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經濟運行的核心,是保障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原動力。高校財務管理系統是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工具,是資金使用、分配、監督和考核等運行的基礎平臺。論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探討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外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的優勢,提出SWOT矩陣改進策略,探索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路徑和方法,進而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 財務管理;SWOT分析;系統構建
中圖分類號: C 93
文獻標志碼: A
A SWOT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Ya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all other management work.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nformation tool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well as a basic platform for the utilization, distribution,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funds. Through a SWOT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which strength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foreig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rawn on to propos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SWOT matrix, explore the route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SWOT analysis; system construction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校園建設給高校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服務與管理系統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需求,更不能滿足高校現代化的管理需求。財務管理流程不健全、財務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現有財務管理系統存在財務監控漏洞、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和安全性不高等,這些問題亟待構建新的財務管理系統予以解決。
1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意義
1.1 提高議事決策效率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有利于高校各院系、各部門對財務信息進行集成管理,且能夠全面準確、及時掌握各個部門、各個院系的財務信息,高效地實現財務信息的監督和控制,為解決財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提供支撐,從而實現高校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為學校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持。
1.2 提升綜合管理水平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推動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在流程、理念、手段、技術和管理上的改革與創新,能夠有助于信息的集成與信息資源的共享融合,對深化高校“放管服”改革、實現“一網通辦”、降低辦學成本、提高綜合效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校長遠發展具有戰略與實踐意義。
1.3 完善內部控制系統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為管理者和審計人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財務數據的審查核實,進而提高了內部審計水平和完善了內部控制系統。
2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于20世紀80年代初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是一種能夠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對影響目標實現的內部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以及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四大因素的客觀分析和評價,進而制定出有利于實現組織目標的計劃或策略。SWOT模型如圖1所示。
2.1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優勢
2.1.1 高校發展的客觀需求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層次的不斷提高,面對多校區辦學、多樣化資金來源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高校如何管好和用好資金,成為高校管理面臨的重大考驗之一。多元化的辦學資金籌措渠道,特別是跨校區辦學與財務兩級管理推行,使我國傳統模式下的高校財務管理面臨嚴峻考驗。高校財務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技術與會計的高度融合,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對財務管理系統的限制,為高校管理層和師生提供實時、動態、全面的財務信息,這不僅有利于降低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高校財務與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部門的協作與溝通,提升高校的整體管理水平。
2.1.2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必然要求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2.0建設,高校的校園數字化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經費投入、信息化平臺建設規劃、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為高校的財務管理系統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成為高校財務系統建設的主要推動力。目前,基于良好的校園信息化建設成果,不少學校財務部門委托第三方研究開發了網上預約報銷系統、無現金報銷系統、網上收費系統等,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同信息化平臺之間的兼容和融合問題仍然存在,是下一步系統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2.1.3 功能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硬件支持)
隨著國家對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高校校園網和無線網絡已基本實現了校區全覆蓋。加上近年來云技術、超算技術等新興技術的運用,對于硬件平均利用率和系統上線時間的要求更高,使得高校硬件基礎設施的運載能力得到不斷增強。同時,應用系統和信息數據的安全性能得以加強。這些為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1.4 高水平的信息技術和財會專業人才(軟件支持)
