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博物館
讓成語更具體,讓文物更親切。
從中小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中挑選與之相關的文物,以“物”說“文”。
//成語難度:★★★★//
風梳頭,雨洗發,形容奔波勞碌,不避風雨。出自《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
1.父親要賺錢養家,必須長年累月、櫛風沐雨地在外工作。
2.看到兒子今日的成就,他忘卻了曾經櫛風沐雨的辛苦,心中只剩下了驕傲。

櫛就是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我國福建省福州市被人們稱為“角梳發祥地”,這里的角梳歷史十分悠久,水牛角制成的梳子工藝極為精湛。
1986年,福州的南宋黃升墓中出土了幾把用牛角制成的半月形的角梳(其中疏齒2把,密齒4把)。這把角梳梳齒緊密,梳背鑲嵌了金片,展現了工匠們高超的制作工藝。福州的角梳還多次在“萬國博覽會”中榮獲金獎,同脫胎漆器、油紙傘并稱為“福州三寶”。
嘗試用“櫛風沐雨”造個句子吧!
青銅中的﹃史萊克﹄

名稱:青銅人面盉(hé)
時代:商代
館藏地點: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它出土于河南殷墟,長著菌狀雙龍角,“臣”字形的眼睛炯炯有神,蒜頭大鼻,肥唇闊口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哇,我嚴重懷疑美國某動畫片的主角形象借鑒了它的造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