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
所謂的吸血鬼——生活在19世紀中葉的約翰·巴伯被埋葬在新英格蘭康涅狄格州新倫敦縣一個名為格里斯沃爾德的安靜小鎮。這具200年前的遺骸最初于1990年發掘出土,他的代號是JB55。2019年,利用所提取的DNA以及頭骨,與其家譜數據庫進行了比較,法醫對其進行了面部重建。這個人名叫約翰·巴伯,JB55的代號來自他的棺材上用黃銅釘標出的墓志銘,表示他的姓名首字母和去世時的年齡。

DNA分析確定巴伯先生去世時大約55歲并死于肺結核。當時,肺結核被認為是死者消耗其幸存親屬的生命能量引起的。考古學家發現,在巴伯先生去世幾年后,他的尸體被挖出來重新埋葬——他的頭和四肢堆積在胸腔上,形成了一個十字形,這是一種防止吸血鬼從墳墓中復活的方法。
此外,DNA分析還顯示出巴伯先生皮膚白皙,臉上有雀斑,擁有棕色或淡褐色的眼睛,以及一頭深色頭發。
考古學家在瑞典波羅的海沿岸水域發現兩艘古代沉船。研究者對從沉船中采集的木材樣本進行同位素分析,確認兩艘船中較大的一艘是用1346年從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運來的木材建造的,而較小的一艘是用1355年至1357年間波蘭北部的木材建造的。

這兩艘船屬于中世紀常見的類型,它們擁有寬敞的貨艙,另有桅桿和大方帆。兩艘船相距僅9米,其中一艘幾乎完好無損,是迄今為止在瑞典海域發現的最完整的沉船。
沉船中發現了大量的家居用品,包括木勺、木桶和皮鞋等。從公元13世紀到17世紀,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德國和荷蘭等地組成的漢薩同盟是活躍于整個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網絡。貿易船只在波羅的海來回穿梭,連接漢薩同盟城市和定居點。
中世紀船只沉沒的主要原因是海上的惡劣天氣、與其他船只或與水下巖石發生碰撞、泛濫的洪水、艙內貨物的存放不當,或海盜的襲擊等。但目前還無法確定這兩艘船的沉沒原因。
1873年,海因里?!な├l現了一批早期青銅時代的金、銀和銅制品,包括26件黃金發環、發夾、項鏈和項圈,收藏于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研究人員利用激光微創技術,通過分析這批黃金文物的化學成分,揭示了一條古老的黃金貿易路線,即由小亞細亞半島至印度河谷。
黃金樣本被送到曼海姆的考古中心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研究人員用激光在金器表面熔化一個直徑約120微米的錐體,來收集有助于確定黃金最初來源的數據。

來自特洛伊和波利奧奇尼的黃金樣品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錫、鈀和鉑,表明樣本黃金是“從河流中沖刷出來的”,與在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烏爾的皇家陵墓中發現的金器的化學特征相符,也與來自格魯吉亞的黃金相似。因此,研究人員相信這些相距甚遠的地區之間一定存在貿易聯系。

由于在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從未發現過天然金礦,考古學家一直懷疑該地發現金器來自土耳其。但這次的激光分析讓他們相信黃金來自更遠的地方——格魯吉亞。這可能意味著黃金商人通過貿易影響了青銅時代很多地區的文化、時尚和風格。今后,激光微米級微創技術將應用于更多考古分析來揭示金屬的地理起源。
1982年,考古學家在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發現了載有大量稀有金屬的烏魯布倫沉船。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時代金屬寶藏,包括錫錠、銅錠、劍、匕首、礦石等。
在這艘公元前14世紀沉船上發現的錫,有三分之一是由現今烏茲別克斯坦的高地生產和供應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青銅時代晚期社會的政治格局。研究人員利用化學方法分析了大約1500個樣本,包括1000件青銅和錫制品,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425種錫礦石。這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錫的來源,三分之二的錫錠來自土耳其,其余三分之一來自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個史前礦山,該礦山距離貨物裝載地超過3200公里。這意味著在傳說中的絲綢之路之前就已經存在過繁榮的貿易網絡。

