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理解數字化、數字經濟與標準數字化概念,重點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標準數字化對引領數字經濟轉型、強化信息技術共享、促進產業效率提升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經濟;標準數字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3.005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Standard Digit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XU Xiaodong
(Liaoning Inspection,Examination & Certification Centre,Shenyang 110036,China)
Abstract:This passage explores the concepts of digitalization,digital economy,and standard digitalization,with a focus on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standard digitalization plays in lea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strengthening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moting industri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and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digitization;digital economy;standard digitization
1.1數字化
標準數字化和數字經濟都包含數字化這一概念。數字化是指將傳統的經濟活動通過數字技術進行轉換,獲得數字化的運行環境,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數字化。由此可以看出,數字化的核心和關鍵是數字化技術,它涵蓋了互聯網技術、數據挖掘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多種技術。各類信息技術系統及各種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數字媒體技術,如在網絡上提供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在內的各類媒體服務;第二類是數字金融技術,一般指移動支付技術、支付寶技術、微信支付技術等網絡金融服務;第三類是數字商品技術,指的是通過網絡購物、電子商務單獨購買或訂購各類商品。這些均屬于數字技術的應用,而這些技術的發展與數字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過數字化技術支持,才能把傳統的經濟活動轉化為數字化經濟活動,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同時,不斷推動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才能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實現更加有效的營銷目的;通過大數據系統可以分析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客戶關系;通過智能分析、機器研究和云計算等技術,充分發揮企業數字化平臺的作用,不斷改進和完善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更有效的經營決策,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
1.2數字經濟
標準數字化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產物,有必要全面了解數字經濟的含義。截至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固定統一的數字經濟概念。“數字經濟”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1995年,經合組織就數字經濟的可能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認為在互聯網革命的驅使下,人類的發展將會逐步由原子加工過程向信息加工處理過程轉變。1998年,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浮現中的數字經濟》研究報告,也提出了在IT技術的不斷推動下,工業經濟必然向數字經濟發展,其數字經濟的特征可概括為“因特網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是先導技術,信息產業是帶頭和支柱產業,電子商務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2002年,美國學者金范秀將數字經濟以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給予定義,表述為“數字經濟是商品和服務以信息化形式進行的交易”,但當時信息技術對經濟的影響不具備顛覆性,只是提質增效的助力工具而已。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數字經濟理解為:數字經濟是指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經濟活動,以實現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中對數字經濟概念是這樣界定的: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1]。數字經濟屬于斷代經濟,同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不同,作為斷代經濟的數字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其主要特點是生產要素發生了根本變化。比如:當人類社會處于農業經濟時代時,其主要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和土地;當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經濟時代時,其主要的生產要素則主要是資本、勞動力和土地,其中資本則成為最關鍵的生產要素;數字經濟的生產要素是數據、資本、勞動力和土地,數據是關鍵生產要素。由此可以總結出數字經濟不同于工業經濟的基本特征:1)數字經濟的主要產業組織形態是網絡平臺;2)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資源是數據信息資源;3)數字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是圍繞數字的技術創新;4)數字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產業融合;5)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治理要求是實現多元共治[2]。
1.3標準數字化
標準數字化是伴隨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提出的全新研究課題,其核心要素就是數字標準。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經濟活動均需要在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向數字經濟活動轉變,作為經濟活動的標準化同樣也面臨向數字化轉換運行,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標準數字化給出一個名為SMART定義,即無須人員參與可實現標準的機器可讀、可用、可遷移的標準[3]。機器可讀是標準數字化階段性產物。ISO根據數字化、結構化、智能化的程度,將SMART標準分為紙質標準、開放數字格式的標準、機器可讀文檔的標準、機器可讀內容的標準、機器可釋內容的標準5個層次[4]。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教授對標準數字化界定為:標準數字化指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對標準本身及生命周期全過程賦能,使標準承載的規則與特性能夠通過數字設備進行讀取、傳輸與使用的過程[5]。實行標準數字化是標準化工作歷史上的重大轉折,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我們說的標準數字化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其一是對標準的表現形式進行研究。傳統的標準表現形式主要以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形式發布標準,標準使用者需要人工瀏覽、查找相應標準進行應用。這種發布標準的形式本身就存在與使用者不匹配的問題,且效率很低。以數字化的形式發布標準,主要體現在所有標準實現機器可讀、可用,更適用于用戶以數據、圖樣、公式、模型等多種方式應用標準,方便快捷,提升效率。其二是在標準化方法的數字化方面進行創新研究,根據未來讓機器理解標準這一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大趨勢,對標準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標準數據信息分類編碼方法等進行全面創新研究。這樣既可以推進標準實現數字化,又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技術來推動標準化工作的開展,達到標準數字化和標準化工作相互推進的雙重效果。
