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摘要:數字時代給各個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地方文獻作為公共圖書館中的重要資源,有著重要的文化傳承與發揚作用,其建設工作尤為受到重視。加強地方文獻的整合與加工,提高文獻的挖掘知曉率,實現地方文獻數字化,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率,才能助力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發揮地方文獻資源的價值,豐富大眾閱讀內容的同時,為地方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該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分析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方法,以便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豐富大眾精神文化生活。
關鍵詞:地方文獻???數字化???公共圖書館???大眾
中圖分類號:G250.7???????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Local?Literature?Resources?in?Public?Libraries?in?the?Digital?Age
ZHOU?Xu
(Zunyi?City?Library,?Zunyi?,Guizhou?Province,?563000?China)
Abstract:?The?digital?age?has?brought?new?development?space?to?various?fields.?Local?literature,?as?an?important?resource?in?public?libraries,?has?an?important?role?in?cultural?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and?its?construction?work?has?received?special?attention.?Only?by?strengthening?the?integration?and?processing?of?local?literature,?improving?the?excavation?and?awareness?rate?of?literature,?realizing?the?digitization?of?local?literature,?and?improving?the?utilization?rate?of?local?literature?can?we?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local?culture?while?helping?the?development?of?public?libraries,?giving?full?play?to?the?value?of?local?literature?resources,?and?enriching?the?reading?content?of?the?public.?Combined?with?the?author's?actual?work?experience,?this?paper?analyzes?and?discusses?the?construction?methods?of?local?literature?resources?of?public?libraries?in?the?digital?age,?so?as?to?realize?the?effective?use?of?resources?and?enrich?the?spiritual?and?cultural?life?of?the?public.
Key?Words:?Local?literature;?Digitization;?Public?library;?Public
地方文獻是地方文化的文字記錄,它所承載的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精髓。在圖書館的典藏收集中,地方文獻是最具特色的書籍代表,它是記錄當地文化、經濟、科技、人文以及民俗風情等眾多方面的書籍,是一個城市歷史與發展的重要見證,更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地方文獻是圖書館中的亮點內容,是值得讀者們廣泛關注并且好好閱讀的內容。現如今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發生諸多轉變,許多領域開始朝著數字化方向變革,尋求新的突破。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給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運營管理帶來新的契機。在新時期與新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現代科技加強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地方文化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重點思考的問題[1]。
1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概況
1.1種類多種多樣
地方文獻的資料非常廣泛,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自然文學、地方經濟文學以及地方人物著作等等,所包含的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的。總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從媒體傳播方式上可以將其分為地方多媒體文學、地方性報告文學、地方篆刻文學等;(2)根據區域分類可以分為地方民族文學、中國地方文學等;(3)根據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拓片、字畫、地方家譜、地方工具書、地方圖章、地方家書等;(4)從出版方式可以劃分為地方出版物、地方書刊等;(5)根據時代形式可以劃分為古代地方文獻、近代地方文獻以及現代地方文獻等。
1.2概念解釋各異
關于“地方文獻”的概念現今在國內外尚無定論,但是綜合觀點解釋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指的是與當地有關的一切文獻,包括地方出版物、地方人物所著書籍等。狹義是指內容與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的出版物。總結而言,地方文獻是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所做的真實的記載,在今后諸多領域的發展與建設中地方文獻的作用與價值是其他文獻資料無法取代的。就文獻的著述形式而言,有專著、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記錄等[2]。地方文獻的載體類型包括光學和化學制品(照片、影片等)、數字化存儲介質(光盤、磁帶、U盤、硬盤等)、紙制品(寫本、拓本、手繪本、復印本等)。就出版渠道而言,地方文獻除了公開出版物以外還有大量的非書籍和非公開的出版物,它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形式,是能夠有效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學事物。
1.3數字時代地方文獻資源對于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
地方文獻有著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特點,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能夠彰顯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征。就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來源當地人的記載,資料來源可靠。地方文獻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文學資源,通過展開深入研究,對于地方性文學服務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現如今數字時代給公共圖書館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其獲得更豐富的資源與更細致的管理。總之,數字時代地方文獻資源對于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能夠為相關課題研究提供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料,有助于支持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2)數字時代加強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能夠為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要決策、相關規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3)地方文獻的建設與發展能夠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數據資源,可以支撐現代經濟的進步;(4)地方文獻可以為教育領域提供豐富的教材,有助于展開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是提高社會大眾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5)地方文獻對編寫歷史資料、修改地方文志以及文學影視創作提供了重要素材;(6)地方文獻可以幫助保存地方文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數字時代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敘述
