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摘 要:合作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基礎上,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集體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合作學習還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與他人溝通和合作,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和高中語文教學本身特點的制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何讓合作學習更好地服務于高中語文教學,使其發揮最大優勢,已成為當前高中語文教師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問題策略
一、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合作學習的目的不明確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學生積極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合作學習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合作學習目標不明確。在一些教師看來,小組合作學習就是為了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等活動。因此,在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教師讓學生將課文內容進行分工、分角色朗讀;有的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有的教師則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最終形成結論。然而這些所謂的合作學習目的是什么呢?它們能促進學生合作交流嗎?顯然不能。
(二)教師對合作學習方式理解不到位
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許多教師還存在著“重教輕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具體表現為:(1)在組織形式上不夠靈活。雖然多數高中語文教師都能認識到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些語文教師只是機械地按照教材進行教學設計,導致很多不合理現象的出現:如將分組討論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并將小組討論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和課堂學習成果展示的唯一途徑等。(2)在分組上沒有科學合理。合作學習要求學生進行分工和協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但是很多教師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往往按照性格、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及興趣愛好的特征,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使得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要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3)在指導上不夠深入。由于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合作學習理論研究不深、認識不到位,不能將其應用到具體教學實踐中去;有些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卻沒有對合作學習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還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合作學習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
培養[1]。
(三)課堂上存在“放羊式”教學現象
高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包括語言文字知識、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等多個方面。這些內容往往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理解和分析對這些內容進行記憶和掌握,那么他們就可以很容易地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去。但是現實中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卻存在“放羊式”教學現象。(1)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常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簡單地進行知識傳授和練習,忽視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2)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語文素養和學習習慣培養。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了“填鴨式”教學;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等內容。(3)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對一些文學作品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經常采用“分析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合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2]。
二、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和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討論、交流來共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是起到指導、引導作用。并要求小組成員之間要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關系,要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夠吸取他人意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合作精神。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必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教師是引導者,不能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必須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和解決,同時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來實現知識的內化。因此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和檢查。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時,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對課文進行充分預習和思考,在課堂上組織小組成員討論問題,然后小組成員互相幫助、相互啟發、相互補充[3]。通過教師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合作精神。
(二)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要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教學活動,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要明確每個組員的職責,并分配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8—10人左右,在組內分工協作,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和任務。比如:有的同學喜歡讀課外書,有的同學喜歡寫作文,有的同學喜歡畫畫,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為了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小組長,幫助和引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在分組時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每個小組的人數不要超過10人;二是每個組的小組長都要由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三是每個組的組長都要起到協調、組織和管理的作用[4]。
三、優化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在當前教學改革進程中,高中語文教學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以及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一)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之前,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科學的合作學習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的分組,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同時還應加強對合作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只有通過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才能夠使其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并且使小組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活動和小組討論等形式來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態度和行為的培養,通過多種手段和方式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5]。
(二)科學合理地分配學生的角色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確各個成員的責任和任務,避免出現無人負責或者分配不合理等現象。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指導和幫助。對于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從思想上進行引導,讓其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其創造更多參與合作學習的機會。另外,教師還要鼓勵成績較好的學生主動與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6]。例如:在教學《赤壁賦》時,教師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文學評論家”這一角色,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示平臺。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范進中舉的相關資料,并針對這一故事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探討。通過相關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學生對“范進中舉”這一故事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并對這一故事所蘊含的意義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范進中舉”這一故事展開討論,并鼓勵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分析與思考進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促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反思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而這些想法和觀點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因此,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反思。當學生提出一些觀點或想法時,教師應充分肯定他們的思考和理解,并對其進行鼓勵和支持,這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提出的一些觀點和想法進行有效反思,這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可以在教學《赤壁賦》時,教師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文學評論家”這一角色。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們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五)合理調控課堂教學過程
教師要根據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引導和調控,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其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以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為目的。例如:在學習《祝?!芬晃臅r,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祝?!币辉~有哪些特點?將這些特點運用到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會產生哪些影響?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了解到“祝?!笔且粋€充滿愛意、充滿祝福的詞語[7]。
(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記念劉和珍君》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首先,教師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然后就“劉和珍”這個人物的形象和事跡進行討論,并總結出劉和珍的優秀品質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能夠對“劉和珍”這個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深刻認識到這位革命烈士的偉大精神和優秀品質。通過這種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個人修養,還能夠讓他們在了解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珍惜生命、追求真理等美好品質。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首先,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它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對其進行運用和完善,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水華.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20(6):173-174.
[2]楊丹.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天下(綜合),2020(2):1-2.
[3]蔡挺.自主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讀書文摘,2019(13):36-37.
[4]田香.高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3):2.
[5]金亞林.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16(8):219.
[6]陳娜.談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常見問題的應對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5):1.
[7]王志敏.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低效現狀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教研),2011(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