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

5月18日,中國-中亞峰會歡迎儀式和歡迎宴會在西安大唐芙蓉園舉行。其中,多道西安地方美食出現在第一次半開放式的集體歡迎宴會上,受到了高度關注。
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從通商駝隊到中歐班列,沙漠、綠洲、花卉……此次宴會的餐臺布置可謂是獨具匠心、細節滿滿。一方餐臺通達古今,讓我們細數國宴上的陜西特色美食。

在菜單中,不僅有陜西傳統名菜橫山羊肉、長安葫蘆雞、同盛泡饃等,還有這些名字很好聽的美食——芙蓉四小碟、雁塔晨鐘、唐宮七寶羹、芙蓉鱗錦、碧翠春曉。
應為四小樣冷碟涼菜,由琥珀核桃、玫瑰鏡糕、蓼花糖、石榴糕組成。涼菜拼盤是陜西地道的吃法,長安美食與風物相得益彰,菜名亦詩意盎然。

雁塔晨鐘是西安飯莊近年來研發的創新造型菜,為“長安八景宴”中的一道菜品,取材于“雁塔晨鐘”的勝跡。
此菜用山藥、豆沙、八寶小料、紅棗、糯米、銀耳、櫻桃、青梅、橘瓣、白糖等制成。制作工藝是將山藥熟制后壓成細泥,豆沙拌入八寶果料。紅棗洗凈、蒸熟、剝皮、取核,貼在像鐘鈴的酒杯內,中間放進糯米,做4個晨鐘,放在盤子四角。塔、鐘都是立體形。將白糖加上熬成玻璃汁。熱吃時,塔上籠蒸熟澆汁;涼吃時,汁放涼澆在塔上。其風味特點是:軟糯適口,富于營養。
“唐宮七寶羹”其淵源可追溯到唐朝的燒尾宴,是燒尾宴中的重頭菜品。燒尾宴是唐時長安盛行的官宴名稱,史料記載,“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獻食于天子,名曰燒尾,燒尾,取其神龍燒尾,直上青云之欹意”。

“七寶羹”是燒尾宴中的重要菜品,也稱“駝蹄羹”,據稱是以駱駝蹄黃為主料,配以干貝等其他食材合制而成,羹濃味醇,駝蹄筋柔。關于這道菜,杜甫曾有詩寫道,“勸君駝蹄羹,雪橙壓香橘”。
橫山羊肉肉質鮮嫩、肥瘦相間、營養豐富、味美無膻,享有“肉中人參”之美譽。2018年“橫山燉羊肉制作技藝”項目被列入陜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裛其皮、食其肉”。在陜北橫山,每逢佳節,都以羊肉為主,冬至時,家家要熬羊骨架,吃羊頭。一到春節,大擺羊宴,吃到元宵。
說起葫蘆雞,西安人再熟悉不過了,始于唐代,因其皮酥肉嫩、香爛不失其形、美味醇厚而著稱于世,受到中外賓客的稱贊,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葫蘆雞,又叫屋香雞、香酥囫圇雞、捆扎香雞,是西安的傳統風味名菜。葫蘆雞的制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
出自《開元天寶遺事》。為唐宮廷御膳。以魚肉為主料,雕刻成鱗錦之狀烹制而成,稱之為“魚鱗錦”。寓意富貴吉祥、連年有余。


選用的食材有蓮菜、羊肚菌、上海青、南瓜、青豆、蓮子、白果等。
此菜出自《竹譜》,相傳由唐朗開元進士李欣一首《春筍》創制而成。以唐代鎏金銀盤樹葉造型的南瓜為依托,盛制時令鮮蔬。活色鮮香,意趣盎然。南瓜又名福瓜,寓意福泰安康。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對羊肉泡饃贊道“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民間有“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羊羹美味嘗,唯屬同盛祥”的民謠。
同盛祥飯莊始建于1920年,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以經營獨具民族特色的牛羊肉泡饃而馳名中外。
同盛祥飯莊牛羊肉泡饃配料考究,做工精心,烹制方法獨特,素以“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饃筋光滑、香氣四溢、清香爽口”而飲譽天下。作為西安中華老字號之一,同盛祥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在酒類的選擇上,陜西本地的三款酒也是富含深意。
這款酒的名氣或許不夠響,但說起推動中國現代葡萄酒產業的李華,在中國葡萄酒圈可謂是響當當的人物。


20世紀80年代,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葡萄與葡萄酒學博士的李華,義無反顧地從法國回到偏僻的西北小鎮楊陵,并聯合國內13家葡萄酒生產企業,在西北農業大學葡萄與葡萄酒專業的基礎上,創辦了西北農業大學葡萄酒學院,建立了中國葡萄與葡萄酒三大體系,奠定了中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科的科學基礎。如今,葡萄酒學院已為企業、科研單位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李華葡萄酒先后26次在國際評酒會上獲金、銀獎和國家名牌產品獎、省優部優獎。借此次國宴,也讓世界看到了來自西北腹地,專屬中國產區、中國文化的國產葡萄酒。
在中國悠久的酒文化里,黃桂稠酒十分有名,是陜西八大名貴特色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傳承歷史,見諸史冊,古稱“玉漿”始于商周,唐朝時長安市肆普遍售賣,像“李白斗詩千百篇”“貴妃醉酒”,指的都是稠酒。西安飯莊傳承了黃桂稠酒的古老釀造工藝,制酒已有近百年歷史。

黃桂稠酒甄選優質糯米,保持三十攝氏度左右的溫度純天然發酵,釀造工藝精細,從糯米淘洗到拌曲、裝壇、壓酒等十多道工序,制作流程規范,狀如牛奶,色如白玉,汁稠醇香,綿甜適口,四季暢飲,冷熱皆宜,酒精含量僅為1.5%左右,同時還具有健胃、活血、止渴、潤肺的功能。當年,郭沫若在西安飯莊喝了熱騰騰的黃桂稠酒后,連聲說此物“似酒非酒勝似酒”。此次國宴上清香遠溢的西安飯莊稠酒,展現的是來自三秦大地的別樣熱情。
作為唯一出現在國宴酒單的果酒,富平柿子酒存在感滿滿。而這款產自“柿子的優生區”陜西富平的高端柿酒,自上市以來,就受到市場與消費者的青睞,并以卓越的品質獲譽無數。
而從柿子到柿酒,需要12道釀造工序:入庫脫澀、破碎打漿、前發酵、澄清出汁(取精華自流汁)、酒精發酵、酒泥分離、初次過濾、原酒調配、下膠、二次過濾、冷凍、三次過濾的繁雜工序之后,這些柿酒才能進入橡木桶中發酵。
富平柿子酒更是寓意滿滿,既有“柿柿如意”的好兆頭,更有誠意滿滿的情懷。
“本地菜,家鄉酒,招待好朋友。”回顧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延續千年的絲路情誼歷久彌新,“陜西味道”亦穿越古今。行走于歷史積淀與現代活力共融的城市西安,沉浸其中,便也走近了古之長安、走進了今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