2.1地方文獻收集的內容和范圍
地方文獻涉及的內容眾多,尤其是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有著海量的資源優勢,這也給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體系建設帶來更高要求。公共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中心,其建設好壞能夠充分反映出一個城市對于信息資源的重視程度。圖書館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資源保障,也為社會大眾提供了文化科普途徑。所以在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體系的建立還要明確文獻收集的內容與范圍。
以遵義圖書館為例,它是貴州最早建立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其典藏量非常豐富。就地方文獻的發展來看,到2015年遵義市圖書館收集地方文獻資料4000多件,至2022年,收集地方資料、手稿以及電子資料8602件,同時還建立了40個地方文獻專柜。其中長征紅色文化專柜2個,以遵義長征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政協專柜15個,含各縣區的文史資料;遵義市圖書館歷史專柜1個,包含老照片,老借閱證等,能代表遵義市圖書館歷史變遷的老物件等;還有歷史文化專柜3個,含沙灘文化、民間文化、茶酒文化等能夠充分展現遵義的風土人情及文化特色[3]。此外遵義市圖書館還收藏了眾多黔北作家的作品,設有黔北作家藝術家專柜3個、貴州文化老人專柜2個;挖掘范圍包括黔北藝術家的書畫、文章、音樂、篆刻等等。另外遵義市圖書館的地方文獻收集內容還包含的貴州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的資料,充分展現了遵義當地的文化特色。以上種種文化產物均可列入地方文獻體系建設范圍中。
2.2地方文獻資源資源建設在媒介方面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進步,現今公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中媒介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相關文獻進行下載,轉換為館藏資源,這種方式更加便利,并且網絡資源非常豐富,能夠增加文獻收集挖掘的深度。以往圖書館會組織專業的訪問隊伍或者個人,對有資料的相關單位或者個人進行走訪,收集地方文獻信息。現如今影音技術、光盤技術快速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直接影響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方式,人們進入圖書館后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查閱到需要的文獻資源,十分便捷高效,并且所檢索到的內容更加準確。除此之外,數字時代的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相較于以往更能將文學資源進行整合儲存,例如:可以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平臺,收集整理電子出版物,將網絡上的地方信息資源進行梳理后展開云端存儲,這樣便能實現文獻的永久保存,能夠避免紙質保存丟失、損毀等諸多問,降低了儲存環境帶來的風險。另外通過利用數字技術還能將隱藏在地方文獻中的信息挖掘出來,整理成知識單元,從而利用網絡系統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文學資源數據庫,這樣在豐富館藏資源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地方文獻的發展。這樣將物資資源、數字資源進行整合,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3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策略
3.1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要遵循相應原則
在圖書館所有典藏中地方文獻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內容,因為它所記載的是當地的文化、經濟、科技、人文以及民俗風情發展的資料,是城市地域特色的記錄,是發展的見證。在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不能忽視它的特色,同時也要遵循相應的原則,才能發揮地方文獻資源的價值。在其建設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1)廣泛性原則,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中涉及當地文化、民俗、政治、經濟等相關的書籍資料都應該視為收集的對象;(2)全面性原則,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中需遵循全面性原則,無論地方文獻涵蓋了哪些內容,收集的文獻內容都應該含有所有內容。收集內容中如果有“事件”,那么就需要充分考慮事件的起因、發展、結局、影響,一定要保障資料的全面性;(3)精選性原則,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一定要保障信息文獻的準確性,所以在收集地方文獻過程中一定要保障文獻的質量,尤其是對于一些非正式的出版物,更需要保障其準確性,一定要認真審核資料的真實性。對于地方文學一定要有歷史紀錄性,又有促進政治發展的特點[4]。一個文獻要想有歷史價值,只要內容包含這一領域的書籍資料,不管什么形式、什么出版商都應被視為地方文獻。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展開文獻征集工作,公共圖書館應該將地方文獻的信息開發納入日常工作中,深入到社會中展開調研,了解地方文獻與當地經濟、文化、政治之間的切入點,有針對性地展開地方文獻服務。
3.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認識
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還應進一步提高大眾對于地方文獻資源的重視,從思想及行動上支持文獻資源建設,才能幫助圖書館更好地落實各項工作。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將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展開詳細的計劃,可以通過定期舉辦文獻收集活動,加強宣傳。通過走訪社會等形式,在民眾之間展開文獻收集的討論。可以通過發放宣傳冊、播放宣傳片的形式提高關注度,讓讀者與民眾了解到地方文獻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展開宣傳教育,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地方電視臺、廣播欄目等平臺開通線上挖掘活動,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App進行宣傳,以多種渠道的方式增強宣傳力度。最后,還應積極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宣傳主陣地作用,讓讀者走進圖書館,親身感受到文化的熏陶,通過查閱地方文獻,了解到更多地方知識,主動參與到文獻資料的收集中來,以此來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當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到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價值,便能促進圖書館收集、整合等工作的有序展開。
3.3做好版權歸屬工作和元數據標準化加工制作
