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周周
阿克拉是加納共和國的首都,向東20千米,有一個世界聞名的小鎮名叫代希,每年吸引著全球各地數以萬計的游客前來旅游、參觀。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座小鎮卻是因為棺材而聞名世界,游客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最想參觀的東西竟然是棺材。
在世人眼里,棺材就是恐懼的代名詞,人人畏而遠之。但在代希小鎮,棺材卻被手工木匠們制作成老鷹、可可豆、螃蟹、圣經等各種形狀,在滿足其基本功能的同時,更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和精美的藝術品。那么,代希小鎮的木匠們怎么會想到把棺材制作成“藝術品”呢?


原來在20世紀50年代,代希小鎮的一個部落酋長,為了彰顯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威,特地請當地有名的木匠塞特·卡內奎定做了一個可可豆狀的坐床,打算在他日后參加重大節日的時候使用。可由于是純手工制作,制作進程緩慢,那位老酋長還沒等坐床完工,就因急病而不幸去世了。老酋長的兒子為了達成父親生前的心愿,于是就要求卡內奎把坐床改制成棺材,用來安葬老酋長。讓卡內奎沒想到的是,在老酋長的葬禮上,各部落的酋長們竟然不顧葬禮禮節,紛紛對老酋長的可可豆狀棺材大加贊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老酋長葬禮過后不久,卡內奎年邁的祖母無疾而終。卡內奎的父親痛苦地說,祖母一輩子的愿望就是能夠坐飛機出門旅行,可由于家境貧困,一生未能如愿。為此,卡內奎的父親內心很愧疚,在祖母尸體前長跪不起、悲痛欲絕。為了幫祖母完成這一遺愿,也為了安慰父親,卡內奎親手為祖母量身定做了一個飛機棺材裝殮下葬,這才讓父親心里稍稍得到了安慰。
經過這兩件事,年輕的卡內奎突發奇想:我可不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把傳統的棺材制作成客戶想要的形狀呢?于是他開始潛心研究如何制作特色棺材,并打出量身定制各種特色棺材的廣告。在代希小鎮居住的部落居民,都固執地相信靈魂是不死的,死去的人將會在另外一個世界從事與生前相同的職業。而且當地都有為自己或家中長輩提前準備棺材的風俗習慣。因此,卡內奎定做特色棺材的廣告一貼出,便不斷有人登門請求制作與其職業、愛好、愿望等相關的特色棺材,逝者家屬也都按照死者生前愿望前來定做不同形狀的棺材。比如,可可種植農戶要求定制可可狀的棺材;以打魚為業的漁夫要求定制魚形狀的棺材;基督教的圣徒要求定制圣經形狀的棺材……此后,卡內奎的特色棺材生意越來越紅火。



卡內奎去世后,他的特色棺材產業便由兒子繼承下來,如今傳到27歲的第三代傳承人艾瑞克·阿杰蒂手中。但無論傳承多久,始終不變的是它純手工制作的本色。阿杰蒂說,特色棺材現今仍主要是定做,顧客提出具體要求或者給出小樣,然后由特色棺材坊的木匠技師具體設計和制作。經過設計、選材、制作、繪制、雕刻等步驟,大約耗時兩周半,一個精美的特色棺材便能制作完畢,價格一般在400~500美元。如果是特殊定制的藝術品棺材,價格高達數千美元。
墻內開花,墻外香。漸漸地,代希小鎮的特色棺材傳到國外且享有極高的盛譽,在歐美等國很多藝術展上都出現了它的身影,杰蒂及其家族制作的特色棺材先后受邀赴西班牙、比利時、法國等地參加展覽。隨著卡內奎家族特色棺材的聲名遠揚,加納政府也因勢利導,把特色棺材當作一個創意產業和旅游項目來推廣。就這樣,代希小鎮逐漸蜚聲世界,成為國際著名的旅游小鎮,小鎮周邊的棺材工坊也成了國際游客參觀的必去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