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梅 魏良銅 徐怡雪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安徽六安 237008
全球數據調查顯示,美國熱性驚厥發病率可達5.0%,國內發病率可達4.4%[1]。目前,藥物降溫、控制原發病及對癥治療均為熱性驚厥患兒重要的干預手段,雖然能夠緩解病情,但疾病易反復發作。以往常規護理實施均是根據下達的醫囑來執行,雖有一定護理效果,但客觀科學依據不足,易出現醫護信息交接不準確的情況,影響病情順利治療[2]。針對上述護理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對提升熱性驚厥治療效果,提高患兒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早期預警評分為一種較簡易的評分系統,其內容包括生理指標和病理指標,通過各項指標評估明確患者的病情狀態,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對疾病治療中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從而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疾病康復效果[3]。劉洋等[4]研究發現在中性粒細胞缺乏白血病患者中實施兒童早期預警評分,可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穩定病情狀態。本研究分析熱性驚厥患兒實施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的效果。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治療的熱性驚厥患兒194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9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颊吆图覍倬炇鹬橥鈺?,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LAEY-2019-005)。納入標準:①符合《熱性驚厥診斷治療與管理專家共識》[5]中熱性驚厥診斷標準;②年齡>6 個月;③既往存在明確熱性驚厥診斷及未出現無熱驚厥情況;④體溫>37.5℃,一次熱程中發生一次驚厥。排除標準:①驚厥呈現持續狀態;②既往對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存在嚴重過敏史;③合并遺傳代謝?。虎芎喜⑽改c炎引發驚厥。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采用常規降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兩組均護理1 周。
常規護理措施:住院后責任護士應定時為患兒監測體溫水平變化。制作體溫監測表,表格包括每日監測時間點、體溫數值及簽名。責任護士監測體溫1次/30 min,并準確記錄體溫數值和簽全名。對患兒家屬進行集體宣教,并鼓勵家屬提出疑問,利用專業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析和回答。對高熱患兒實施冰敷物理降溫,將自制冰塊分別裝入能夠密封的塑料袋內進行密封處理,利用毛巾將冰袋包裹后,分別將其放置在患兒額頭、頸部及腹股溝位置,并取暖水袋利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兒足底位置,促進機體的循環散熱。冰敷過程中嚴密監測患兒皮膚刺激情況,及時更換冰袋的同時,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當患兒出現驚厥,協助其平臥位,頭部偏向一側,解開衣領,并對口腔的分泌物進行清理,準備好吸痰、氣管插管及急救藥物和物品,遵醫囑對患兒實施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早期預警評估:入院后即對患兒的病情情況進行預警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實施分級護理措施。早期預警評估內容見表2,總分≤2 分為低風險;總分為3 分為潛在風險;總分≥4 分或單項分為3 分為高風險。分級降溫護理措施:①低風險。強化對患兒家屬的宣教指導。由科室N0、N1 級責任護士實施情景模擬健康宣教,利用人物模型指導家屬如何利用酒精、溫水、冰袋、進行物理降溫,如何實施呼吸道護理,在驚厥發作時如何進行基礎的急救。早期預警評估評估1次/3 h。②潛在風險。此階段主要幫助患兒降溫,并控制驚厥的臨床癥狀,由N2 級責任護士實施本次護理。在冰敷物理降溫的基礎上聯合實施溫水擦浴。準備32~34℃的溫水,擦拭的主要位置包括頸部、腋下、腹股溝等位置,禁止對前胸和后背進行擦拭。若體溫持續位置在38.5℃,應報告醫師結合降溫情況遵醫囑聯合藥物進行治療,直至患兒體溫降至38℃以下。預防并控制驚厥,在紗布墊舌的護理基礎上利用壓舌板放置在上下臼齒之間,若病情需要,可借助舌鉗將舌體輕力度將其拉出,并配合合谷穴、人中穴位、內關穴位等按捏,每個穴位2~3 min。③高風險。在準備急救治療準備的基礎上對患兒實施視頻腦電圖監測,應用腦電圖監測儀器,設置時間常數0.3 s,應濾波為12 Hz,增益值為1.0。監測前清潔患兒皮膚,粘貼電極,在監測開始、結束前囑家屬對患兒進行引導,使患兒閉眼、睜眼4 次,并進行3 min 過度換氣,監測中密切對患兒的驚厥、睡眠、意識狀態進行評估,持續監測1周。
表2 早期預警評估
由主治醫師與責任護理分別在護理前(入院當日)、護理后(護理1 周后)評估下列指標。
①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高熱持續時間、驚厥持續時間、驚厥發作頻率[5]。②并發癥:包括窒息、舌咬傷、腦缺氧、肢體外傷。③免疫功能:通過實驗室檢查免疫指標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IgM水平均利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檢測。④生活質量:利用兒童生活質量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PedsQL)4.0 評估[6]。量表包括兩個部分,兒童評估量表和家長評估量表,選擇哪種量表評估根據患兒認知水平及理解能力決定。兩個量表評估內容相同,包括項目4 個,條目23 個,內容為生理功能(8 個條目)、社會功能(5 個條目)、情感功能(5個條目)、角色功能(5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法,總分為0~92 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6,ICV 值為0.912,內部信效度較好。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高熱持續時間、驚厥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驚厥發作頻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高熱、驚厥持續時間及驚厥發作頻率比較()
