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鋒
(呼倫貝爾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運營中心,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506)
鼓風口是BGL氣化爐核心部件之一,為氣化爐發生燃燒氣化反應提供氧氣和蒸汽。每臺氣化爐布置有6個鼓風口,呈對稱分布。為使布氣均勻避免偏燒,6個鼓風口均勻布置在圍繞氣化爐的環形緩沖管上。6只鼓風口能否正常投用,直接影響BGL氣化爐粗煤氣的產氣量及運行狀態。
由于鼓風口頭部處于燃燒中心,溫度高、易損壞,因此鼓風口特設置冷卻循環系統,移走鼓風口部位的熱量進行保護[1]。鼓風口設計使用周期60多天就要檢查或修復,這對公司整個裝置長周期運行帶來了不利影響。經過公司設備、工藝兩大部門的長期公關、探索,2019年5月,3#BGL氣化爐首次將原設計的單盤管冷卻鼓風口(如圖1)改為雙冷卻盤管的鼓風口(如圖2)。改進后運行效果非常成功,鼓風口平均使用壽命可達150天,遠遠超出原始的設計周期。

圖1 單盤管鼓風口結構形式

圖2 雙盤管鼓風口盤管形式
目前,3臺BGL氣化爐的鼓風口均已改為雙排管冷卻。鼓風口運行效果比較好,但真正實現鼓風口長周期穩定運行仍是當前主要研究的課題之一。
蒸氧比是指氣化爐運行期間氣化劑蒸汽與氧氣的比值。蒸氧比是調整、控制氣化過程溫度、改變煤氣組成,影響副產品產量及質量的重要因素。蒸氧比一般隨煤種或者排渣工況作出適當的調整。BGL氣化爐汽氧比設計制范圍設定在0.7~1.22 kg/m3,目前我公司BGL氣化爐正常運行時蒸氧比控制在0.88~0.92 kg/m3。
氣化爐渣池的溫度主要通過蒸氧比調整來控制。相同負荷,蒸氧比越高,渣池溫度越低,蒸氧比越低渣池溫度越高。但較低的蒸氧比不利于設備的安全,氣化爐的碳化硅耐火磚在氧化條件下極易被燒蝕[2],尤其在開車階段,剛投蒸氧時爐內工況不穩定,極易發生偏燒和回火,容易損壞鼓風口和耐火磚,因此公司在投蒸氧時蒸氧比控制在 0.95 kg/m3。一方面是因為開車原料煤中摻有石油焦,燃燒溫度較高;另一方面,如果蒸氧比太低會使投氧后爐內溫度上升過快,不利于火層培養,而且也會損壞鼓風口和耐火磚。在投蒸氧后運行初期蒸氧比也會適當控制的高一些,隨后根據渣樣及排渣情況再緩慢將蒸氧比降下來,這樣既保護了鼓風口也降低了耐火磚被燒蝕的風險[3]。
氣化爐的負荷決定了鼓風口的流速的大小,負荷過低,鼓風口流速自然降低,鼓風口流速過低容易造成回火,燒壞鼓風口頭部及其附近的耐火磚[4]。對于鼓風口流速問題,我公司也反復對鼓風口口徑進行了改造,目前鼓風口口徑已改至 17.3 mm,針對公司目前所用的褐煤煤質特點,氣化爐鼓風口流速控制在 131~146 m/s 范圍內運行效果比較理想。當鼓風口流速小于 120 m/s 時,若氣化爐負荷無法增加,則氣化爐必須切除1支鼓風口運行,保證運行鼓風口流速大于 120 m/s,這樣才能避免氣化爐鼓風口回火現象發生,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鼓風口周圍的耐火磚不被大面積燒蝕。
渣池壓差(PDI2140/2150/2160)反映了渣池中的液態渣量。正常運行時,BGL氣化爐最關鍵的就是保持渣池液位隨時處于可控范圍內,并且排渣控制能夠達到自動調節渣池液位的功能。如果渣池液位控制過高,就會導致鼓風口頻繁超溫,嚴重時損壞鼓風口。由于公司原料褐煤灰分波動較大(如圖3所示),對氣化爐排渣影響較大,石灰石添加量、渣粘度、渣樣組成是平時控制的關鍵。

