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迪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能夠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東營市位于農業大省山東省的東北部,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因石油資源豐富而出名,但工農業發展不均衡。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通過提高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強鄉村宜居宜業建設,滿足農民物質精神需要來推進現代化建設,從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現代化建設;路徑探析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2-0103-03?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章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1]。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要立足本地實際情況,通過梳理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現狀,分析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基本遵循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路徑,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1? ?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發展一直是我國鄉村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鄉村問題是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東營市在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有利條件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1? ?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現狀
山東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自2018年《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頒布以來,山東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保護修復黃河三角洲濕地,建設黃河下游綠色生態走廊[2],利用地理位置等優勢,發展地區特色農業。在這些政策的基礎上,東營市也制定了相關政策,為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持。從地理位置上看,東營市位于黃河入??冢挥鳛椤皾竦刂恰保恰肮埠蛧钅贻p的土地”,東營東臨渤海,海岸線較長,海洋資源豐富,并且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被稱為“石油之城”。從經濟發展上看,東營市2022年實現生產總值3 620.74億元,年末常住人口220.9萬人,人均GDP164 577元[3],居民消費水平逐年提高,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市場。從科學技術水平上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東營市也開始嘗試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代替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積極利用數字技術發展有特色的創意農業。
1.2? ?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東營市的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一定成效,鄉村的現代化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政府對鄉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不足,產業發展有限。雖然政府在整體上對鄉村進行現代化建設提出了發展方向,但對各鄉縣的具體規劃不夠,沒有針對不同的鄉縣情況進行具體的規劃,政府與各縣區農業企業的相互協作能力不足、聯系較少,企業的經營模式、產業發展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農產品品牌效應不足,品牌意識薄弱。東營市并未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優勢打造特色品牌,不注重品牌效益,不利于品牌打造,對農產品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再次,東營市位于華北鹽堿地,是典型的沿海鹽堿地,雖然東營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淡水資源用于治理鹽堿地,但仍有大量的鹽堿地未得到良好的開發利用。最后,專業技術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較少。農業發展創新能力不足,無論是農業發展還是農村建設,縣鄉村人才短缺,青壯年不愿回到農村農村“老齡化”問題嚴峻,年輕勞動力不足。
2? ?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基本遵循
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要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立場,以加強鄉村治理為重要保障,這些基本原則為全面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也指明了實踐路徑。
2.1? ?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4]。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而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鄉村振興各項政策,最終要靠農村基層黨組織來落實”[5]。因此,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東營市要立足國情農情村情民情,結合各縣區農業農村農民的實際情況,來推進鄉村振興、維護農村穩定、帶領農民致富,推動鄉村現代化建設;要建立健全黨領導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體制機制,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讓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幫助農民實現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堅強的后盾。我國取得的所有成就,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必須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方向,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
2.2? ?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立場
“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6]。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立場,是黨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三農”領域的重要體現。一方面,我國鄉村振興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要發揮農民首創精神,推動農業農村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激發農業發展的創新力以及農村發展的活力,要賦予農民話語權,發動農民全面參與到鄉村振興的發展建設中來。另一方面,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了讓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而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是推動農民的自由全面發展、增進農民福祉。因此,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生活的精神物質需求,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將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根本立場,圍繞農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進行展開,只有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才能更直接地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2.3? ?以加強鄉村治理為重要保障
鄉村進行現代化建設要以加強鄉村治理為重要保障,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以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為有效途徑,實現鄉村振興。具體來說,一是鄉村治理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讓村民自治的形式更加豐富,使基層民主協商的實現形式更具多樣化,這有利于保障村民行使監督權等基本權利,切實保障農民在鄉村現代化建設中的主人翁地位。二是在推進鄉村治理的道路上,要重視法治建設,加大在農村的法治宣傳力度、建立健全農村法治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德治建設,發揮鄉村優秀文化的價值指引作用,通過重視農民思想道德教育,來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增強農民的精神凝聚力,形成淳樸文明的民風鄉風家風。只有在農村中樹立系統治理,德治法治相結合,才能形成農民良好的精神風貌,提高鄉村文明文化程度,讓鄉村文明呈現新氣象。
3? ?東營市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路徑
3.1? ?提高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推進農業現代化
東營市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基于我國國情,利用東營市獨有的優勢,結合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體現地方特色。首先,推動農村經濟產業升級。在總結歸納傳統經濟運營模式不足的基礎上,結合各縣區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規劃,順應時代發展,形成新的發展思路。在抓緊抓好糧食和農產品供給的同時,結合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在兼顧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時注重服務質量,提高品牌效應,打造好黃河口大閘蟹、廣饒肴驢肉等特色品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除此之外,提高鹽堿地的開發利用率,擴大土地耕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其次,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萍际莿恿Γ冗M的科技可以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大的力量。為此,政府要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支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政府與企業要加強聯系,政府要給予企業資金支持、機械支持;在銷售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電商合作,增加銷售渠道、銷售途徑,提升農產品供應鏈質量。
3.2? ?加強鄉村宜居宜業建設,推進農村現代化
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具體來說,首先,科學規劃推進,完善基礎設施。對城鎮鄉村的規劃建設以及生產生活空間進行合理科學的布局,穩步推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如加強道路、通信、物流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保障水電氣的穩定供應,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其次,改善農民居住環境,維護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提升農房建設質量;注重湖河水系保護,鼓勵農村通過種植樹木來美化環境;通過運用有機肥代替傳統肥、利用綠色防治等科技手段來預防病蟲害,來恢復被破壞的土壤,不提倡焚燒秸稈等污染環境的方式,多方面保護生態環境,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再次,重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為農民提供生活保障,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在農村合理配置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通過修建衛生室、學校等,保障農民在農村實現病有所醫、學有所教,對孤寡病殘等失去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保障。最后,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農村現代化建設離不開農民,提高農民素質,有利于建設文明和諧的鄉村生活氛圍,加強農民技能的培養,完善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加強城鄉之間交流,這不僅能夠促進農業發展,還能推動農村建設。
3.3? ?滿足農民物質精神需要,推進農民現代化
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力量,農民的全面發展在推進農村現代化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進農民現代化,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滿足農民物質精神方面的需要。首先,要提高農民的思想政治素養。加強黨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強化黨的領導。其次,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加強農村教育娛樂設施建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通過圖書室、小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要,提高農民的文明程度。倡導移風易俗,不搞封建迷信,弘揚勤儉節約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再次,提高農民的受教育程度。著重對青年農民加大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對青年農民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培養,加大力度辦好農村的職業院校,改善農民專業知識薄弱等情況,提高農民專業技術水平,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創業精神,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實踐水平,鼓勵吸引大學生和專業技術性人才到農村就業創業,推進城鄉交流,提高農民收入,滿足農民物質需要。最后,加強農民經營管理培訓。鼓勵農民多嘗試、敢嘗試、勇于嘗試接受新鮮事物,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運用信息化、智能化來實現農業經營管理,多途徑開拓市場。
4? ?結束語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三農”問題。東營市在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在基于國情鄉情農情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利用東營市的特色優勢來推動發展,同時,也要注重人才、技術的創新和政策的與時俱進。鄉村振興與現代化建設相輔相成,在鄉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鄉村振興也會朝著一個有利的方向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17(002).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30):15-35.
[3]東營市統計局.2022年東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EB/OL].(2023-03-10)[2023-03-10]. http://dystjj.dongying.gov.cn/art/2023/3/10/art_36584_10278107.html.
[4]人民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七論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EB/OL].(2022-08-04)[2022-08-0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2/0804/c117092-32494068.html.
[5]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寫.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