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數據,截至6月30日,2023年電影總票房為262.71億元。相較2022年上半年171.81億元的票房成績,增長52.91%。其中,國產影片票房199.44億元,市場份額為75.92%。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31部,國產影片19部,進口影片12部。
從科幻大片、爆笑喜劇到主旋律題材,今年上半年,影片上映數量多、種類豐富,極大滿足了觀眾觀影需求。尤其是國產片競爭力不斷提升,為電影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業內人士預估,電影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23年全年票房有望突破500億元。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 《全球娛樂和媒體展望2023—2027報告》,預計2027年中國將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國產片占據票房前五
2023年過半,全球電影市場在疫情后迎來全面復蘇。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兩大電影市場,截至6月30日,中國上半年電影總票房已超262億元人民幣,北美也超過43億美元(約合312億元),中美電影票房表現旗鼓相當。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前五名分別是《滿江紅》(45.44億元)、《流浪地球2》(40.29億元)、《消失的她》(目前票房25.8億元)、《熊出沒·伴我“熊芯”》(14.95億元)、《人生路不熟》(11.84億元)。年度票房榜前10中,有8部是國產片,只有2部進口片——《速度與激情10》和《鈴芽之旅》分別排在第6和第10。
除了國產影片表現出色,進口片也在電影市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動畫今年在中國市場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鈴芽之旅》以8.08億元票房,打破日本電影在華票房紀錄;承載廣大“80后”“90后”熱情的《灌籃高手》獲得6.53億元票房佳績。此外,《天空之城》《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均表現不俗,展現了日本動漫在中國市場的號召力。
好萊塢大片今年上半年的表現相對較弱,雖然同步引進的影片數量不少,但《銀河護衛隊3》《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蜘蛛俠:縱橫宇宙》《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閃電俠》等表現均未達市場預期。“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更多依賴國產影片的產出。好萊塢大片對中國電影觀眾的吸引力不斷減弱,市場空間逐漸被國產片取代。”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告訴《綜藝報》。
“假期效應”愈發明顯
上半年票房大賣的影片,幾乎全部來自黃金檔期,再次印證了國內觀眾在假期的剛性觀影需求。
今年1月,全國院線電影總票房實現開門紅。春節檔(1月21日至27日)票房收入67.66億元,成為影史第二賣座的春節檔(僅次于2021年春節檔78.43億元的成績)。春節檔電影《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無名》《深海》和《交換人生》等影片共貢獻123億元票房,占據上半年總票房的47%。基于春節檔“爆款”的影響力,1月我國電影票房突破100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年票房最快破100億元紀錄。
今年五一檔(4月29日至5月3日)票房15.21億元,是影史第三賣座的五一檔(僅次于2019年五一檔15.27億元、2021年五一檔16.74億元的成績)。喜劇片《人生路不熟》和主旋律電影《長空之王》分別取得11.84億元和8.43億元票房成績,成功進入年度前十。其中,《人生路不熟》是自春節檔后首部票房破10億元的電影。
6月底的端午檔(6月22日—24日)以9.09億元創下歷史同檔期第二佳績,端午檔冠軍《消失的她》目前票房已突破25億元,暫居暑期檔票房冠軍。
目前,2023電影暑期檔已拉開序幕。截至6月30日,2023年暑期檔已經有59部影片上映,涵蓋喜劇、古裝、青春、懸疑、犯罪、動作、科幻、動畫等多種題材,6月總票房41.32億元,成為史上第二賣座的6月。《消失的她》《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八角籠中》分別暫列暑期檔票房前三。
“縱觀上半年電影市場,除了春節檔的長尾效應,端午檔上映的《消失的她》為市場帶來驚喜。暑期檔影片類型均衡、內容豐富,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地域、年齡觀眾的需求,未來增長潛力巨大。”饒曙光總結。
下半年影市持續回暖
接下來,《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封神第一部》《超能一家人》《熱烈》《巨齒鯊2:深淵》《孤注一擲》《少年時代》《暗殺風暴》等暑期檔影片接力上映,今年中國暑期檔總票房有望沖擊2019年177.7億元的歷史最高紀錄,為2023年全年電影市場奠定良好基礎。
下半年待映影片中,陳凱歌執導的戰爭史詩《志愿軍:雄兵出擊》已定檔2023國慶上映,此外,《前任4:英年早婚》《維和防暴隊》《平原上的火焰》《莫斯科行動》等片也未映先熱,觀眾想看指數居高不下。
展望下半年電影市場,上市影視公司態度積極樂觀。光線傳媒在6月30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暑期檔和國慶檔的熱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全年票房有望達到2019年票房的八九成以上。萬達電影認為,電影行業的恢復是漸進式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將在未來2—3年內逐步恢復到歷史峰值。饒曙光也認為,“按照當前電影票房走勢,全年能實現500億元票房,甚至更高。”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近日發布《全球娛樂和媒體展望2023—2027報告》,報告預計2027年中國將再次取代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影院市場。前景樂觀,不過饒曙光提醒,中國電影市場發展仍存在結構性矛盾,發展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市場對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檔期的依賴。
近期,國家電影局提出周末檔的概念,得到業界廣泛認同。在饒曙光看來,打造好周末檔,能給多類型、多樣化的影片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和空間,也能有效滿足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他表示,打造周末檔需要電影人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尋找創新方式;同時,需要進一步培養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習慣,為中國電影發展提供更堅實的觀眾基礎。“我們要充分集聚全行業的力量和智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打造更多類型、更高質量的電影,推動中國電影持續繁榮發展,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