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還需格外重視版權問題,版權不明晰的地方文獻堅決不能數字化,不然會存在侵權法律風險。很多地方的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都存在版權不明或者版權混亂的問題,只有通過各種渠道弄清版權歸屬,或通過協議方式形成版權共享機制,得到版權相關利益方的書面授權,才能開展地方文獻數字化工作。只有妥善處理好版權問題,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才能有序進行,數字化資源才能真正走向社會,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否則只能在局域網內使用。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應加強元數據的制作,元數據制作是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基石[5-7]。元數據是關于數字資源的數據,一般包括用于檢索該數字資源的各種描述性數據,用于管理該數字資源的管理性數據,以及描述該數字資源內在結構的數據等。元數據的加工制作是地方文獻建設工作的核心所在,關系到后續的儲存、上傳、查重、共享等一系列數字化工作環節能否在最短時間內順利完成。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一定要保障元數據加工的制作標準和精準度,在此過程中可以積極學習其他地區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經驗,避免出現資源浪費問題。
3.4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率
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地方文獻不應只限于進行收藏,公共圖書館應定期定量購入相關的地方文獻,在此過程中要制訂采購計劃,投入專項資金,利用專款購入大量地方文獻,豐富當地公共圖書館的文獻儲備內容,確保地方文獻收藏比例。現今很多地方文獻分布在不同的數據庫中,所以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還應積極利用數字技術,將各處的地方文獻進行集中處理,使地方文獻發揮自身的文學價值。在進行地方文獻的篩選時,很多地方文獻與其他文獻混雜在一起,使篩選工作的開展備受阻力,因此要慎重選擇,從大量的文獻中進行區分和提煉,找出隱藏的地方文獻資源,并按標準進行分類,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文獻資源基礎和二級圖書館,方便讀者在網上搜索和提供地方信息服務[8-9]。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建立起信息服務,通過信息技術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地方文獻資源,實現文獻資源的集成管理,這種服務的目標性更強,更具有主動性,更符合時代發展與讀者的實際需求。讀者對地方文獻資料有需求時,便可以進行關鍵詞搜索,圖書館的信息系統不僅會出現標準信息,更會檢索出非常多的相關信息,有效提高服務的高效性與準確性。此外還應積極開發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目錄數據庫,由于地方文獻類型多樣化、存儲方式多元化,因此在數據庫建設的過程中,要建立一個網絡電子系統下的目錄式引擎,以實現目錄搜索引擎下的鏈接與共享。開發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主題數據庫,由于網絡時代下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網絡必須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化的服務。因此,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要以不同的個性主題為突出點,進行即時、全方位的服務對接。現今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人們獲得資源的方式也更加豐富。數字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使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更加便利。公共圖書館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民眾的需求,實現數字化管理。加大投資力度打造數字資源數據庫,匯集各種類型的地方文獻資源。還可以開通微博、微信自動化集成系統,方便讀者的閱覽。讓讀者在家里就能查閱到相關地方文獻,有效提高了地方文獻的利用率。
4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現如今在公共圖書館運行與管理中越來越多新技術應用其中,數字技術為公共圖書館指明新的發展方向,通過利用數字技術能夠進一步加強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便于讀者檢索。地方文獻在公共圖書館收藏中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一部分內容,能夠充分展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能夠充分彰顯出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工作的展開,需要明確地方文獻收集的內容和范圍,了解地方文獻資源資源建設在媒介方面的變化。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要遵循相應原則,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認識。做好版權歸屬工作和元數據標準化加工制作,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率。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步伐,實現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發揮數字技術作用,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便利優質的服務,讓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影響更多的人,使其更加了解地方的文化內涵,獲得知識滋養的同時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提高社會大眾的思想覺悟與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趙婷婷.數字時代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42(11):56-58.
[2]曲婧.基于PubMed數據庫的數字圖書館文獻查檢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20,43(20):112-114.
[3]陳力.數字時代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9(4):1-12.
[4]張煒.新媒體時代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機制研究:《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薦讀[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1,44(8):205.
[5]席開敏.地方公共圖書館彝族文獻資源建設初探: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圖書館為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2,37(6):126-131.
[6]溫江妮,高鼎,解登峰.微信公眾號在促進讀者參與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的作用分析:基于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的調研[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51(11):184-187.
[7]劉喜球,宋科瑩.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路徑的新思考:基于大學生閱讀載體偏好數據分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2(4):25-29.
[8]汪其英,樊夢婕.醫學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貴州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22):13-15.
[9]陳廣金.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路徑探析:以寧夏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1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