在這段時期,制造青銅的錫錠是征服他國或保衛整個帝國的關鍵要素。據研究人員估計,這艘沉船上的錫足以制造5000把古劍。
在英格蘭中部北安普敦一個女性墓葬中出土了一條有1300年歷史的鑲嵌著石榴石和羅馬硬幣的黃金項鏈。除此以外,還發現了兩個來自法國或比利時的帶裝飾的罐子和一個淺銅盤。

埃及法尤姆的格薩考古遺址出土了一組木乃伊肖像。位于開羅以南的格薩由國王托勒密二世在公元前3世紀建立。這些由石塊建造而成的巨大墓葬結構于2016年首次被發現。在墓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用古埃及和希臘字母雕刻的裝飾精美的木棺以及一組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肖像。


法尤姆最后一次出土的木乃伊肖像,是在115年前由英國埃及古物學家威廉·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發現。格薩是軍事重鎮和貿易中心。在公元4世紀中葉后,由于河口淤塞等因素,定居點人口迅速下降。格薩和周邊貿易中心在公元4世紀和5世紀衰落,繼而消失了2300多年。這就是木乃伊肖像對考古學如此重要的原因,根據畫中所描繪的吃穿用度,可以了解和分析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
在愛琴海和地中海定居點發現的神秘古代石球可能是史前棋盤游戲的計數器。
在火山島圣托里尼島的阿克羅蒂里鎮發現的700個石球,據分析距今已有3600年到4500年的歷史。在公元前16世紀的某個時候,該地區在火山爆發中被摧毀,并被火山灰覆蓋。就像龐貝城一樣,火山灰起到了防腐劑的作用,自1967年開始考古發掘以來,陸續發現了精美的壁畫、器物和藝術品等。其中這些加工過的石頭的確切用途仍然是一個謎。



在克里特島和愛琴海島嶼以及塞浦路斯也發現了類似的石頭。這些石頭不比高爾夫球大,由各種顏色和材料制成。還發現了帶有淺痕的石板,很可能是放置球體的地方。
考古學家在斯洛伐克西部弗拉布勒的新石器時代定居點挖掘出一個亂葬坑,里面有三十多具無頭遺骸。
占地50公頃的弗拉布勒遺址是迄今中歐最大的石器時代定居點之一,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250年~公元前4950年。三個定居點中的一個用防御溝和柵欄加固。這個特殊的定居點在其防御外圍有六個入口,無頭遺骸是在入口附近發掘出來的。


一共有35個人的遺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脊艑W家認為,他們可能是邪教儀式的犧牲品。雖然人祭是可能的解釋之一,但只有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才能清楚地確定其死亡原因。
在伊朗東北部埃斯法拉延縣的巴姆村意外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地下走廊網絡。這個網絡和附近的沙赫爾-貝爾蓋斯城堡是相關的。沙赫爾-貝爾蓋斯的廢墟位于北呼羅珊省的東北部。它占地51,000平方米,是伊朗第二大城堡,僅次于世界遺產巴姆城堡 。

貝爾蓋斯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它從薩珊王朝晚期(公元224—661年)到7世紀初的伊斯蘭時期蓬勃發展。在貝爾蓋斯進行的幾輪發掘揭示了城堡本身的非凡遺跡,以及房屋、灌溉渠道、蓄水池和柱式大廳等。地下走廊的總長度約為18千米。
雖然沒有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的青銅時代洞穴居民建造的地下城市那樣出名,但伊朗也確有幾個著名的地下建筑遺址。譬如,伊朗西北部坎多萬村的圓錐形地下住宅(類似于卡帕多西亞的“童話煙囪”)以及位于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的努沙巴德市。沙赫爾-貝爾蓋斯地下走廊的構造與努沙巴德相似,位于4~18米的深度,是一個由通道和房間組成的地下城市。專家們認為建造這片地下城市是為了免受炎熱夏季高溫的影響。另一個解釋是這里是戰爭時期婦女兒童和老人的避難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