人才優勢是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獨特優勢,校園里往往匯聚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財會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這為高校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從高校信息化建設經驗來看,擁有計算機等專業的綜合性或理工類大學,往往傾向于自主開發各種信息化功能平臺,如校園一卡通等,且一直引領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潮流。這表明,人才支撐也是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重要優勢。
2.2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劣勢
2.2.1 存在信息孤島,信息共享程度低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系統雖然已經實現了廣大師生對相關財務信息的實時查詢,如教職工可以查詢個人工資和公積金等信息,學生可以查詢學費欠費情況,職能部門可以及時了解本部門的經費使用情況,學校領導可以隨時掌握學校的財務狀況。但是,財務系統中所提供的這些信息大多數“數出財務一個部門”,財務信息的綜合化程度不高,導致提供給管理層進行決策的財務數據缺乏關聯性。同時,財務信息與其他業務部門的信息(如人事、學生、科研、國資、基建等系統的信息)彼此互不關聯,相互獨立,財務部門所需的信息并不能直接從其他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中實時提取,這可能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慮,也可能是部門利益或條塊分割等原因造成的。綜上所述,財務系統與其他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已形成一個個獨立封閉的系統,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制約了信息數據的實時采集、實時處理和實時支持,從而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數據的匯總分析和處理。
2.2.2 缺乏“會計+信息化”一專多能的人才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實質是在具體的業務活動中,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財務管理的高效率和高時效,這就要求配備一支既懂會計專業知識,又懂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但是,目前高校中此類人才的缺乏,影響到財務管理系統的研發與維護,制約了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和發展。
2.3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機遇
2.3.1 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2.0建設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開展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頂層設計,全面提高利用大數據支撐保障教育管理、決策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實現教育政務信息系統全面整合和政務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具體來說,就是優化教育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深化教育大數據應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撐教育業務管理、政務服務、教學管理等工作的能力。《通知》強調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支撐體系,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迎來了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
2.3.2 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
隨著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技術標準規范的出臺和成功實施,財務信息“集中一處、信息共享”成為可能,對財務管理系統的深度發掘與利用得以實現。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建設的成本,使信息傳遞更加便利,而且加強了會計控制,促進了財務流程再造,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2.3.3 第三方軟件公司的迅速發展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應用,用友、金蝶、天翼等第三方財會軟件的研發、銷售和服務能力大大增強,針對高校財務管理特點開發的財務管理軟件也日趨成熟,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第三方軟件的迅速發展,得到了高校財務會計人員的高度認可,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創造了良好的軟件條件。
2.4 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威脅
2.4.1 客觀風險
從客觀上看,主要有信息安全、不可抗力等風險。信息安全風險,主要是指在信息化建設中,各類應用系統及其賴以運行的基礎網絡、處理的數據和信息,由于其可能存在的軟硬件缺陷、系統集成缺陷等,以及信息安全管理中潛在的薄弱環節,而導致的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同樣面臨上述風險。一旦黑客入侵,數據的安全性就會受到威脅。不可抗力風險,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對信息系統造成物理破壞而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包括水災、臺風、地震、雷擊、坍塌、火災、恐怖襲擊、戰爭等。
2.4.2 主觀風險
從主觀上看,主要有職業道德和責任事故等風險。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風險,主要是指財務人員為了謀取私利,或者被他人利用,利用職務便利,對財務系統進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包括惡意篡改、偽造財務數據等。人為的責任事故,主要是指人為導致財務系統的軟件或硬件部分或全部受到毀損,致使財務數據丟失或財務系統癱瘓。
以上兩種風險直接或間接威脅了財務管理系統的健康、良性發展。
3 國外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分析
3.1 現狀
目前,國外高校是將財務系統緊密貫穿在各個業務管理環節,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數據庫系統,進行財務工作的分析、設計、掌控和決策,通過這一流程建立起一體化、完整的高校業務活動管理系統,從而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決策。
簡而言之,國外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會面向整個學校需求,一方面集合財務部門數據,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算化操作,另一方面對其他相關業務的管理數據模塊進行了整合,重視系統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為跨部門、跨平臺之間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所有數據、各個模塊都是從各種實際業務操作開始記錄,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學費管理、工資管理、資產管理、科研管理等模塊之間緊密聯系,成為學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特點
3.2.1 高度集成化
國外高校系統開發面向需求,高度重視流程化,會針對不同業務進行特定設計,使財務系統符合學校發展規劃和目標,并與學校的其他系統緊密銜接,能把財務、學生、科研、人事、國資等系統緊密連接,使財務系統真正成為高校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統一。
3.2.2 注重審計功能
注重規范化操作,重視操作中保留痕跡,每一次記錄或修改都被程序完整記錄下來,為審計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3.2.3 注重內部控制
國外高校財務系統開發中融入了現代管理的理念,通過授權、預算管理等手段將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思想集成在軟件中,確保了信息的安全與準確,有利于加強內部監督,防范風險。