表3 兩組高熱、驚厥持續時間及驚厥發作頻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干預前,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IgA、IgM、IgG 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g/L,)
表5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g/L,)
注t1、P1 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為兩組干預后比較。Ig:免疫球蛋白
干預前,兩組PedsQL 4.0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學校功能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干預前后PedsQL 4.0 評分比較(分,)
表6 兩組干預前后PedsQL 4.0 評分比較(分,)
注t1、P1 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為兩組干預后比較。PedsQL:兒童生活質量量表
目前,臨床對熱性驚厥的發病機制尚處于不明確的狀態,部分研究顯示疾病的發生與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存在密切關系[7-11]。由于小兒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大腦皮脂功能尚處于發育不全狀態,且神經髓鞘尚未完全形成,長時間持續的高熱狀態使大腦耗氧量增加,對機體代謝和血液供應造成影響,引發腦神經細胞的異常放電,導致驚厥的發生[12-14]??焖俳禍亍⒖刂撇∏檫M展是治療疾病重要方法,臨床考慮疾病對小兒神經功能的損害,應盡早明確患兒病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控制病情,促進預后。目前臨床常用的護理模式對控制熱性驚厥患兒病情具有一定價值,可顯著減少不良事件,但護理效果并不理想[15-17]。
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改善熱性驚厥患兒臨床癥狀,降低治療中并發癥的發生。蔣軍艷等[18]研究顯示,護理人員利用早期預警評估對患者實施評估,可在早期識別病情惡化的狀態,為臨床治療決策和預防護理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高熱持續時間、驚厥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驚厥發作頻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早期預警評估具有使用簡便、可靠的特點,責任護士應用評估系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識別熱性驚厥患兒的病情狀態,減少因長時間進行病情診斷、分析導致病情進展。而在評估分級的基礎上,對低風險患兒強化對家屬的宣教指導,提升家屬對患兒的基礎護理能力,能夠在疾病治療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處理;對潛在風險患兒,強化降溫和驚厥的護理干預,顯著提升降溫的護理效果;對高風險患兒在備好急救物品、藥品的基礎上,進行腦電圖的監測,并結合醫囑聯合用藥,有效控制病情狀態,降低因疾病引發的并發癥[19-21]。
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可提升熱性驚厥患兒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措施與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比較,患兒的免疫功能均降低。分析原因: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在實施的過程中,對患兒的病情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針對性。通過預警評估對患兒意識狀態、循環系統及呼吸系統各項狀況評估,明確病情程度,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采取降溫、抗驚厥護理,有效控制疾病進展和臨床癥狀反復發作,加上對家屬實施情景模擬的宣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屬護理能力,能夠遵醫囑用藥、保證機體充分營養從而提升機體免疫指標水平。有研究顯示,將早期預警評分護理應用在骨科手術患者治療中,顯著提升機體免疫指標水平[22-23],本研究與其研究結果一致。
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有助于熱性驚厥患兒生活質量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實施比較,早期預警評估可顯著提升患兒遠期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早期預警降溫護理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為疾病治療提供重要的護理基礎,根據患兒病情風險,根據護理人員分級實施護理措施,并在護患共同協作下,提升護理實施的質量,而患兒在疾病治療各階段獲得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軀體生理功能狀態;加上對家屬情景模擬宣教,提升其對治療的配合度,強化對患兒照顧和鼓勵的,促進患兒心理狀態、社會功能的恢復。早期預警評估分級護理實施保證疾病順利治療的同時,提升疾病預后狀態,提升患兒生活質量[24-25]。
綜上所述,早期預警評估下分級降溫護理可減少高熱、驚厥等臨床癥狀發生,促進軀體功能的恢復,降低治療中并發癥,提升患兒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