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敏 沈冬梅 譚 輝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婦產科,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宮頸癌是女性較為常見的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1]。以往研究表明,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大多有無助、冷漠、焦慮、抑郁、孤獨等消極情緒,導致人際交往減少,社會功能降低[2]。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則關注患者內心的變化,鼓勵患者將內心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正能量,已被證明可在緩解多種疾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方面有一定作用[3],但目前很少有研究其對社會疏離感、病恥感、社會支持等作用的報道。因此,本文以行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為對象進行探討。
1.1 觀察對象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行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120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經病理診斷為宮頸癌,且年齡>18歲患者,所有患者行宮頸癌根治術后且進入隨訪期后生存時間>3個月,隨訪期間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溝通障礙、精神病、腫瘤復發或轉移、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隨訪失聯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按1∶1的比率將患者納入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組間學歷、家庭人均收入、年齡、疾病分期、居住地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常規飲食指導,告知患者按照醫囑要求及時服用藥物,囑咐患者注意休息、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及時復檢,按月采用電話隨訪,干預周期為3個月。
1.2.2 實驗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冰山理論個性化護理:(1)行為:可采用微信、QQ等線上或者線下方式與患者保持溝通,鼓勵患者融入社會,恢復正常的人際交往,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工作,恢復社會功能。(2)應對方式:針對年輕患者,因子宮切除以及手術導致陰道狹窄、干燥、彈性消失而影響夫妻生活,鼓勵其與丈夫溝通,采用潤滑液等進行輔助,指導其應對不良反應,達到性生活和諧。(3)感受:大多數宮頸癌根治術后有自卑、自責、沮喪心理,可與家屬保持溝通,叮囑其子女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其疾病治療的信心。(4)觀點:通過積極交流和科普宣傳,改變子宮切除后“不是完整女人”“宮頸癌發生與性生活混亂有關”錯誤觀點,使其能正確看待宮頸癌的發生和手術治療。(5)期待:通過宮頸癌治療成功案例的引導,提高患者抗癌治療的信心,引導其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6)渴望:引導患者能積極表達自身真實意愿,家屬能認真傾聽患者需求,積極鼓勵和協助患者實現自身意愿。(7)自我:引導患者認識自我、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尤其讓患者體會到“被需要感”,增強治療信心。干預周期為3個月。
1.3 評價指標 (1)一般疏離感量表[4]:包含自我疏離感、他人疏離感、懷疑感、無意義感4個維度,共15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15~60分,分值越高代表社會疏離水平越強。(2)社會影響量表[5]:用于病恥感的測量,包含社會隔離、社會排斥、經濟歧視、內在羞恥感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24~96分,分值越高代表病恥感越強。(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6]:包含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共10個條目,分值越高代表社會支持越高。

2.1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疏離得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社會疏離4個維度以及總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社會疏離4個維度以及總得分均低于干預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疏離得分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得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病恥感4個維度評分以及總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實驗組社會隔離、社會排斥、經濟歧視、內在羞恥感得分、總得分及對照組社會隔離內在羞恥感、總得分均低于干預前,實驗組4個維度以及總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得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得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社會支持3個維度評分以及總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社會支持3個維度以及總得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實驗組社會支持3個維度以及總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得分比較分)
宮頸癌根治術需要切除部分陰道、卵巢,從而引起內分泌紊亂和不孕,影響夫妻生活。部分患者對宮頸癌根治術、發病原因、后遺癥等認知以及教育知識不夠全面,尤其是老年患者,感覺給子女帶來了負擔的負罪感,導致患者產生恐懼、自卑、焦慮、抑郁情緒,并表現出抗拒、回避等社會疏離表現。社會疏離狀態可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狀態,進而影響腫瘤的復發和患者的生存,甚至導致家庭及社會功能障礙。病恥感、社會支持是社會疏離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探究基于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對社會疏離、病恥感、社會支持的影響,對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提升社會功能有一定意義。
冰山理論是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7]。基于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挖掘患者內心需求,改變以往“嚴格醫囑護理”理念轉變“根據患者需求予以針對性護理”,最大程度地尊重和滿足患者內心需求。以往研究發現,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對支氣管哮喘[8]、急性硬膜外血腫術后[9]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有一定價值。本文發現,與常規護理比較,基于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能有效降低社會疏離水平、病恥感,提升社會支持水平。
社會疏離是指個體社交意愿不能滿足,不能與外界進行良好溝通與交流,伴有無助、孤獨、抑郁情緒和消極行為。其產生可能與抗腫瘤治療、經濟條件、治療信心有關。病恥感是指因社會對某種疾病負面的評價而產生的羞恥體驗。部分患者仍然將這類疾病當成是傳染性腫瘤或者性傳播疾病而羞于啟齒。其次對于年輕女性,因手術造成的陰道狹窄、干澀進而影響夫妻生活而感到負罪感和羞恥感。社會支持體現了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當癌癥患者缺乏心理社會支持時,容易產生孤獨感,而孤獨感是社會疏離的重要因子[10]。本文在實施干預前依據患者心理、生理等特征,根據冰山理論,制定相應護理措施。針對患者本身,通過成功案例,樹立患者抗癌治療的信心,引導其憧憬未來美好生活。通過添加微信、QQ等方式,持續對患者進行宮頸癌進行科普宣傳,使患者能正確看待疾病本身與手術治療,提高醫療依從性。鼓勵患者術后積極參與康復訓練,提高身體機能,積極參與工作與社會活動,恢復社會功能。叮囑家屬認真傾聽患者需求,協助患者實現自身意愿與價值。基于冰山理念的護理措施融入護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對疾病本身、健康行為的掌控以及負面情緒轉化能力。患者出院后微信、QQ的持續溝通交流不僅提高了護患信任感,而且可以實時了解患者康復和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基于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宮頸癌患者降低社會疏離感、病恥感,提高社會支持度,提高患者融入家庭、回歸社會的能力,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