圖3 氣化某兩周煤灰分變化趨勢
氣化爐設計渣池壓差控制在 49 kPa 為最優控制點,最低為 40 kPa,最高不能高于 55 kPa,如圖4所示。

圖4 氣化爐不同渣池壓差對應的渣池高度
根據公司氣化爐多年運行經驗,如果渣池壓差低于 40 kPa,排渣過程中排渣口會頻繁堵塞,不利于穩定排渣;如果渣池壓差達到 55 kPa 且長時間控制不下來,就會對氣化爐產生2種不利影響:1)鼓風口壁溫(TI2310/2320/2330/2340/2350/2360)會緩慢上漲,嚴重時會超溫聯鎖切除相應鼓風口;2)氣化爐床層壓差逐漸上漲,氣化爐發生偏燒現象,爐子工況逐步惡化。
以上情況一旦發生,必將使鼓風口頻繁發生超溫切除,對鼓風口長周期運行極為不利。因此,針對目前公司原料煤灰分波動大這一特點,氣化爐排渣壓差控制在40~45 kPa,鼓風口壁溫控制在300~400 ℃。這樣即使煤質發生變化或者氣化爐發生排渣不暢等情況,短時間內不會對渣池液位及氣化爐工況造成太大沖擊,操作人員可通過優化排渣參數、蒸氧比、石灰石配比等逐步將渣池液位降下來。
BGL氣化爐的6只鼓風口呈對稱分布,一旦氣化爐發生偏燒回火,氣化劑與原料煤的反應就會不均勻,最終氣化爐內氣流發生短路,反應區紊亂,導致氣化爐鼓風口壁溫大幅波動甚至超溫切除,床層壓差上升且波動較大(如圖5)。1#氣化爐在某一周因煤質變化大,氣化爐運行非常不穩定,頻繁發生偏燒,床層壓差PDI2130與6#鼓風口壁溫TI2310波動非常大。偏燒期間,6#鼓風口因超溫或者溫升過快聯鎖切除共3次,通過氣化爐降負荷,優化排渣操作,調整石灰石配比等措施,最終1#氣化爐偏燒逐漸消除,切除的6#鼓風口才正常投運。

圖5 氣化爐偏燒時鼓風口壁溫與床層壓差趨勢
由此可見,氣化爐偏燒對鼓風口運行也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減少氣化爐在正常運行期間因偏燒問題而影響鼓風口正常運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①氣化爐運行期間加負荷過不易過快,否則會破壞爐內反應床層,從而導致偏燒;②原料煤粒度要求均勻且煤中煤粉量要嚴格控制,盡量減少或者消除煤粉煤粉進入爐內;③氣化爐渣池液位控制在40~45 kPa,避免過高的渣池液位破壞爐內反應床層,使床層上移,導致反應區域偏離而發生偏燒;④禁止單煤鎖長時間加煤,導致爐內塊煤向一側傾斜。
自氣化爐鼓風口改為雙盤管冷卻水以來,為提高鼓風口使用壽命,公司對鼓風口冷卻水量持續優化,通過技術改進,取消原設計的鼓風口冷卻水回水調節閥門,增大鼓風口冷卻水流量,使鼓風口上回水溫差嚴格控制在小于 5 ℃,極大地改善了鼓風口的換熱效果,為鼓風口長周期運行增加了有力保障。
鼓風口經過長時間運行后必然會發生泄漏。目前鼓風口采用雙盤管冷卻,較單盤管冷卻水鼓風口使用壽命增加明顯。當鼓風口前段冷卻水發生泄漏后,只要后端冷卻水沒有泄漏,將前段冷卻水隔離后,該鼓風口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不影響氣化爐的產氣量。只有當后端冷卻水發生泄漏后,該鼓風口才停止使用。若前段冷卻水發生泄漏后,為了保證氣化爐以當前負荷穩定運行,首先必須確保后端冷卻水量足夠,其上回水溫度不會發生超溫現象;其次,隔離的前段冷卻水,為了防止切斷閥內漏而導致粗煤氣反竄引發事故,必須將前段冷卻水上回水旁路微開,確保冷卻水正向流動;同時監控該鼓風口法蘭溫度和前段上回水溫度有無異常變化。這樣一來,氣化爐便可繼續高負荷長周期運行。如果鼓風口后端冷卻水發生泄漏,則該鼓風口必須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因鼓風口泄漏而發生次生事故;同時,也要加強監控后端冷卻水上回水管線溫度及大法蘭溫度。最重要的是,當鼓風口發生切除后,進入氣化爐內的氣化劑就存在分布不均的現象,爐子工況會受到一定影響,操作者必須通過加煤、排渣等措施來優化氣化爐的工況,以免氣化爐發生工況惡化導致偏燒發生。
BGL氣化爐鼓風口經過多年運行總結和不斷改進,運行周期較設計大幅度提升,但面對煤質的波動以及氣化爐高負荷易偏燒的特征,延長鼓風口使用壽命仍然是我們繼續研究的課題。