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志


東海之濱,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二期:上百臺吊車轟鳴,原是荒涼的東海灘涂上的鋼鐵森林正如春筍拔節,來自全國近萬余名建設者共同匯成一派繁忙有序、熱火朝天的奮進景象。
作為國資央企的新標桿,鎮海煉化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積極履行中國石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我國石化工業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職責”,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鎮海煉化公司代表、黨委書記莫鼎革表示,將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戰略牽引,錨定全面建成“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綠色石化基地,“紅綠藍”三色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十四五”末再造一個更高質量的鎮海煉化。
黨建紅:高質量發展的黨建力量
鎮海煉化化工第一聯合控制室正門前,一塊潔白的石碑佇立。48年前,這里曾是海潮漲落的東海荒灘;17年前,百萬噸乙烯裝置在這里奠基;3年前,這里成為國務院國資委首批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站點。
控制室大門走出的藍工裝員工會告訴你,2002年12月、2004年1月、2006年11月習近平同志先后三次視察鎮海煉化。2006年11月6日,習近平同志出席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開工奠基儀式并提出了“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的殷切囑托。在奠基現場親歷這一幕的莫鼎革告訴記者:“以此為始,鎮海煉化結束了浙江這座紡織、塑料產業大省沒有乙烯的歷史,播下了浙江省石油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種子。”
時間斗轉,滄海桑田。習近平同志的殷殷囑托,為鎮海煉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勁動力。公司提前一年圓滿完成三年的深化改革任務,在國務院國資委2021年度“雙百企業”專項考核中獲得優秀。截至2022年底,鎮海煉化在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409項對標提升量化目標中,有231項好于對標值、3項達國際領先、6項達國內領先、134項達中國石化系統內領先、85項達自身歷史最好水平。
國資央企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人民服務。莫鼎革指出:“鎮海煉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創業48年來,公司累計實現利稅4120億元,連續13年蟬聯寧波市企業納稅榜第一;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與浙江縉云、貴州普安、四川金陽、甘肅東鄉、西藏比如等地山海協作、結對幫扶,帶動了一方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
生態綠:生態文明的鎮海實踐
2023年春天,許多關注鎮海煉化白鷺全球慢直播的公眾被直播鏡頭所吸引:20多天里,白鷺鳥蛋隨著孵化,呈現局部變色、裂痕到破殼的罕見細節。
安全發展、綠色發展,是國資央企做強做優做大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部署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指出要“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鎮海煉化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讓白鷺園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從“三個層面”讓安全綠色發展根植于鎮海基地每一位員工的內心,落實于每一位員工的行動中。
治綠:安全環保的體系化治理。莫鼎革堅定認為,“泄漏就是事故,異味就是污染”,推動構建起“管理網格化+技術專業化+現場規格化+行為規范化”大安全管理新格局。公司建立完善HSE管理體系,打造“無廢無異味綠色示范基地”,成為國內首家達到挪威船級社國際安全評級體系ISRS7級的石化企業。
創綠:創造一批新興的綠色增長引擎。鎮海煉化扛起綠色石化產業鏈鏈長擔當,牽頭創建我國首個綠色石化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寧波市綠色石化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推動綠色石化產業鏈向生物技術、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低碳領域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鎮海煉化正加速推進氫能產業布局,即將建成的加氫站二期項目將成為浙江省最大的加氫中心,標志著中國石化在華東地區的氫能產業鏈綜合示范點形成。
共綠:企業與自然、地方的和諧共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鎮海煉化建成我國首個全天候24小時、365天全球白鷺慢直播平臺,在員工心中形成這樣一種共識: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是一種系統交融的生態、一種心底生發的感受。綠色企業鎮海煉化正在構建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交相輝映的綠色。
發展藍:更高質量的鎮海煉化
坐落在寧波鎮海棉豐村,兩幢嶄新的新材料實驗樓拔地而起,新產品、新儀器琳瑯滿目。這里是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與不遠處被稱作科創公寓的高層建筑遙相呼應。古老村莊在三年間突然發生的巨大變化,身邊多了許多清華博士、中科院博士,令沿街攤販紛紛熱議。
鎮海基地作為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涌動著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藍海。90后王崧合就是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的博士,他正在進行超親水、超親油等新材料攻關。入職此處,正是看中他認為是“藍海”的新材料領域。
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從一期建成到二期推進,試點建設科技人才高地示范區,不是簡單的筑巢引鳳,而是打破國企傳統招聘機制和研發模式,探索全球招聘、揭榜掛帥、競爭立項、“賽馬”式研發等機制改革,在科研經費、機構編制、薪酬制度、成果轉化等方面探索實施有含金量的“政策包”,通過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中試基地大力推進開放式創新。
今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這令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莫鼎革倍感振奮:“這為我們高質量打造‘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綠色石化基地把脈點穴、指航定向。”而他的11項建議,正是圍繞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點開展的。
在面向未來的發展中,數字化進一步為現代化生產管理賦能。鎮海煉化率先建成以生產運行智能化、設備管理數字化、企業管理信息化、工業互聯平臺化為主要特征的煉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數字領航”企業;自主研發中國石化首個設備健康管理中心,能實現52萬臺設備的風險動態感知,加快構建智能工廠3.0,打造“企業大腦”和“未來工廠”。
責任編輯:鄭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