意公式和多種文體的實例,將看似復雜煩瑣的閱讀理解簡化為清晰分類的題型和公式,讓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培養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符合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該書從閱讀理解的基本概念、要求、方法、步驟和原則入手,揭示閱讀理解的本質和目標;直擊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的題型特點和所選材料的文體特點,針對不同題型和文體給出相應的答題公式和例題解析,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題型及文體的特征,能使其形成清晰的認識、掌握有效的應對策略;通過試題的實戰演練幫助學生運用書中介紹的公式法,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從而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總體而言,該書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了有益啟示。
首先,該書把閱讀理解分為六大題型,針對每種題型給出了相應的公式和答題技巧,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策略,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對于主旨題,給出了“主旨=中心思想+寫作目的”的閱讀理解公式;對于細節題,給出了“細節=事實+情節+特征+原因+結果”閱讀理解的公式;等等。
其次,該書強調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和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分析、歸納、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感悟和應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例如,書中不僅要求學生回答問題,還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寫作目的、人物形象、語言表達等方面。
再其次,該書遵循新課標的評價理念,提出了閱讀理解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精選和分析近五年中考典型試題,幫助學生了解閱讀理解的考點和考情,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例如,設置“自我檢測”環節,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在該單元中做過的練習和測試進行總結反思,并明確自己在該單元中所掌握或未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最后,本書注重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書中選擇了多種文體和題材的閱讀材料,全面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各方面的文化內容。例如,選取《唐詩三百首》《水滸傳》《世說新語》等經典名著的片段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領略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底蘊;選取《毛澤東詩詞選》《紅巖》《紅星照耀中國》等紅色經典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革命先輩的英雄氣概;等等。
(江蘇省如東縣實驗中學周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