3.3 舉例
國外某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如圖2所示;各模塊說明參見表1。
3.4 意義
作為高校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系統,國外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對于我國而言具有借鑒意義:
第一,對財務信息進行了綜合集成、科學管理、合理傳遞和及時反饋。國外高校一般將其先進的管理經驗運用于軟件開發系統中,將預算、核算、設計、決算以及決策綜合反映在系統中,為組織的運行、管理和決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持。
第二,財務管理系統中劃分各個子系統,子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共同構成了數據共享、統一管理的信息系統。
第三,財務管理系統在系統運行中不僅可以調用所有財務部門的相關信息,而且也可以調用其他部門的相關業務管理信息,這體現了財務管理系統的優越性與現代化。
數據處理流程:
多數流程遵循一個邏輯流程,即:編輯檢查、預算檢查,然后提交總賬(GL)。
通常,編輯、預算檢查和后期處理是在夜間批處理過程中運行的。因此,交易反映在第二天的披露中。
4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財務管理系統構建的有效路徑
通過對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等因素的分析,根據這些因素對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進而構建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SWOT策略,如表2所示。
根據表2,我們可以得出四種可供選擇的策略,即:利用機會,發揮優勢的SO策略;利用機會,克服劣勢的WO策略;發揮優勢,應對威脅的ST策略;克服劣勢,應對威脅的WT策略。這四種策略可以幫助高校找到一條適合本校校情或實際需求的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有效路徑。
4.1 SO對策
SO對策具體是指具有很好的內部環境和眾多外部機會,應當大力發展,加大投入,加速建設,實現戰略目標。
高校應該抓住重要戰略機遇,大力推進校園數字化2.0建設;通過頂層設計,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統籌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指導建立打通各部門壁壘的信息管理系統。信息化工作牽頭部門要主動了解各部門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將各部門信息化建設通盤考慮,打破各自為陣、單打獨斗的局面;財務部門一方面要在預算分配時加大信息化建設項目經費投入,另一方面要配合信息化工作牽頭部門,借助第三方軟件公司的力量,認真分析現有財務管理系統的薄弱環節,加快財務系統升級和研發。
4.2 WO對策
WO對策具體是指面臨巨大的外部機會,但卻受到了內部環境劣勢的限制,應當順勢發展,充分利用外部機會,借力消除內部劣勢。
高校應該思考如何充分抓住機會,設法消除內部劣勢,從而突破瓶頸,實現自我飛躍。在此情況下,高校要統一思想,正確認識信息共享的優勢,了解實現學校層面信息實時共享的意義,才能迎來數字化時代下校園發展的新局面。將學生處的學生管理信息、教務處和研究生院的學生注冊信息、人事處的人事工資信息、科研處的科研管理信息等整合在財務管理系統中,由信息部門統一進行數據接口對接,形成科學的現代大學信息化管理體系。在校師生(含校友)只要登錄一個系統,就可以查詢到相關信息,這樣既減少了信息重復建設的成本,同時也避免了“信息孤島”的局面。此外,要加強信息化培訓,通過舉辦會計信息化講座或者鼓勵財務人員報考會計信息化課程等途徑,對財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會計信息化知識專業指導或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軟件輸出信息分析決策的能力,從而提高財務人員信息化素養和水平。
借鑒圖2中國外某高校的財務管理系統,財務部門與學生部門、人事部門、資產部門、采購部門等整合在一個系統中。在這個系統中,學生可以查詢學費繳納情況、查詢財務部門退款以及獎助金發放情況,學院可以獲知在冊學生繳費情況和學院經費結余情況;學院、資產、采購等部門只要登錄系統即可獲知商品、貨物或服務的支付情況,隨時瀏覽相應合同,查詢商品、貨物的凈值和服務尚可提供的年限等信息。在此過程中,數據將被系統如實記錄在后臺中,每一個步驟經過審批后進入下一個流程,如:差旅費報銷首先由申請人發起,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進入人事部門審批,然后進入財務部門審批后進行現金預付款或直接支付給第三方的賬務處理,財務部門負責人審批后進入收支總賬,編制差旅費用報表,經分管財務校領導審批后,最終與大學規劃和預算匹配,即決算。
可見,在此財務管理系統中,每個部門和工作人員都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得來自本部門和其他部門的相關信息,為開展本部門或跨部門的業務提供基礎財務數據支撐,避免了“數出多門、分散管理”的尷尬局面,提高了議事決策的行政效率。
4.3 ST對策
ST對策具體是指具有一定的內部優勢,同時面臨一定的外部威脅,應當攻堅克難,尋求多元化發展。
高校應該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利用信息化建設的內部優勢,發揮高校智力資源優勢,加大對信息加密、反病毒、網絡信任、安全監控等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的研發和運用力度;加強財務系統安全建設,加強硬件的升級與改造,大力使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提高設施與技術的安全性能,建設與之匹配的功能與安全并重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加強信息化職業倫理培訓,消除因財務人員人為風險造成嚴重損失的隱患,有效防范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職業道德風險。
4.4 WT對策
WT對策具體是指存在內部劣勢和外部強大威脅,應當痛定思痛,在夾縫中求發展,涅槃重生。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該立即采取補救措施,直面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的內部劣勢和外部強大威脅的痛點:引進德才兼備的“會計+”優秀人才,發揮領頭人作用,改變現有人才隊伍結構,逐步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充分調查了解各類軟件的優缺點,結合現有產品特點,選擇一款安全防護性能較強、售后保障較好的產品,逐步實現財務管理的部分目標;逐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相關配套措施,如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流程再造和應急預案等,逐步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從而實現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的現代化。
5 結語
在信息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SWOT模型探索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構建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系統,整合財務系統與其他系統(如學生系統、人事系統、科研系統、國資系統、教務系統等),達到信息資源共享與共建,推進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提升學校財務管理科學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韜.高校管理會計信息有效實施路徑探討[J].財會學習,2018(13):141.
[2] 吳長海,靳春陽,張晨旭.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8(5):129-130.
[3] 鄧寶玲.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北方經貿,2018(4):78-79.
[4] 劉樟民.高校財務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4:12-16.
收稿日期:2023-04-20
作者簡介:時雁(1982—),女,上海人,上海外國語大學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