2.1標準數字化引領數字經濟轉型
標準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一切新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推廣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同樣,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對于產業的重塑正在持續加深,將步入大規模的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要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準數字化需先行一步,要充分發揮標準的規范、協同、評價、引領作用,對數字科技成果實現快速有效轉化,對數字生態的建設和數字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基礎性的支撐和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一,標準數字化是企業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需求。數字化是人類進入數字時代所面臨的一項全新工作,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參考,必須靠創新發展,為了避免走彎路,甚至走錯路,用戶更迫切需要一套數字化轉型的方法標準,以指導轉型實踐。其二,標準數字化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變革與發展。通過標準化數字化,聚焦重點領域行業標準制定,將各行各業的技術、連接和生態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促進數字產業基礎能力和數字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持續提升。其三,標準數字化是實現數字產業化的技術支撐。數字產業化的最終目的就是“降本增效、業態創新、服務提升”。標準數字化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連接器”和“加速器”,是產業數字化規模化應用、跨越式發展的強有力技術支撐。因為標準數字化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權威、適用的技術、工具和能力,使得產業間的協作沒有了障礙,溝通成本得以降低、效率得以提升。其四,標準數字化有助于數字網絡治理和網絡安全。我國大力推進的網絡強國建設,就是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
2.2標準數字化強化信息資源共享
以“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使全球迎來了數字經濟時代。而數字經濟時代具體體現就是進入信息技術的新時代,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推動整個經濟社會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和發展。標準不但涉及不同行業、不同專業、不同類別等各方面的標準,而且還涉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不同層級的標準。就其整個標準體系來看,標準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信息資源。標準數字化就是借助新一代數字技術,更好地實現標準的制定和標準的推廣、宣貫和實施,進而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等功能。同時,標準化還承擔著社會經濟發展中信息資源的眾多標準,搞好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數字化至關重要。只有開展標準數字化研究才能在信息資源管理層面推進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共管,才能有效提高信息資源管理效率和質量。
2.3標準數字化促進產業效率提升
數字經濟面臨硬科技創新與發展。數據相關聯的產業以及產業領域的數字化創新應用方面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比如數字化解決方案、轉型促進相關的咨詢服務、陪伴式服務等,在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方面的數字化應用創新;在線服務、共享經濟、智能經濟、新個體經濟方面都擁有較大的潛力;在醫療、健康、文旅、社保以及城鄉智慧化等公共服務領域方面的數字化應用創新;在數字貿易、數字絲路等加強對外合作方面有良好的發展機遇。而這些發展機遇的具體體現就是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全方位、多方面、深度的融合,使得數字技術得以大規模應用,產業效率得到空前提升。由此可見,標準數字化與不同產業融合的諸多內容相關,為適應產業發展,也會對標準制定效率、使用方式等方面不斷提出新的需求。對此,把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標準化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對提升產業發展尤為重要,可以說,標準數字化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是促進產業效率提升的必然要求。
2.4標準數字化增強國際競爭力
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數字經濟已經快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使得國際的數字經濟競爭日趨激烈,且已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關鍵力量。而事實已經證明,在全球任何一個產業發展格局中,誰掌握了標準的“制高點”,誰就牢牢掌握了話語權。同時在數字產業經濟時代也不例外。標準數字化本身就是數字技術變革的必然結果,是數字產業的一部分。在全球技術快速發展和行業高度細分的背景下,在企業間激烈競爭的時代,標準數字化技術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能否對數字產業起到“加速器”作用,關系到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和效力,決定了未來參與國際合作的實力,也決定了未來融入國際貿易體系的競爭力,更是決定了未來引領國際發展的領導力。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標準數字化對增加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找出目前我國標準數字化與數字技術不相匹配的短板,圍繞質量強國、數字中國戰略高標準推進標準數字化,才能真正提升我國質量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和能力。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標準數字化已成為必然,只有充分發揮和放大“標準數字化”的杠桿作用,以標準數字化賦能和提升重點領域研究層次和水平,才能使標準不斷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才能使標準在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其引領性作用。
【參考文獻】
[1]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R/OL].(2016-09-29).http://www.cac.gov.cn/2016-09/29/c_1119648520.htm.
[2]魏中龍.數字經濟的內涵與特征研究[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21,36(2):3-10.
[3]張佩玉,裴繼超.鄔賀銓:標準數字化是大勢所趨[J].中國標準化,2022(7):24-29.
[4]于欣麗.對我國標準數字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標準化,2022(5):7-13.
【作者簡介】
徐曉東,男,1963年出生,高級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與檢驗檢測。
(編輯: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